《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通用13篇)
《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應該愛護鳥類。
2.初步練習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繼續學習抓重點詞語邊讀邊想。
教具:投影儀 學生準備剪紙鳥
教學過程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讀熟了課文,說說課文寫了小鳥什么事?
師:大家翻開書自己讀課文。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鳥?聯系有關語句說一說。
生:這是一只快樂的小鳥。
師:你從課文的哪兒讀到的?
生:讀書
師:從哪些詞感覺到快樂?(啁 啾…)你們能把他們這種快樂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生:這是一只可愛的小鳥。
師:你從課文的哪兒讀到的?……
師: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讀給同桌聽一聽,互相評一評
師:多美的景致,多可愛的小鳥,咱們懷著美好的心情讀一讀第二自然段。(齊讀)
師:鳥兒歡快的歌聲吸引了樹下玩樂的孩子,他們天天來聽小鳥唱歌,有一天,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發生了。
師:默讀5、6段,讀到自己感受很深的句子就畫下來,還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個詞語概括地寫在句子旁邊。交流體會(多找幾個學生談),教師投影出示有關句子,指導朗讀。
(1)它正要發聲,忽然“啪”的一聲,一個彈子從下面射來,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了下去。
(2)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
(3)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
師:你怎樣評價樹下的那幾個孩子?
師: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不愛護鳥類的行為?
師:讀了《一只小鳥》的故事,你有什么話想對小鳥或者孩子說?請同學們拿出你們自己剪的小鳥,把想說的話寫在上面。
生:匯報、交流。
師:同學們,美麗的鳥兒,美麗的生活,美麗的大自然,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真正的喜愛,不是占有、不是破壞,而是讓美麗的事物更加美麗,讓美麗的世界更加美麗。讓我們懷著美好的心情再次朗讀課文。
下課。
板書: 快樂 可愛
6、一只小鳥 讓世界更加美麗
受到傷害
《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 篇2
1、播放一段聲音。
林間鳥鳴聲。
想象說話,你聽到了什么?想象一下,那是一個什么樣的畫面。
過渡:大家聽得非常仔細,也很認真,最重要的是大家從聲音中想象除了畫面,很棒。其實,讀書也是一樣,要一邊讀一邊想,讀出畫面來。
2、出示文字1。
有一只小鳥,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還未曾豐滿,不能遠飛;每日只在巢里啁啾著,和兩只老鳥說著話兒,它們都覺得非常快樂。
閱讀這段文字,你讀出了什么?想象到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自讀,交流。
a學生說:一家三口三只鳥在巢里生活,無憂無慮,非常快樂。
你讀出的是快樂。請你把這一段話讀一讀。
b幸福。
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是多么幸福呀。請你讀一讀。
c 溫暖。 指名讀。(和諧、寧靜、祥和)
家人團聚,靜坐閑聊,是何等的愜意,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種快樂、這種幸福、這種溫暖。
生齊讀。
過渡:讀了這一段,你的心情如何?
然而,有一天,這一切被打破了。
3、出示文字2.
它正要發聲,忽然嗤的一聲,一個彈子從下面射來,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下去。 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來。
從此那歌聲便消歇了。
從這一段文字中,你讀出了什么?
a傷心。小鳥多可憐呀。
b憤怒。那個彈子是誰發出來的?
c敬佩。老鳥那樣的奮不顧身,那樣的母子情深。
d 沉重。再也聽不到那美妙的音樂了。
分別指名讀某一部分。
師:當小鳥被擊中的那一刻,我們的心就像被刀挖了一下。
骨肉情深,老鳥們在那一剎那,是怎樣的傷心。
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來。同時滴落的還有(父母的血)。點點滴滴,灑落在心頭。
齊讀這一段文字。
現在,你的心情如何?(傷心、難過、憤怒)
師:這樣的兩段文字,一悲一喜,深深的打動了我們。品讀文字,就是要通過反復閱讀語言文字,逐漸把自己的情感調細,最后無限接近作者,并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3、批注閱讀,品悟。
下面,讓我們自己走進冰心奶奶的這段文字,默讀這段文字,并在書上留下你的發現、思考。(自己拿起課本,讀一讀,看看你讀出了什么,有什么發現。把你的感覺寫在書上。)
交流。
a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兩只老鳥都覓食去了。它探出頭來一望,看見那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腦子里忽然充滿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飛到枝子上,放出那贊美“自然”的歌聲來。它的聲音里滿含著清——輕——和——美,唱的時候,好像 “自然”也含笑著傾聽一般。
從這段話中,我們也讀出了“自然”“和諧”之美,指名朗讀。
小鳥在贊美什么呢?(父母、美妙的景色)
自然會怎樣夸獎小鳥呢?(引導學生說話)
4、關注人。
師:閱讀文章,要關注文中的人物。剛才同學們都對兇手表示了憤怒。我們一起來走近那群孩子。
樹下有許多的小孩子,聽了那歌聲,都抬起頭來看看——
這小鳥天天出來歌唱,小孩子們也天天來聽它,最后他們便想捉住它。
師:從這段話中,你讀出了什么?(孩子對小鳥的喜歡)
齊讀。
師:他們為什么想捉住它?
生:……
師:課時,樹這么高,他們爬不上去,怎么辦呢?于是,當他們看到小鳥又出來的時候,(引讀——)
它正要發聲,忽然嗤的一聲,一個彈子從下面射來,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下去。
師:于是,(引讀——)
生:從此那歌聲便消歇了。
師:(引讀——)
生:那些孩子想要仰望著它,聽它的歌聲,卻不能了。
師:如果孩子們這樣做,也許就不是這樣的。出示:
樹下有許多的小孩子,聽了那歌聲,都抬起頭來看看——
這小鳥天天出來歌唱,小孩子們也天天來聽它, 還給它帶來喜歡的食物 。
看,它又出來了!
就這樣,每天,都有一只小鳥,不,也許是(一群)小鳥在自然的歌唱。每天,都有 一群孩子在樹下仰著頭靜靜的聆聽自然的歌唱 。
填空,指名讀。
師:然而,遺憾的是,(引讀——)
從此那歌聲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著它,聽它的歌聲,卻不能了。
師:孩子們喜歡小鳥,喜歡聽鳥的叫聲,卻再也看不到小鳥了,每天,樹上會有一對老鳥在悲哀的鳴叫,呼喚逝去的孩子。每天,樹下會有——
生:一個孩子,(一群孩子),默默的站在那里,站著。
師:他們會——
生:愧疚。(后悔、傷心……)
師:他們會說——(請拿起你們的筆,寫下這個(群)孩子心里最想說的話。
生:寫。
交流。
師:孩子們,讓我們再聽一聽那美妙的聲音,自然的聲音(播放聲音)
師:讓我們記住,(投影出示)
生:愛她,就不要傷害她。
作業:
1、把這個故事回去將給你的家人和朋友聽。
2、拿出你的筆,把這個故事畫下來,并寫出你最想說的話。
附文本:
一只小鳥
——偶記前天在庭樹下看見的一件事
冰心
有一只小鳥,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還未曾豐滿,不能遠飛;每日只在巢里啁啾著,和兩只老鳥說著話兒,它們都覺得非常快樂。
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兩只老鳥都覓食去了。它探出頭來一望,看見那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腦子里忽然充滿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飛到枝子上,放出那贊美“自然”的歌聲來。它的聲音里滿含著清——輕——和——美,唱的時候,好像 “自然”也含笑著傾聽一般。
樹下有許多的小孩子,聽了那歌聲,都抬起頭來看看——
這小鳥天天出來歌唱,小孩子們也天天來聽它,最后他們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來了!它正要發聲,忽然嗤的一聲,一個彈子從下面射來,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下去。
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來。
從此那歌聲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著它,聽它的歌聲,卻不能了。
《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 篇3
教學后記:學習課文第二部分(3~6自然段)時,我讓學生抓住小鳥的動作“跌”,體會當時情況危急,速度快。“血從樹隙落到地上”的“落”字,體會到小鳥的傷勢很重。我又讓學生抓住老鳥的動作“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我讓學生反復讀,從中體會到親情的偉大。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展開想象:那只小鳥后來怎樣了?孩子們的心情怎樣?他們會怎樣想呢?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體會到什么樣的行為才是真正的喜愛。
教學目標:(1)通過朗讀感悟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認識8個生字,用積累的方法理解詞語。初步體會“覓、傾、彈、跌”四個生字的寫法。
(3)體會動詞的作用,并初步學習在場面描寫中使用動詞。
(4)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親情的偉大,懂得愛護鳥類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1)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詞語并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學會讀課文抓要點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動詞的用法并學習運用。
一、導入新課,整體感悟。
(1) 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新課《一只小鳥》(板書課題)
看老師手里的這幅圖,你想說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
(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2) 同學們說的很有道理,其實鳥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經歷,它也需要愛,需要親情,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冰心奶奶就為我們寫出了一只經歷不尋常的小鳥。
(聽課文錄音)
(3) 提問:你聽了錄音,知道了什么?(談收獲)
想深入研究課文嗎?請在小組里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二、學習字詞,了解動詞用法。
(1) 同學們讀課文很認真,這些字詞你是否認識了?
(豐滿、啁啾、翎毛、傾聽、彈子)
(樹隙、仰望、景致、柔美、鳥巢)
(2) 這些詞中你理解了哪個?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
(3) 老師在黑板上抄了兩個句子,請你按要求讀一讀:
(出示小黑板)
要求:認真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你能換個說法嗎?
(1) 一天早晨,它醒了。那兩只老鳥都覓食去了。
(2) 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了下去。
(3) 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
講解:動詞在我們的作文中的作用也很大,它能更好地表現人物的特點。看下面一段話,是什么場面的描寫?能用上什么動詞?
大家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只見她( )緊拳頭,( )緊牙關,猛( )一腳:“進球了!”大家歡呼起來。
三、同學們對動詞的理解很到位,我們來研究下面幾個字的寫法 (覓、傾、跌、彈)要點:重點筆畫在哪?什么結構?注意什么?跟寫一個,自己再寫一個,同桌評價。
四、掃清了字詞障礙,再讀課文,你會有更新的發現。
(1) 課文寫了發生在一只小鳥身上的一件事,這件事除了鳥還和誰有關?(一群孩子)孩子們一開始對小鳥有怎樣的感情?為什么?
試讀:一、二自然段 (個別讀、自讀)
(2)由于喜歡愛它們產生了什么想法?你怎樣評價這些孩子的作法? (齊讀三、四自然段,感悟)
(3)兩只老鳥會是誰?它會是怎樣的心情?讀出怎樣的語氣?
(個別讀、同桌讀五、六自然段)
(4)這件事最后有了怎樣的結果?(齊讀七、八自然段)
五、談話拓展:課文我們有了初步的了解,你怎樣看鳥和人類之間 的這種關系?怎樣評價這群孩子?
六、總結歸納:請大家概括課文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課文講了一只——的小鳥,每天——孩子們因為喜歡用彈子——,兩只老鳥——。批評了——贊揚了——。
板書設計:
一 只 小 鳥
喜愛 射傷
孩子
《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 篇4
談話:
師:你們第一次到這里來上課嗎?
師:這里與平時有什么不同?緊張嗎?為什么?
老師有點緊張,誰來安慰我?
生:只要我們上課認真,您開心就行
您不要緊張,就當作在自己的班上上課一樣
(上課前,跟學生談緊張,并不能緩解緊張的氣氛,可能會讓師生更緊張)
師:孩子們,你們還記得我們昨天預習時認識的那位朋友嗎?
生:一只小鳥
師:一起來把課題整齊地讀一讀
師:今天我們還要到小樹林里去探訪那只小鳥。指名讓三位小朋友讀課文。一邊聽一邊想這是怎樣的一只小鳥?
1-2,3-4,5-8
板書:傾聽 翎毛 斜刺 樹隙
指名讀詞
師:讀過了課,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鳥?
生:悲慘的小鳥
可憐的小鳥
活潑可愛的小鳥
愛唱歌的小鳥
快樂的小鳥
師:一只愛唱歌的小鳥一定是一只———?
生:快樂的
美麗的
愛大自然的
……
師:讀了課文有這么多的感受,真了不起!
師:再讀課文1-2自然段,畫出描寫小鳥快樂、可愛的句子。注意把句子畫完整。畫好了再把你畫的句子讀一讀
指名說
生:它們都覺得非常快樂
它的羽毛還示豐滿,不能遠飛,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著……
師:從哪些詞語覺得這只小鳥快樂和可愛?
生:啁啾
師:啁啾什么意思?
生:鳥叫
說話
師:小鳥和誰說著話?
生:老鳥
小鳥的爸爸、媽媽
師:它們總有說不完的話,它們多么幸福快樂啊!帶著快樂的心情讀一讀這句話
師:除了這句話,還有哪些句子?
生:它的小腦子里……歌聲來。
它的聲音…… 傾聽一般
師:還有哪句?
生:它探出頭來一看……一般
出示:它……好景致。
齊讀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嗎。這是小鳥第一次探出頭來看外面的世界,它是怎么看的。讓你們都來看一看。我來讀,你們來演。學生蹲下,老師讀,學生演
師:起來坐好。
你們真可愛,你們是一群快樂的小鳥。
這個探字,不僅是伸出頭,還要伸出半個身子
請一個學生表演,其他學生讀或背
師:這次這個探表演非常準確
師:小鳥看到了什么呢?
生:陽光、樹木
師:想象一下,它還會看到什么呢?
生:孩子們在嬉戲
湛藍的天空
五顏六色的花草樹木
看到地上的小花小草
看到蝴蝶翩翩起舞
蜜蜂采蜜
剛剛冒出嫩芽的小樹苗
師:這大自然太美了,讓我們來一起欣賞欣賞吧。播放視頻
師:難怪書上說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小鳥看到了會怎樣呢?
生:快樂、興奮
師:讀讀吧。齊讀
師:真美!引讀:忽然,它的小腦子里充滿了新的想法----讀
師:從哪些詞語體會出它的快樂、可愛
生:清脆、柔美
含笑
抖刷抖刷
師:我們來學習做做這個動作
師:剛才抖動的是翅毛,還包括尾巴上長長的羽毛……老師跟你們開了個玩笑,你們沒有尾巴,也做不出來的。
師:它的聲音里滿含著清脆、柔美,想聽聽嗎?
聽師:聲音里唱些什么?
生:太美了
我真想去看看這美麗的世界
它像一位仙女
大地上好一片景致啊
有了這個大自然,不要天天在家里和爸爸媽媽啁啾了
這個生機勃勃的大自然真美
……
師:這歌聲里包含了這么多的歌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老師給你們配一點音樂,這是一只多么快樂可愛的小鳥
配樂,學生讀
師:讀得真好,我們一起來親切地呼喚它
生:一只小鳥 2遍
師:可是剛才還有同學體會到這還是一只悲慘可憐的小鳥,這是為什么呢?孩子們一起讀5-8自然段
引讀:看——
師:小鳥從高高的樹枝上怎樣?用了哪個動詞?
生:跌
師:是怎樣往下跌的?
看圖是怎樣跌的
生:頭朝下往下跌
頭朝下猛地跌了下去
頭朝下重重地跌
師:這個跌怎么寫的。師板書
跌,左邊是足,右邊是失,一失足就跌倒了。小鳥是一失足跌了下去。
師:小鳥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一失足跌了下去,雖然兩只老鳥把它銜了回去,可是它的血,讀——
師:這原來是一只多么可愛的小鳥啊,可現在……讀
師:從此那歌聲——孩子們想聽它的歌聲卻——
師:孩子們的心情怎么樣?
生:失落
師:你的眼睛濕潤了,你的心情怎樣?
生:這是一只悲慘的小鳥
傷心
師:到底是誰傷害了這只小鳥呢?
生:孩子們
師:孩子們難道不愛這只小鳥嗎?
生:愛
師:你們是怎樣體會出來的?
生:孩子們天天來聽它唱歌
師:從哪個詞語體會出來的?天天
師:體會得真好。孩子們天天來仰望小鳥,聽它的歌聲,為什么要傷害它呢?
生:他們想一個人聽
想什么時候聽,就什么時候聽
師:這是真正的愛嗎?
生:不是
師:那什么是真正的愛呢?真正的愛是什么?
生:應該是自由
師:說完整
生:愛他就應該給它自由
愛他就應該給他快樂
愛他就應該給它一個幸福的家
師:老師覺得你們說得都非常好。
愛他就應該給他無窮的幸福
愛他就應該給它屬于自己的自由
就應該保護它不應該傷害他
師板書:
師:如果你就是那個用彈弓打傷它的孩子,你想說些什么呢?
生:我不應該打傷你,我們聽不到你的歌聲了
你和我們都一樣是有生命的
你失去了幸福了
請你原諒我
愛他就應該給他——讀
師:讓我們帶著深情再來呼喚它吧
生:一只小鳥
再呼喚
師:小鳥的歌聲消失了,小鳥究竟怎么樣啊?你們想知道嗎?請你們回去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板書:
一只小鳥
天天望聽 傾聽
快樂 可愛 悲慘 翎毛
保護 可憐 斜刺
幸福的家 樹隙
快樂
自由
《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學習課文,讓學生在字里行間感受小鳥的快樂與不幸,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應該愛護它們,愛護小動物,同時也感受親情的偉大。
2、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齊讀課題。
2、字詞檢測(出示)
3、過渡:同學們對本課生詞掌握得很好!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能讀通課文,也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去共同關注一只小鳥的命運。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鳥?
2、指名回答上面的問題,師相應板書學生的不同感受。
三、品讀課文,感受內涵
1、過渡導入:同學們真棒!能從課文中讀出不同感受,下面就讓我們帶著你們這些不同感受再次走進課文,去深入地體會一下小鳥的經歷。
2、導學提示(出示):自由默讀課文,找出能表現小鳥幸福快樂的語句在句子末尾用標出,找出能表現小鳥不幸可憐的語句在句子末尾用標出。
3、小組合作學習。
學法提示:
第一步:請小組長組織好你的組員,對照一下,看看你們小組找到的句子中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相同的就在下面打“√”,不同的就在下面畫一個“?”
第二步:小組長組織組員先讀讀畫“?”的地方,再相互討論討論,能解決的就把“?”改成“√”,解決不了的一會兒我們再集中解決。
4、集體討論:
① 匯報小組內沒解決的地方。
② 讓學生再讀。
③ 引導學生討論,達成共識。
5、展示朗讀,相機指導、板書。
四、領悟主旨,升華情感
1、過渡:從一只快樂的小鳥變成了一只不幸的小鳥,這是誰造成的?
2、你想對文中的孩子們說點什么?
3、師小結明理。
五、拓展延伸,寫作練筆
1、過渡導入:孩子們這種不考慮后果的愛給小鳥帶來了巨大的不幸,小鳥的命運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那事情后來又怎樣了呢?請同學們插上你想象的翅膀,為課文續寫一個結尾吧。
2、學生先在小組里討論,相互啟發。
3、把自己的想象寫下來。
4、選讀。
六、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本課8個生字,理解生詞的含義。
2、抓住重點詞句,展開想象,理解課文內容。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情感, 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珍愛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點:能聯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本課重點詞句,展開想象,體會課文的情感并指導有感情朗讀。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屏幕展示課題、背景為課文插圖——左下角為三個小朋友們、右上角為樹與鳥)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只小鳥》(生齊讀課題)
2、知道是誰寫的嗎?(板書:冰心)我們以前讀過冰心的哪首兒歌?(指名答)冰心奶奶可是很有名氣的兒童文學家,最喜歡給我們孩子們寫故事了,將來你一定可以讀到很多她寫的故事。《一只小鳥》這個故事就是她帶給我們的。
二、檢查預習,學生質疑:(15分鐘)
1、讀過故事了嗎?看來大家都有了預習的好習慣。自己再讀一讀故事吧,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2、讀完的孩子請用你的姿勢告訴老師。都會讀了嗎?下面我們給每組孩子一次機會,我們用開火車的方式來讀一讀課文,每組讀一段,每人讀一句。其余的孩子仔細聽,看看字音是否都讀對了。
3、故事里的生詞大家讀得真好,不過是每個孩子都會了嗎?我們來讀一讀詞卡,如果讀對了,就跟著他讀兩次,如果讀錯了,請舉手糾正。再次齊讀詞卡,看看有沒有不知道意思的詞語。
4、有沒有不理解意思的詞? “覓食”請孩子當場解決。“抖刷”放在課文中做動作理解。“翎毛”請孩子看圖片理解。“銜上”隨文理解,不單獨提出。“樹隙”請生當場解釋,師結合圖畫補充講解:“樹隙就是樹干之間的縫隙。”“傾聽”請生當場解釋。“斜刺”看圖畫(注意圖上的斜線)理解。
5、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生自由發言)
6、看來收獲不少。對故事的內容你還有問題嗎?(寫副板書:為什么捉?后來?)
三、細讀悟情(21分鐘)
1、從這些問題中,老師看出大家都很關心小鳥,都想知道為什么那群孩子要去捉它。那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鳥呢?我們來讀一讀1、2段。
2、指名答,板書快樂或幸福。你從那些地方讀到了幸福和快樂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指名讀。
師:看,小鳥把它看到的景象也給我們帶來了。(放圖片)引讀:“他探出頭來一望,看見了那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能讓我們的陽光再燦爛點嗎?)
師:這時小鳥的“小腦子里忽然充滿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飛到枝子上,放出那贊美自然的歌聲來。”(邊做動作邊引讀)
師:聽,小鳥唱起來了。(放鳥叫)“它的聲音里滿含著清脆和柔美,好像‘自然’也含笑著傾聽一般。”
讓我們和小鳥的歌聲一起,用清脆柔美的聲音來回味一下那些快樂的日子吧。(配樂齊讀第一、二段。)?????隨文識字詞
3、多快樂的小鳥呀!可是有一天,不幸發生了。
師范讀5、6段。
孩子們,讀到這一部分的時候,你的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1:讀到這一部分我覺得很小鳥悲慘。(板書:悲慘)第一張圖
師:你能帶著這種感受給我們讀一讀第5、6段嗎?
生讀書。
師:從你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一個幼小的生命正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我們一起來感受一次吧!
生齊讀5、6段。
師:除了悲慘,還有其他的感受嗎?
生1:讀到這一部分我還覺得很令人心痛。(板書:心痛)
師:那一句話最能夠體現出這種心痛,你給大家讀一讀吧!
生讀:“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來。”
師:(放音樂)我仿佛聽到了小鳥的血地落到地面發出的沉重的聲音,那僅僅是血在流嗎?那是小鳥的快樂在流逝,那是小鳥的生命在流逝!這不是一段普通的文字,這是一首泣血的詩:(師生共讀)
斜刺里
兩只老鳥
箭也似的飛來,
接住了它,
銜上巢去。
它的血
從樹隙里
一滴
一滴
落到地上來。
4、這時的小鳥,不再是快樂的天使,而成為了一只令人心痛的小鳥,為什么會這樣呢?默讀3、4段。
指名答。(捉它)
1)因為孩子們想要捉住它,想讓它天天唱歌給他聽。視答板書——捉
師相機總結——原來是因為愛小鳥,才造成了這樣悲慘的結局呀!
當我們看見小鳥的血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時,我們這群傷害它的孩子會想些什么呢?
師總結:可見,光有愛還是不行的,我們還要學會怎么去愛。
師引讀:“從此那歌聲便消失了。那些孩子想要仰望著它,聽它的歌聲,卻不能了。”
讓我們帶著對小鳥的喜愛,讀出小鳥的快樂,讀出小鳥的痛苦,共同關注小鳥的命運吧!
齊讀全文。
如有時間就拓展升華:
1、孩子們,讀了這個故事,你認為怎樣才能讓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板書:保護)
2、小鳥后來怎樣了?
板書:
一只小鳥
冰 心
捉
快樂 悲慘
學會愛
《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 理解兒歌內容,學習仿編詩歌。
3、 學習詞匯“飛飛,刨刨、跳跳、游游、跑跑、笑笑”
活動準備:
字卡、小動物圖片、兒歌錄音帶
活動過程:
1、隨著活潑快樂的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跳舞進入教室。
2、今天天氣真好,我們班上也來了許多小動物。v教師把小動物圖片貼于黑板上,供幼兒觀察w
一、觀察圖片,理解兒歌
1、圖片有哪些小動物?v根據幼兒回答,教師翻字卡,認識字寶寶w
識字游戲:請幼兒給小動物們找到的正確的名字,將字寶寶貼在相對應的動物圖片上。
2、 小動物們都在干什么?請小朋友們學一學?
3、 小動物們還有一首兒歌,讓我們聽一聽v聽的過程中,教師指圖提示
4、 你聽到了誰?在做什么?都學誰?
5、 一起跟錄音表演兒歌。
二、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1、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
2、你們可以跟它學什么?
3、你能用和詩里一樣的話說出來嗎?
三、集體把自己編的兒歌表演一遍。
結束:教師帶領幼兒學小鳥自由的飛向大自然。
《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應該保護它們,并從中感悟親情的偉大。
3、理解“啁啾”“新意”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4、試著續寫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應該保護它們,并從中感悟親情的偉大。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每人一張愛心卡片,大樹、小鳥的簡筆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只小鳥》。(板書:一只小鳥)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58頁,放出聲音讀一讀這篇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鳥?(把小鳥的圖片貼到課題旁,并板書:這是一只——的小鳥)
2、師總結:大家看課文的角度不同,得出的感受也不同。你們說的都很正確,那老師把你們說的總結一下,我們可以說它是一只幸福、快樂的小鳥,同時還是一只不幸或者是可憐的小鳥(相機補充板書:幸福不幸)
3、這個小鳥的命運在文章中發生了變化,請你看一看,在文章中哪幾個自然段寫它很幸福、快樂,從哪開始寫它命運開始轉變?
三、品讀課文
(一)學習1、2自然段,體會小鳥的幸福
1、既然1、2自然段寫了小鳥的幸福、快樂。現在請你們默讀1、2自然段,用橫線畫出能表現小鳥幸福、快樂的語句。
2、誰找到了?說的時候希望你們可以按照文章的先后順序來說。
*“它的羽毛還未豐滿,不能遠飛,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著,和兩只老鳥說著話兒。”
(1)“ 啁啾”什么意思?你們聽……(播放鳥叫聲)
(2)小鳥用稚嫩的鳴聲和爸爸、媽媽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猜猜它們會說什么呀?
(3)從你們的發言中,老師可以感受到小鳥一家三口真是其樂融融。多么和諧的一幅親情圖呀!你們愿意來把小鳥一家的幸福讀出來嗎?自己試著讀一讀。(自由試讀)
(4)誰愿意用你的讀把它們一家三口的快樂表現出來?(指名讀)
啟發:讀的時候想一想你和爸爸媽媽玩耍、聊天時的情景,小鳥的一家跟你們也是一樣的。誰再來試試?
(5)這只小鳥天天在父母的呵護下生活,多么幸福啊!讓我們一起把小鳥一家幸福、快樂的生活情景通過讀表現出來吧!(齊讀)
*“它探出頭來一望,看見了那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1)它看見了什么?一片(好景致)。
“景致”什么意思? (景色)你把這句話中的“景致” 換成“景色”讀一讀。我們用換一個說法的方式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2)什么樣的好景致?(“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
那我們想一想小鳥還可能看見什么了?你們說說看?
(3)它看到了這么多的景致,難怪它很快樂。誰來讀讀這句話?
(4)“探”還可以換成什么字?(伸)哪個字更好,為什么?
3、如果你是這只小鳥,看到這么美的景致,這會兒你有什么想法?想做什么?
4、是呀!這只小鳥就是這么想的。看!愛唱歌的小鳥出來了!(師讀:它的小腦子里忽然充滿了心意……)
(1)它的歌聲怎么樣?(清脆、柔美)從哪看出來?(提示:誰也在傾聽?)
(2)人是在快樂的時候唱歌很動聽,還是在傷心的時候?
從歌聲中我們也感受到了小鳥的快樂。誰來把小鳥的快樂給大家讀出來?
(3)還有誰想讀?那好,同學們讓我們像小鳥一樣,唱響那贊美自然的歌聲吧!(生齊讀)
5、你想來分享小鳥的快樂嗎?老師愿意第一個把他的快樂帶給你們,你們看老師是怎么把小鳥的快樂讀出來的。(師范讀)
6、你們感受到小鳥的快樂了嗎?老師也希望你們能把小鳥的快樂帶給我,自己試著讀一讀。(自由讀)
7、誰愿意第一個把小鳥的快樂帶給我們?誰還想做一個傳達快樂的使者嗎?(指名讀、評讀)
(二)學習3-6自然段,體會小鳥的不幸
1、過渡:多么美好的歌聲啊!同學們在含笑著朗讀,大自然也在含笑傾聽。大自然這么喜歡聽小鳥唱歌,那孩子們呢?
2、輕聲讀一讀文章的3、4自然段,想一想:從哪最能體現出來孩子們對小鳥的喜愛?
3、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這小鳥天天出來唱歌,小孩子們也天天來聽它的歌聲”“抬起頭來望著”
重點詞是什么?從這兩個“天天”中體會到了什么?
4、過渡:從這些地方我們看出孩子們非常喜愛小鳥,可是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讓我們對這種喜愛的行為畫上一個問號。誰來讀讀發生了什么事?(指名讀第5自然段)
5、讀到這,你的內心有什么感受?(引板書:不幸)
6、是啊,小鳥受了重傷,那小小的柔弱的身體從高高的樹上重重的墜落下去了,在危機關頭,誰出現了,他們做了什么?請你們讀一讀第6自然段,畫一畫表現老鳥動作的詞語。
*“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
(1)“飛、接、銜”這三個動作發生的怎么樣?從哪看出來的?
“箭也似的”說明了什么?(速度快、迅猛、毫不猶豫)想想老鳥的內心(焦急),同時反映了他們對小鳥深深的(愛)。
(2)“斜刺”一詞是什么意思?
請大家一起看課文插圖。你發現這幾道斜線了嗎?來,一起用手表示一下老鳥怎樣飛過來的。這就叫“斜刺里飛來”。有時候,我們結合插圖也可以理解詞義。
(3)那種焦急的心情怎么讀?(應該加重你的語氣,加快你的語速)哪一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哪一位父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此時的它們心急如焚。我們怎樣才能讀出老鳥當時的那種急切、悲傷的心情呢?同學們試試。(自由讀)
*“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
(1)那么剛才還活蹦亂跳的小鳥呢?它怎么樣了?你覺得這只小鳥怎么樣?(太可憐了)
(2)我們看了心也會碎的!你能試著讀讀這一句嗎?(指名讀)
7、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啊?一對悲傷焦急的父母含著眼淚望著自己受傷的孩子,孩子正痛苦的流著血。后來怎么樣了?讓我們齊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齊讀)
三、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從此那歌聲便消失了。同學們,請你想一想,小鳥的歌聲為什么消失了?
2、孩子們再也聽不到小鳥的歌聲了,他們會是什么的心情?看看這幾個孩子的表情,他們會怎樣想?(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
3、孩子們本不想傷害小鳥,他們是喜歡小鳥的,希望聽見它的歌聲,只是他們選錯了方式。那事情后來會怎么樣呢?請你們拿出老師課前發給你們的“紅心”,把想說的話寫在上面,一會兒我們來交流。
4、誰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相機把學生的心愿貼在大樹上)
5、你們的發言讓我看到了一個個心中有愛的好孩子!要知道真正的喜愛,不是占有、不是破壞。就讓我們懷著一顆顆友善的心,為小鳥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還給他們自由,讓小鳥在大自然里快樂的生活,老師相信到那時我們還會聽見小鳥那美妙、動聽的歌聲。(相機把小鳥的圖片貼到大樹上)
板書設計:
一只小鳥
幸福
這是一只————的小鳥 (圖:一棵大樹 一只小鳥)
不幸
《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新課標告訴我們:“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這樣的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的綜合能力訓練,進行能聽會說、能讀會寫能力的培養。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語文是培養能力的過程,所以不能單純傳授知識,一定要注意訓練……不斷地發展聽說讀寫能力”。要培養這些能力,教師就要充分依據教材特點,抓住課文重點,用“牽一發以動全身”之功進行動腦、動口、動手的綜合訓練,組織學生進行文本的探究,引導他們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而去感悟,以達到知識的傳遞與精神的升華之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應該愛護鳥類。
2.初步練習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繼續學習抓重點詞語邊讀邊想。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扣題訓練
1.出示課題,填詞訓練
師:同學們注意看,現在老師要在黑板上寫字了![板書:一小鳥] 咱們讀一讀,(生讀) 感覺怎樣呀?(生談感覺)那中間要填個什么字才行呢?(一只小鳥)
2.拓展練習,替換詞語訓練
師:對了!如果我把小鳥換成魚,一什么魚?你們會說嗎?[接著依次換馬、 蛇、 牛……進行訓練]
3.師:你們發現了嗎?在說的時候不同的動物前面搭配的詞都不一樣的,咱們要特別注意。小鳥的前面還得用――[板貼只]。一起讀讀。(生讀題)這就是咱們今天要學的課文的題目,請同學們翻開書58頁。
(二)延伸課題,讀懂內容
1.師:上節課我們已經讀熟了課文,你們能根據課文內容用“一只小鳥 。”作開頭說一句完整的話嗎?咱們說話得有依據,所以你還要告訴大家,你是根據課文中哪些內容想到說這句話的?
2.自讀思考,準備匯報。
3.學生匯報讀書情況,教師根據學情指導朗讀。
▲快樂(生:一只小鳥,它很快樂)
師:你從課文的哪兒讀到的?(學生讀段)
師:聽了讀,你們覺得這只小鳥它快樂嗎?這只羽毛沒長滿不能遠飛的小鳥呆在巢里和老鳥說話,猜猜它們會說什么呀?(生:自由發言)
師:對呀!小鳥飛和自己的爸爸媽媽聊天,這就叫“ 啁 啾”[示卡]咱們讀讀,它們多快樂呀!你們能把他們這種快樂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自己練習一下,讀的時候想一想你和爸爸媽媽玩耍,聊天時的情景,小鳥的一家跟你們也是一樣的。[自由讀][個別讀]
▲唱歌(生:一只小鳥,它很愛唱歌)
師:讀了課文哪些內容說出這句話的,能給大家讀讀嗎?
師:[課件示]“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小鳥還看見什么了?你們說說看?(……)(師相機評價)
師:是呀!真是一片好景致[示字卡“好景致”,讀]
如果你是這只小鳥,這會兒你有什么想法?(生答)
師:看!愛唱歌的小鳥出來了![課件示]
師:多美的景致,多可愛的小鳥,咱們美美的讀一讀第二自然段。(齊讀)
▲受傷
師:咱們前面說了兩句話了,你們還能說出第三句嗎?
師:喲!真可憐,你從哪兒發現的?(個別讀)
師:[課件示]這幅圖不能動,可是通過你的朗讀能讓別人感覺到這幅圖動起來了,那才叫本事呢!能行嗎?讀給你的同桌聽,互相幫助幫助[指名讀]
▲消失
師:看,我們已經說三句話,還能說出第四句來嗎?
師:[課件]你看!這茂密的樹林。聽――[鳥叫]
感覺怎么樣?[停]這么好聽的鳥叫沒了,多可惜呀!那咱們讀讀最后兩段[齊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1.師:你們剛才用“一只小鳥”開頭說了四句話,真是好!現在老師再提高難度,你們敢挑戰嗎?我把一只小鳥_____。的句號去掉變成逗號再加一橫線[教師邊說邊板書] 要求還用一只小鳥開頭,說幾句話。用上這幾個詞語,咱們小組討論討論,說一說。
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
3.匯報討論結果。
4.師:聽了――說的這段話,你現在想說什么?(生自由說,師相機評價)樹就是小鳥的家呀!小鳥怎么能離開自己的家呢?
5.哪只小鳥后來來怎樣了?[板書]你們想知道嗎?課文沒寫。看這幾個孩子,[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你們能把他們這時的動作,心情說進去就好了。
(四)小結學情,鼓勵寫出感受 (略)
《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并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初步學會自主質疑,帶著問題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關心小鳥、愛護自然、保護環境;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段。
適用年級:四年級
教學設計:(本設計為2課時整體設計)
一、初讀課文,概說感受。
二、自主質疑,探究學文。
(學生質疑時視學情需要,可直接答疑,也可存疑,創設問題情境,帶問學文。)
三、研讀課文,自由感悟。
1、故事由幸福快樂變成難過悲傷的原因是什么?
2、引導確立研讀主題。
3、提出研讀專題研讀①:小孩子為什么想要“捉”小鳥?
⑴、交流研讀成果:
★ 因為這只小鳥的歌聲很動聽。
你從課文哪兒讀懂了小鳥的歌聲很動聽?
――賞析品讀“它的聲音里滿含著清-輕-和-美,唱的時候,好像‘自然’也含笑著傾聽一般。”
――品讀“樹下有許多的小孩子,聽見了那歌聲,都抬起頭來望著――”
★┄┄
4、提出研讀專題②:小孩子們捉了以后發生了什么變化?你從課文哪兒讀懂的?
⑴、交流:
★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
★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來。從此那歌聲便消歇了。
★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著它,聽它的歌聲,卻不能了。
⑵、誦讀體會。
四、升華主題、拓展文本。
1、欣賞公益廣告。
2、寫寫自己想說的話,后真情交流。
五、直接結課,課停意存。
《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一只小鳥》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只羽翼未豐的小鳥每天在樹枝上唱歌,孩子們用彈弓打中了小鳥,兩只老鳥接住了小鳥并把它帶回巢中,從此孩子們再也聽不到小鳥的歌聲。文章以愛為主旋律,歌頌了親情的偉大;批評了不成熟的兒童愛因愛的方式不對,給鳥兒帶來了傷害;告訴我們生命是平等的,人與自然之間應該是和諧的,我們人類應該愛護自然、保護自然,應該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本文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傾訴作者自己的真情,蘊涵著溫柔,微帶著感傷。所謂自己的真情即是愛的哲學——自然愛與母愛。感情上的強烈對比是本文的第二大特點。文章一二自然段作者用濃郁的筆墨描繪了這只小鳥的快樂與幸福,凸顯了生命的平等,自然界的和諧。五六自然段用細膩并且凄涼的筆觸描寫了小鳥被子彈打中的慘狀。作者在感情上這一強烈對比效果加強了文章的悲劇色彩。最后作者以“歌聲”的消失作為全文的結尾,力求通過這種透著感傷、無奈與失望的情緒告戒我們要學會愛,要懂得愛,否則后悔的必然是我們自己。從而揭示了課文的主題。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7個生字,學寫8個生字。
2、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本課的詞語和句子。
3、抓住重點詞語,邊讀邊想象,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情感。
4、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激發學生保護鳥類的情感,并理解親情的偉大。
設計理念:
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基于語文教育的生命發展意義,語文教學應從“語言”和“人文”相統一的特點出發,站在“人本”的立場上,最終完成“人格”的完美塑造,實現語文教育中“文”與“人”的真正高度統一,“教”與“育”的真正有機結合。語文教育有其語言的特征和要求,應抓住文本及語言的主要載體,不斷優化教育情境與過程,“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冰心的《一只小鳥》這篇文章,它充溢著人文關懷,閃爍著人性的光芒,充滿著人文的魅力,作為教師,就是要把這凝聚著作家靈感、激qing和思想的文字,通過生發情感、體會情感、升華情感,在課堂情感交流的過程中,來影響學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響學生對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達方式,并最終積淀成為他們精神世界中在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價值觀和人生觀,使他們人生得以啟悟,靈魂得以凈化,生命得以彰顯。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你們都知道哪些和“鳥”有關的成語呢?(鳥語花香、鶯歌燕舞、一箭雙雕、鸚鵡學舌、驚弓之鳥、笨鳥先飛等) 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看來大家都很喜歡鳥兒,你們想不想知道發生在一只小鳥身上的故事呢?
二、初讀感知
1、輕輕打開課本58頁,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開始吧!學生自由讀課文。
2、我發現同學們讀書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時,有的查字典,有的同桌幫助解決,這些都是識字的好方法。
3、小組讀課文。
剛才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現在來體驗合作的樂趣。請同學們以四人為小組,再讀課文,可以齊讀,也可以輪流讀,聽的人要認真找出他讀得不準確的地方,給予糾正,讀得好的給他豎豎大拇指。這次的要求是:把課文讀流利。
4、現在誰來說說在這只小鳥身上發生了什么事?(一只羽翼未豐的小鳥每天在樹枝上歌唱,孩子們非常喜歡它,就用彈弓打傷了小鳥,兩只老鳥接住小鳥把它帶回了巢中。從此孩子們再也沒有聽到小鳥的歌聲。)
三、品讀感悟
1、此時刻,我想同學們一定有很多感受,請看大屏幕。[出示:原來的小鳥是一只( )的小鳥,后來,小鳥成了一只( )的小鳥。]
2、請不要急于發表意見,讓我們走進小鳥的世界,用心去體會吧,不動筆墨不讀書,請你畫出有關句子,簡單地寫下自己的感受。
3、小組交流。
同學們都在書上留下了思考的痕跡,在小組里與其他同學討論一下吧。
4、全班交流。
我們先來填第一個空。(師板書:快樂、幼小、可愛、幸福)
抓住第一自然段體會,“小鳥每天在巢里啁啾著,和兩只老鳥說著話兒。它們都覺得非常快樂。”
“啁啾”是什么意思?小鳥們,快樂地啁啾吧。學生模仿小鳥鳴叫。
教師隨機走到學生跟前問:快樂的小鳥,你和爸爸、媽媽在說什么呢?學生發揮想象,結合自身實際會說:我還小,不能飛,爸爸媽媽在給我講外面的世界呢,外面的世界好精彩。爸爸媽媽對我說:孩子,你快快長大吧,等你長大了,我們帶你飛遍全世界。媽媽撫摸著我的羽毛說:我的寶貝越來越漂亮了。我對爸爸媽媽說:我愛你們……
師小結:其樂融融的一家三口,多么溫馨的畫面呀,小鳥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它是快樂的,也是幸福的。鳥兒們,和大家一起分享你們的快樂吧。學生面帶微笑朗讀第一自然段。
抓住第二自然段體會,從“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一片好景致”體會大自然的美麗;從“探出、抖刷抖刷、飛到、滿含著清脆和柔美、含笑傾聽”體會鳥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它快樂的心情;
哪只小鳥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歌喉,讓大家分享自己的快樂呢?指名上臺表演朗讀第二自然段,老師和其他同學現在就是大自然中的一棵樹或一朵花,讓我們含笑傾聽她美妙動聽的歌聲吧。
抓住朗讀者的語氣、表情、動作,以及傾聽者的表情、動作給以及時評價。
教師總結: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清脆的歌聲,多么和諧的畫面啊,我也不由得羨慕這只快樂的小鳥了。同學們讓我們都做一只快樂的小鳥吧。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關于第一個空,誰還有不同感受?
這是一只幼小的鳥。“它的羽毛還未豐滿,不能遠飛,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理解“豐滿”的意思。
如果學生談到這只小鳥天天出來歌唱,小孩子們也天天來聽它的歌聲,小鳥很幸福,有很多孩子都喜歡它的歌聲。教師要給予鼓勵,讓學生明白能夠被別人欣賞、喜愛,的確是一種幸福。
4、后來小鳥變成了一只( )的小鳥
小鳥一直這樣快樂嗎?后來它變成了一只什么樣的小鳥呢?(板書:可憐)
“它正要發聲,忽然啪的一聲……跌了下去。”那些小朋友用彈子打它,小鳥傷勢很重。
老師看得出你很氣憤,你把這讓人氣憤的一段再來讀讀。
從“它的血從樹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來”看出小鳥生命垂危,很可憐。老師聽出你很心痛,請你把這段讓人心痛的話再讀一讀。
多么悲慘的畫面啊,老師心里的血也在一滴一滴往下掉。相信同學們也一定非常難過。我們用朗讀來表達我們對小鳥的同情,好嗎?生齊讀這兩句話。
5、小鳥傷得這么重,血都落到地上來了,小鳥也落到地上了嗎?
學生讀第六自然段,從“箭也似的”,體會小鳥的爸爸、媽媽非常著急,連自己的生命都不顧了。
哪一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哪一位父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此時的他們心急如焚、肝腸寸斷。分組朗讀5、6自然段,體會小鳥的可憐與老鳥急切、悲傷的心情。
6、情感升華。
多么感人的畫面,爸爸媽媽為了挽救自己的孩子不顧生命安危,親情是多么偉大啊,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愛、父母的辛苦,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7、想象。
“從此那歌聲便消失了。”同學們猜猜小鳥后來怎么樣了?
它害怕人類再傷害它,所以全家搬到大森林里去了。再也不出來唱歌了。
它可能是死了,看它流了那么多血。
這些孩子原本是不是想傷害它呢?從3、4兩個自然段可以看出孩子們很喜歡它,想捉住它。
捉住它干什么呢?
一對悲傷焦急的父母含著眼淚望著自己受傷的孩子,孩子正痛苦的流著血……喜歡它卻傷害了它,面對這樣的結果,喜愛小鳥的孩子們會怎么想?怎么說?孩子們以后會怎樣做,才算是真的喜歡呢?通過交流,喚起學生保護大自然、保護鳥兒的意識。
8、讓我們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此時孩子們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故事里的一切都是因愛而生的,小鳥熱愛生活用歌聲贊美大自然,同樣是愛,兩只老鳥的愛給小鳥帶來了快樂和幸福,而孩子們因為對小鳥的喜愛而傷害了它,從這不同的愛中,你明白了什么?
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明白,愛不是占有,否則會成為一種傷害,愛應該是欣賞、呵護和奉獻。
同學們,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切莫因為自己的利益上海了它們,讓我們與動物朋友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和諧相處、快樂成長。最后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白居易的詩《鳥》我們一起讀一讀。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五、小練筆。
事情后來怎么樣了呢?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以《小鳥受傷以后》為題,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一只小鳥
↓
快樂、幼小、可愛、幸福
↓
可憐
↓
愛護
《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 篇12
之一
佚名
教學要求:
1、 通過學習故事喚起學生對相同經歷的回憶,使學生懂得應該愛護鳥類并理解親情的偉大。
2、 可結合課文練習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 繼續學習抓住重點詞語,邊讀邊想象。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故事喚起學生對相同經歷的回憶,使學生懂得應該愛護鳥類并理解親情的偉大。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
學習了《翠鳥》這篇課文后,同學們對小鳥產生了更加深厚的喜愛之情,如果你發現樹上有一只可愛的小鳥,它的媽媽正好出去覓食了,你會怎樣做呢?
揭示《一只小鳥》
二、 感知課文
1、 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 小鳥、老鳥、小朋友分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 學習字詞
1、 同桌合作,讀通課文。主要把生字和生僻字讀準。
2、 抽學生分別讀課文8個自然段,并說說每段主要寫了什么?
(注意抓住要點:誰或什么在哪兒或什么時間干什么)
3、 認讀生字詞,讀準:
zhī mǎn mì qīng dàn diē yǎng
樹枝豐滿覓食傾聽撣子跌了下來仰望
cháo ling xián xì zhōu jiū
鳥巢翎毛銜著縫隙啁啾
多音字:彈dàn(子彈)tán彈琴
4、 注意字形:“覓”字的爪字頭的寫法
“仰”字沒有一撇
5、 學生記住字形,當場聽寫。
6、 給生字組詞。
四、 練習鞏固:
抄寫生字詞
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讀課題,導入 新課
二、 你認為這是一直怎樣的小鳥?為什么?
1、 讀課文一、二自然段,學生討論
2、 交流反饋:
一只幼小的小鳥:“它的羽毛還未豐滿,不能遠飛,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
一只快樂的有父母保護的小鳥:“和兩只老鳥說著話兒,她們都覺得非常快樂。”
一只可愛的小鳥:“它的腦袋里忽然充滿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飛到樹枝上,放出那贊美自然的歌聲來”。
3、 練習朗讀讀出小鳥的可愛和快樂,讀出畫面的和諧美。
三、 鳥媽媽、鳥爸爸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1、讀課文3-6自然段,討論以上問題。
2、抓住重點句理解:“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
四、 孩子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從哪里看出來的?
體會孩子們喜愛小鳥但又傷害了小鳥的行為。
讀課文7、8自然段,想象:小鳥消失后,孩子們的心情怎樣/他們會怎么想?
(使學生明白什么樣的行為才是真正的喜愛。)
過了十年,一切有了什么變化?
五、 回讀課文,升華情感
有感情地讀課文,說說自己讀完課文后的感想。
六、 想象練說
那只小鳥后來怎樣了?同桌互相練說,然后抽學生上臺說。
板書設計 : 一只
快樂 可愛——唱歌
跌下來——流血
歌聲永遠消失……
教學后記:
以“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鳥?”為線索指導全文的教學。學生能回答出“這是一只可愛的小鳥”“這是一只可憐的小鳥”“這是一只幸福的小鳥”,抓住學生的回答繼續提問:“你為什么這樣認為的?”讓學生去讀課文,從文中找到答案,學生很快就能把握住文章的重點內容。
《一只小鳥》 第二課時教案 篇13
之一
廈門市同安區第二實小 劉 春
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使學生感受親情的偉大并懂得應該愛護鳥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演課文,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說話能力。
3、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難點:
1、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說話能力,感受親情的偉大。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親情的偉大,樹立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具準備:
1、課件
2、小鳥、兩只老鳥頭飾
教學過程 :
一、課件演示,激趣揭題。
1、課件演示,學生背誦有關課前搜集的有關鳥類的古詩。
2、簡介冰心,激趣揭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四人小組進行讀詞競賽,出示詞語,讓生認讀。
3、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鳥?文中是如何描寫的,劃出有關句詞。
三、直奔重點段落,讀文感悟。
1、出示三至八自然段,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感受最深的地方,認真地讀。
2、老師巡視;交流感受。
3、出示句子比較,品析。
斜刺里兩只老鳥飛來,接住它,銜上巢去。
斜刺里兩只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它,銜上巢去。
(1)比較句子的不同之處。
(2)朗讀,想象,感悟親情的偉大。
4、有誰也喜歡這只可愛的小鳥?朗讀三至六自然段,劃出相關句子。從"天天"等詞中感悟。
(1)思考:老鳥的愛和小孩的愛有什么不同?
(2)再次朗讀三至六自然段。
(3)出示聯系,小組學習。
小鳥的歌聲消失了,小鳥可能,小鳥可能。
5、學習有關小鳥快樂的段落,教師相機指導感情朗讀。
6、討論:如果你是那個孩子,再也聽不到小鳥的歌聲,你有什么感想?
7、帶頭飾表演課文內容,可發揮想象。
四、想象,拓展延伸。
小鳥后來怎樣了?續寫一段話。
五、布置作業 。
1、四人小組合作制作一張愛護鳥類手抄報。
2、讀相關冰心奶奶的作品。
教學設計意圖
本文講述的故事和學生生活十分貼近,可喚起學生對相同經歷的回憶,又是一篇進行口語交際的好材料,本課沒有難理解的詞,因此,我把教學重點放在第三至八自然段,通過反復的朗讀,表演課文,巧設情境,激發學生說話興趣,從而懂得愛護鳥類并理解親情的偉大。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提高每個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