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統計”栽蒜苗(二)
【教學內容】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統計”【教材分析】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是: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教材將統計知識的學習與學生處理實驗數據的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材的編排中,安排了兩個活動:栽蒜苗(一)、栽蒜苗(二)。學生將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體會不同統計圖的特點。栽蒜苗(二)中的折線統計圖是在學生的預測中引入,在教學中,請學生猜一猜這些蒜苗的長勢,然后再共同討論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制作方法。本單元學習的統計圖僅是單式的,復式的統計圖在后續的學習中將重點學習。(1)已學過相關內容:一年級上冊:①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②簡單統計活動;一年級下冊,二年級上、下冊,三年級下冊③條形統計圖,簡單統計活動;四年級,條形統計圖。(2)后繼學習的相關內容: 五年級下冊復式條形統計圖,復式折線統計圖,復式統計表。(3)本節課教學內容:單式折線統計圖①學生能從折線統計圖上,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并進行簡單預測。②能根據一組相關數據繪制折線統計圖。③了解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學生分析】前測: 1、看圖回答問題。 (1)各小組有多少人?舞蹈( )樂器( )體育( )科技( )數學( )(2)你還能提什么數學問題?2、你還知道哪些類型的統計圖?3、訪談:閱讀書上“栽蒜苗(二)”的例題,你喜歡這樣的內容嗎?喜歡 不喜歡 如果不用書上的例題,你更喜歡哪些方面的知識作為例題?例如: 調查對象:中關村一小 四年級11班 條形統計圖正確率了解其他類型統計圖情況100℅10℅訪談調查:喜歡書上例題的不喜歡的21.7﹪78.3﹪喜歡其他內容分析:體育:13﹪,生物:50﹪,自然現象;航天;活動:15.3﹪(編者注:胡老師的研究很有價值,從上表可以看出,學生的興趣是廣泛的,并不集中,此其一。其二,學生對某一方面的興趣也需要老師做引導和拓展,教材栽蒜苗的體裁并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折線統計圖,還有自然學科的知識,學生意志的鍛煉,研究方法,數學的眼光,良好的情感體驗,更重要的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我們讓學生真正經歷統計的全過程的內容很少,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知道其他類型統計圖的人數對比:知道折線統計圖的人數不知道折線統計圖的人數2人 4.3﹪44人 95.5﹪學生分析及我的思考:學生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共進行了五次有關統計圖表的認識學習,從搜集整理數據、讀圖解意來看,學生比較熟悉,由于生活中也常見折線統計圖,所以學生對折線統計圖有了一定的認識。本課教學在教材原有基礎上進行拓展,在保留教材知識框架的同時,結合城市學生知識面寬的特點,設計科學領域中有關鱗蝦和鯨魚的活動規律為背景,激發學生探求活動變化規律的熱情,突破過去折線統計圖中知識相關的數量進行分析的課路,把兩個看似不相關的事物放在一起,在不斷的“比”中讀圖、畫圖、聯想。通過它們的銜接點,啟發學生思考、尋找規律,最后發現人所未知的秘密——生態世界中適者生存的規律。本課突出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 “比”的數學思想的內涵。教師力求活用教材,引領學生體驗、探索事物產生發展的過程,體現數學教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