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案和實錄
教學預案
蘇州工業園區第二實驗小學 徐斌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63—65頁。
教學目標:
1.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用畫圖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
2.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實際問題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
教學準備:配套教材、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建立模型
出示例題圖,提問:從圖上你知道哪些數學信息?
1、提問:要求小華用去多少元,你想選擇哪些條件?
你能用畫圖或列表的方法把這些條件進行整理嗎?
學生活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提問:這道題先算什么?18÷3=6(元) 5×6=30(元)
小華和小明買的是同一種筆記本嗎?怎樣進行檢驗?
2、提問:要求小軍買了多少本,你們能先列表整理嗎?
(學生根據自己列表整理的情況進行解答。)
列式為:18÷3=6(元) 42÷6=7(本) 或 30÷5=6(元) 42÷6=7(本)
3、比較:在列表解決這兩個問題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如果把兩次列的表格合并起來,你能說出括號里的得數嗎?
通過觀察,你有什么發現?
二、初次應用
出示“試一試 ”:同學們用盆景美化教室。三年級有4個班,四年級有6個班,五年級有5個班,三年級每個班放8盆,四年級每個班放7盆,五年級每個班放10盆。
先根據下面的問題列表整理,再解答。
1.三年級和五年級一共放多少盆?
2.四年級比三年級多多少盆?
3. ?(自己提一個問題,列表解答)
三、解決問題
1.“想想做做”第1題(字典圖)。先根據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列表整理,再解答。
2.“想想做做”第2題(購球情境)。先根據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列表整理,再解答。
四、拓展提高
創設情境——播放商品降價信息:
“顧客朋友們,你們好,本店由于街道拆遷,所有文具降價大甩賣嘍!書包原價80元現價50元,文具盒原價20元現價12元,卷筆刀原價10元現價4元,鋼筆原價15元現價8元。……”
小力:我買3個文具盒。小紅:我買4個書包。小芳:我買10個卷筆刀。
問題1:小紅比小芳多付多少元?問題2:小力比小紅少付多少元?
讓學生先設計表格,再聽錄音,記錄有關信息,然后解答。
五、課堂總結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實錄
徐斌
師生問好。
師:今天這堂課,我們要運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道,去解決一些問題,還要思考在解決問題當中的一些策略。
師:同學們,你知道什么叫策略嗎?你在什么地方見過?
生:計策
師:還有其它同學,你能不能舉一個例子。
師:在我們的數學上,有哪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呢?上完這節課然后再說說好不好?
出示商場圖片與聲音
出示幾個小朋友的圖片。
師:在這幅圖上,你看到那些條件
生:小華買了5本筆記本,。。。。
師:如果要求小華用去多少元,你想選擇哪些條件?你能和畫圖或列表的方法把這些條件進行整理,使我們看得更加清楚一些?
學生動手操作
反饋:
出示學生的作業,
生1是摘錄條件的。
生2是畫線段圖的。
生3是列表的。
出示:先問題,后條件的列表。
師:剛才進行了條件整理,將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通過摘錄,畫圖,列表的方法進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