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除法》教材分析
第2頁的第3題、第4頁的第3題和第5頁的第3題都要求先計算再驗算。學生通過驗算能體會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及時發現和糾正除法計算時的錯誤。
(3) 精心設計口算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本單元教學的口算內容比較多,教材有針對性地作了安排,便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經驗和能力,學習新的口算。① 幾十的數除以整十數(如60÷20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交流算法,在算法多樣的基礎上引導從簡單的除法類推,并把這種算法向幾百幾十的數除以整十數(如120÷60等)遷移。這種意圖在例題和“想想做做”里能清楚地看到。② 安排幾百幾十的數除以一位數與除以整十數的對比,幫助學生理清計算思路。第5頁第1題把210÷3和210÷30編成一組,學生可以從前一題商70、后一題商7體會這兩題在計算時的不同,從而進一步理解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算法。③ 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從比較容易的帶出稍難些的。第5頁第5題里的13×3,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能口算。13×5需要進位,比不進位的乘法稍難一些,是本單元教學的口算之一。教材讓學生先口算13×3,再口算13×5,引導學生把前一題的思路和方法遷移到后一題上,同時注意兩題在計算中的不同點,從而處理好不進位與進位的問題。除法的口算教學也作了類似的設計,24÷2,學生已經能口算,34÷2由于除的時候被除數十位上有余數,所以稍難一些,也是本單元教學的口算之一。教材讓學生先口算24÷2,再口算34÷2,調動起已有的口算與筆算經驗,提高口算能力。
類似 96÷20、420÷50這樣的兩、三位數除以整十數,雖然教材都讓學生列豎式計算,沒有列入口算要求,但是,這些題的商實際上是通過口算得到的。而且,這也是筆算三位數除以非整十的兩位數時試商的重要基礎。教材中有許多這樣的除法題,如第5頁第2題“先說出各題的商是幾,再計算”,讓學生在交流中掌握求商的方法。
(4) 用學到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在教學兩、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計算的同時,教材里安排了許多用除法解決的實際問題。大多數問題的數量關系和解答方法在第一學段已經教學,學生完全有能力獨立解決。
第2頁第4題利用新學習的除法進行時、分、秒相鄰單位間的換算,這是以前沒有進行過的,要幫助學生掌握思考方法。如180分=?時,因為60分是1時,180分是3個60分(180÷60=3),所以180分等于3時。
第2頁第6題把73枚1元硬幣換成10元、20元紙幣。在認識人民幣時,學生根據人民幣的面值和生活經驗進行過這樣的換幣練習。現在再進行這樣的換幣,要聯系學習的除法計算73÷10=7……3和73÷20=3……13進行數學化的思考。
第4頁第4題是學生第一次解答已知長方形的面積和長的數量,求寬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教材希望學生按自己的想法求出長方形的寬,比如像90×(4)=360這種思考也是好的。然后聯系乘除法的關系,列式360÷90計算,體會“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個數量關系。
有一點在教學時應該注意: 本冊教材要求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用一句話回答問題。例題讓學生在答句中填數,練習時應要求學生寫出答句。
2 改進試商和調商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逐漸形成計算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