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第七冊數學教案第五單元:買文具
教學目的:1.結合實際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算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能運用所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能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算理。
教學難點: 能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算理。
教學準備:10元人民幣八張。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歸納。
一、情境導入
星期天,同學們來到文具店準備購買一些文具送給災區小朋
友,文具店里的文具琳瑯滿目。同學們的捐款共計80元,如果用這些錢買書包,可以買多少個呢?
二、探索計算方法
1.算一算,經歷交流豎式計算的算法。
(1)學生列式,說清理由。
(2)學生先自行計算。講解計算過程,方法多樣。
(3)重點討論豎式計算,講清“4為什么寫在個位上”。
2.估一估,算一算。
(1)如果有140元錢,可以買幾個鉛筆盒呢?學生獨立解答。
(2)先估一估,大概可以買幾個,再與實結果比較,得到答案。
教師盡量給學生提供思考探索的時間,給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確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讓學生在現實的估算背景之下,經歷有層次的探索活動,使學生感受到估算的價值及估算與精算的區別,進一步使學生明確商的定位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小組討論“商7為什么與個位對齊”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試一試”第1題。
學生通過口算、估算、列豎式等多種形式尋求答案。
2.完成“試一試”第2題。
讓學生根據情境去實際靠,提出問題后指名解答。
2.完成“試一試”第3題。
使學生感受估算與精算的區別。
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新知。
四、總結談話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
教學反思
學生完成課堂練習時,我發現很多學生在做三位數除以整十數時,都出現商的位置寫錯的現象。于是我馬上調整都教學設計,出了一道136*8練習題讓學生做完后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然后再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如果把“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遷移到“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中來,我們應怎樣確定好商的位置呢?經過這個對比與解法的“搬家”活動的過程,學生對“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商的定位明白了許多。
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認知特點出發確定教學的起點與難點,適時的給學生提供學習的幫助與進行適當的點拔、指導,學生才能主動地、聰慧地進行新知的學習,實現新舊知識的整合,形成新的知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