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與平行教學設計與反思
5. 折一折
(1)把一張長方形紙折兩次,使三條折痕互相平行。
(2)把一張正方形的紙折兩次,使兩條折痕互相垂直。
6.填一填。
(1)在()內,()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
(2)兩條直線相交成( ),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
(3)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對邊互相(),相鄰的兩條邊互相()。
7.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
(1)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2)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不相交就平行。()
(3)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不平行就垂直()
(4)小明在紙上畫了一條平行線。()
(5)直線a與直線b相交成直角時,其中直線a叫垂線,直線b也叫垂線。()
四、小結(略)
五、拓展提升
1.在圖中有哪些邊互相平行?有哪些邊相互垂直?
2.下圖中,有幾組平線?
教學設計意圖和反思
1.提供密切聯系學生現實生活的學習素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創設“隨意擺兩支鉛筆,比一比誰的擺法最多”情境,根據學生的擺法抽出幾組不同的直線,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在“探究就知”這一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動手畫圖,在小組里說一說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激勵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接著,讓學生根據兩條直線是否相交把這些作品分類,然后引導學生對相交和不相交的情況進行觀察和討論,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3.重視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如讓每個學生自行在白紙上畫兩條直線,小組合作探究就知;揭示概念后,指導學生看書,把自己認為重要的詞語作記號等等,逐步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
4.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本節課的難點是“理解同一個平面內”和“理解看似不相交而實際上是相交的現象”,我在教學后一環節時,充分讓學生延長兩條直線看似不相交實質是相交的深刻含義。我在教學前一環節時,應該讓學生在桌面上橫著擺1支鉛筆,在抽屜里豎著擺1支鉛筆,觀察這兩支鉛筆不會相交但也不平行來理解同一個平面內的含義,這樣既做到首尾呼應,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又可以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驗證的思想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