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單元教材分析
5.注意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觀察、舉例、做圖形感受三角形
在p22例題里,引導學生先觀察情景中的三角形,舉出日常生活里接觸過的三角形,加強三角形的表象,同時還要求學生做一個三角形,p23第1題也要求學生畫三角形,把表象轉化成具體的三角形再現出來,形成三角形的空間形象。
◆學生在看、圍、折、剪等活動中獲得各類三角形特征的直接體驗
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引導學生實際操作,具體感受所學圖形,積累對其形狀、大小、位置關系的的感性認識,可以發展空間觀念。教材在p27第2題通過觀察、判斷加強不同三角形形狀的直接感受,第3~6題讓學生圍、折、剪圖形,依據頭腦里的表象再現出相應的圖形,可以培養空間觀念。第7題,需要依據三角形的特點進行分析、判斷,知道可以分成兩個怎樣的三角形,才能有不同的分法。這些都有利于空間觀念的發展。
◆讓學生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直觀形象
同樣地,在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時,也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如p30、p31例中折一折、剪一剪,得出相應的圖形,進一步體驗各自的特點;p31“想想做做”第2~4題,也是動手剪一剪、畫一畫圖形,并運用對圖形特點的認識辨析相關圖形,也是加強空間觀念的手段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