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課題梯形的面積 課型新授 教法演示、討論、講解教學目的1、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明確把梯形可以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圖形 2、 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重點、難點 及關鍵明確梯形面積的推導過程。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備課人教具 剪刀、直尺、方格紙、一個梯形的紙片 授 課 過 程 一、設置情境,提出問題: 1、展示問題:1號甲魚 池平面圖(梯形),它的面積是多少? 上底:80米, 下底:100米, 高:60米 2、拿出準備的梯形,想法設法求出它的面積。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內總結交流。 3、總結歸納: 大致有三種方法: a兩人合作拼成平行四邊形 b把梯形分成兩個三角形 c把梯形上下對折,分成兩個梯形后,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二、感悟體驗,研究問題 1、自己來拼,邊拼邊敘述拼的過程。 2、想一想,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有何聯系,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3、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上底+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 求得是什么? 為什么要÷2 1、 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積公式,說明每個字母所表示的意思。 三 解決問題: 1 現在你能求出1號甲魚池的面積嗎? 2 2號能放養多少只甲魚 苗? 需要先求出什么? 四 、鞏固練習 37頁1、2、3題 第1題:找梯形 第2題:區分圖形 第3題:根據梯形面積公式求面積。 布置作業 :自主練習 4 板 書 設 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底 × 高 用字母表示:s = a h 教 學 反 思 課題梯形的面積課型練習課教法練習法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鞏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熟練運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進行計算,會靈活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重點、難點 及關鍵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備課人教具 小黑板 授 課 過 程一、第四題,你能求出下面圖形的面積嗎? 問:要想求出兩個體形的面積,必須知道那些條件?怎樣給提醒做高呢?學生在測量梯形的底與對應高時,首先讓學生知道測量的對象應是一組對應的底與,而不是盲目的測量。 學生獨立完成,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方法。 二、第五題,求水渠橫截面積。 先引導學生弄懂什么是水渠的橫截面,想象出渠池底寬、口寬、渠深分別于體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的關系。然后利用梯形面積公式計算。 三、第六題 a) 學生計算不同梯形的面積。 b)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些梯形的面積都相等。為什么?學生討論。 c) 歸納:梯形的面積與它的底和高有關系,與它的形狀沒有關系。 四、第七題,讓學生根據題中的計算公式計算木料根數,然后引導學生用梯形的面積公式解釋算法。 第八題,求組合圖形的面積。讓學生正確分析圖中數據的基礎上獨立解決,然后組織學生交流計算的思路和方法。 第十一題,運用梯形面積公式靈活解決實際問題。板 書 設 計 ( 頂層根數 + 底層根數 ) x 層數 ÷ 2教 學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