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 《乘法》教案(精選17篇)

《乘法》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08

《乘法》教案(精選17篇)

《乘法》教案 篇1

  一、學情分析:

  1、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學生在小學已經學習過非負有理數的四則運算以及運算律。在本章的前面幾節課中,又學習了數軸、相反數、絕對值的有關概念,并掌握了有理數的加減運算法則及其混和運算的方法,學會了由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具備了學習有理數乘法的知識技能基礎。

  2、學生的活動經驗基礎:在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歷了探索加法運算法則的活動,并且通過觀察"水位的變化",運用有理數的加法法則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從而獲得了較為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同時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曾經歷了合作學習和探索學習的過程,具有了合作和探索的意識。

  二、 教材分析:

  教科書基于學生已掌握了有理數加法、減法運算法則的基礎上,提出了本節課的具體學習任務:發現探索有理數的乘法法則,了解倒數的概念,會進行有理數的運算。

  本節課的數學目標是:

  1、經歷探索有理數乘法法則的過程,發展觀察、歸納、猜想、驗證能力;

  2、學會進行有理數的乘法運算,掌握確定多個不等于零的有理數相乘的積的符號方法以及有一個數為零積是零的情況:

  三、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設計了六個環節:第一環節:問題情境,引入新課;第二環節:探索猜想,發現結論;第三環節:驗證明確結論;第四環節:運用鞏固,練習提高;第五環節:課堂;第六環節:布置作業。

  第一環節: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問題:(1)觀察教科書給出的圖片,分析教科書提出的問題,弄清題意,明確已知是什么,所求是什么,讓學生討論思考如何解答。

 。2)如果用正號表示水位上升,用負號表示水位下降,討論四天后,甲水庫水位的變化量的表示法和乙水庫水位變化量的表示法。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從圖形語言和文字語言中獲取信息的能力,感受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驗算法多樣化,并從第二種算法中得到算式3+3+3+3=3×4=12(厘米);(-3)+(-3)+(-3)+(-3)=(-3)×4=-12(厘米)從而引出課題:有理數的乘法。

  第二環節:探索猜想,發現結論

  問題:(1)由課題引入中知道:4個-3相加等于-12,可以寫成算式

  (-3×4)=-12,那么下列一組算式的結果應該如何計算?請同學們思考:

  (-3)×3=_____;

  (-3)×2=_____;

 。ǎ3)×1=_____;

 。ǎ3)×0=_____。

  (2)當同學們寫出結果并說明道理時,讓學生通過觀察這組算式等號兩邊的特點去發現積的變化規律,然后再出示一組算式猜想其積的結果:

 。ǎ3)×(-1)=_____;

  (-3)×(-2)=_____;

 。ǎ3)×(-3)=_____;

  (-3)×(-4)=_____。

  教前設計意圖:以算式求解和探究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逐步深入的觀察思考,從負數與非負數相乘的一組算式中發現規律后,猜想負數與負數相乘的積是多少,通過對兩組算式的觀察,歸納,概括出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并用語言表述之,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猜想能力,抽象能力和表述能力。

  教后反思事項:(1)本環節的設計理念是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親身經歷感受乘法法則的發現過程,并在合作交流中互相補充,完善結論。但在實際過程中,學生對結論的表述有困難,或者表達不準確,不全面,對于這些問題,不能求全責備,而應循循善誘,順勢引導,幫助學生盡可能簡練準確的表述,也不要擔心時間不足而代替學生直接表述法則。

 。2)展示兩組算式時,注意板書藝術,把算式豎排,并對齊書寫,這樣易于學生觀察特點,發現規律。

  第三環節:驗證明確結論

  問題:針對上一環節探究發現的有理數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絕對值相乘,任何數與零相乘,積仍為零。進行驗證活動,出示一組算式由學生完成。

  4×(-4)=_____;

  4×(-3)=_____;

  4×(-2)=_____;

  4×(-1)=_____;

  (—4)×0=_____;

  (—4)×1=_____;

 。ā4)×2=_____;

  (—4)×(-1)=_____;

  (—4)×(-2)=_____。

  教前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是因為它是合情推理的必要環節,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從特例歸納得到的結論不一定適合

  一般情況,所以要加以驗證和證明它的正確性。同時,驗證的過程本身就是對有理數乘法法則的練習和熟悉過程。

  教后反思事項:(1)教科書中沒有這個環節的要求,但在教學中應該設計這個環節,確實讓學生體驗經歷驗證過程。

 。2)本環節的重點是驗證乘法法則的正確性而不是運用乘法法則計算。所以在驗證過程中,既要用乘法法則計算,又要加法法則計算,真正體現驗證的作用和過程。

 。3)在用乘法法則計算時,要注意其運算步驟與加法運算一樣,都是先確定結果的符號,再進行絕對值的運算。另外還應注意:法則中的“同號得正,異號得負”是專指“兩數相乘而言的,”不可以運用到加法運算中去。

  第四環節:運用鞏固,練習提高

  活動內容:

 。1)1。計算:

 、牛ǎ4)×5; ⑵(5-)×(-7);

  ⑶(-3÷8)×(-8÷3);⑷(-3)×(-1÷3);

 。2)2。計算:

 、牛ǎ4)×5×(-0。25); ⑵(-3÷5)×(-5÷6)×(-2);

  3!白h一議”:幾個有理數相乘,因數都不為零時,積的符號怎樣確定?有一個因數為零時,積是多少?

 。4)計算:

 、牛ǎ8)×21÷4 ; ⑵4÷5×(-25÷6)×(-7÷10);

  ⑶2÷3×(-5÷4); ⑷(-24÷13)×(-16÷7)×0×4÷3;

 、5÷4×(-1。2)×(-1÷9); ⑹(-3÷7)×(-1÷2)×(-8÷15)。

  教前設計意圖:對有理數乘法法則的鞏固和運用,練習和提高.

  教后反思事項:(1)學生先自主嘗試解決,全班交流,教師點撥要注意格式規范,一開始對每一步運算應注明理由,運算熟練后,可不要求書寫每一步的理由;

 。2)例2講解之后,要啟發學生完成"議一議"的內容,鼓勵學生通過對例2的運算結果觀察分析,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規律,學生有困難時,教師可設置如下一組算式讓學生計算后觀察發現規律,而不應代替學生完成這個任務。

  (-1)×2×3×4=_____;

 。ǎ1)×(-2)×3×4=_____;

  (-1)×(-2)×(-3)×4=_____;

 。ǎ1)×(-2)×(-3)×(-4)=_____;

  (-1)×(-2)×(-3)×(-4)×0=_____。

  通過對以上算式的計算和觀察,學生不難得出結論:多個數相乘,積的符號由負因數的個數決定,當負因數有奇數個時,積的符號為負;當負因數有偶數個時,積的符號為正。只要有一個數為零,積就為零。當然這段語言,不需要讓學習背誦,只要理解會用即可。

  第五環節:感悟反思課堂

  問題

  1.本節課大家學會了什么?

  2.有理數乘法法則如何敘述?”

  3.有理數乘法法則的探索采用了什么方法?

  4.你的困惑是什么

  教前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激勵學生展示自我。

  教后反思事項:學生時,可能會有語言表達障礙或表達不流暢,但只要不影響運算的正確性,則不必強調準確記憶,而應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同時教師可用準確的語言適時的加以點撥。

  第六環節:布置作業

  鞏固作業:教科書知識技能1、2;問題解決1;聯系擴廣1

  預習作業;略

  四、教學反思

  1、設計條理的問題串,使觀察、猜想、驗證水到渠成

  2、相信學生的探索能力。本節課的內容適合學生探索,只要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具有能力探索出有理數的乘法法則的,不需要教師代替,也不能代替。

  3、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彌補課堂時間的不足,但絕不能代替必要的板書。

《乘法》教案 篇2

  一、 教材內容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第三冊《數學》第二單元《乘法口訣》第一節《數松果》。

  二、 設計思路

  本節課我由“數松果”的具體情境導入,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5個5個地數,列出相應的算式并根據得數的規律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突破難點。再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列出另一個乘法算式。讓學生知道根據一道乘法口訣能列出兩道乘法算式,突破難點,實現目標。

  三、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1)結合“數松果”的具體情境,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掌握5的乘法口訣。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意識和習慣。

  (3)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和數感。

  2、過程與方法

 。1)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使學生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懂得數學是生活的需要,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四、教學重點:

  掌握5的乘法口訣。

  五、教學難點:

  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1.創設數松果情境,導入新課:

  2.提出問題,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師:看著主題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2)確定研究主題,尋找解題策略。

  師:有什么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可以數一數,算一算。師:那可以怎樣數呢?(學生說出各自不同的數法。)

  ①1,2,3,4,…1個1個地數。

  ②5+5,10+5,15+5,20+5,……連續加5算出得數。

 、5,10,15,20,…5個5個地數。

  ④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也是5個5個地數。

  ……

  師:大家的數法真多,你喜歡哪一種數法?為什么?

  生:我喜歡5個5個地數,這樣簡便。

  師: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

  生答師板書: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6×5=30 7×5=35 8×5=40 9×5=45 5×1=5 5×2=10 5×3=15 5×4=20 5×6=30 5×7=35 5×8=40 5×9=45(讓學生說一說這些算式表示的意義、算法。)

  師:剛才我們根據松果的排數,寫出了這些乘法算式?粗@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生1:算式和得數都有一定的規律。

  師:你能記住這些算式嗎?動腦筋想想,然后4人小組商量一下,看誰有好辦法記住這些算式和得數。

 。▽W生討論。)

  生1:多讀幾遍就能記住。

  生2:想著圖記:1排有5個松果,2排有10個松果……

  生3:記住1個5是5,2個5是10……

  師補充:這是根據乘法的意義來記的

  生4:記住每個乘法算式中都有乘數5。積一個比一個大5,就好記了。

  生5:用口訣來記方便。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五九四十五。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鉛筆盒上有。

  師:利用口訣順口、方便。(手指板書:1×5=5)1個5是5,為了記起來順口,編成口訣是:“一五得五”。(師板書)你們能編出下面的口訣嗎?如果有困難,可以先看圖數一數有幾個5,再根據乘法算式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能編幾句就編幾句。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編制口訣,組織匯報,教師將相應的口訣卡片貼在黑板上。)

  師:剛才我們學習的5的乘法口訣是誰編出來的?

  生:我們自己。

  師:你們真棒!大家編的口訣中還有很多對我們有幫助的規律,你們愿意把它們找出來嗎?

  生1:我們組發現上下兩句口訣之間的積,都相差“5”。師:觀察得很仔細!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2:每次都多了1個5!多了1排松果嘛!

  生3:我們組發現“五五二十五”這句口訣是5個字,“四五二十”是4個字,第一句口訣“一五得五”中有一個“得”字。

  師:為什么這樣編口訣呢?

  生4:為了順口、好記,口訣都是四五個字。

  師:你的想法有道理,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發現的規律來記住這些口訣。5的口訣有幾句?如果記住五五二十五,忘記四五是多少怎么辦?誰能教教老師?如果忘記五六是多少呢?

  3.鞏固練習:

  (1)教師和學生對口令記口訣。

  (2)任意兩小組“開火車”背口訣。

 。3)同桌一人說口訣,另一人口答相對應的兩道乘法算式。

  (4)自由讀口訣,比一比,誰能最先背出口訣。

  4.綜合應用:

  師:在實際生活中,你發現有哪些問題可以用5的乘法口訣來解決?(學生思考后互相提問。

  5.課堂總結:

  師: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哪些進步?

  6.板書設計:

  數松果

  1×5=5 1×5=5 一五得五

  2×5=10 5×2=10 二五一十

  3×5=15 5×3=15 三五十五

  4×5=20 5×4=20 四五二十

  5×5=25 5×5=25 五五二十五

  6×5=30 5×6=30 五六三十

  7×5=35 5×7=35 五七三十五

  8×5=40 5×8=40 五八四十

  9×5=45 5×9=45 五九四十五

《乘法》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

  體會有理數乘法的實際意義;

  掌握有理數乘法的運算法則和乘法法則,靈活地運用運算律簡化運算。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有理數乘法的推導過程,用分類討論的思想歸納出兩數相乘的法則,感悟中、小學數學中的乘法運算的重要區別。

  通過體驗有理數的乘法運算,感悟和歸納出進行乘法運算的一般步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類比和分類的思想歸納乘法法則,發展舉一反三的能力。

  教學重點:

  應用法則正確地進行有理數乘法運算。

  教學難點:

  兩負數相乘,積的符號為正。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有理數的加法運算和減法運算,今天,我們開始研究有理數的乘法運算.

  問題一:有理數包括哪些數?

  回答:有理數包括正整數、正分數、負整數、負分數和零.

  問題二:小學已經學過的乘法運算,屬于有理數中哪些數的運算?

  回答:屬于正有理數和零的乘法運算.或答:屬于正整數、正分數和零的乘法運算.

  計算下列各題;

  以上這些題,都是對正有理數與正有理數、正有理數與零、零與零的乘法,方法與小學學過的相同,今天我們要研究的有理數的乘法運算,重點就是要解決引入負有理數之后,怎樣進行乘法運算的問題.

  二、新課

  我們以蝸牛爬行距離為例,為區分方向,我們規定:向左為負,向右為正,為區分時間,我們規定:現在前為負,現在后為正。

  如圖,一只蝸牛沿直線l爬行,它現在的位置恰在l上的點O。

  1.正數與正數相乘

  問題一:如果蝸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講解:3分后蝸牛應在l上點O右邊6cm處,這可表示為

  (+2)×(+3)=+6

  答:結果向東運動了6米.

  2.負數與正數相乘

  問題二:如果蝸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講解:3分后蝸牛應在l上點O右邊6cm處,這可表示為

  (-2)×(+3)=(-6)

  3.正數與負數相乘

  問題三:如果蝸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

  講解:3分后蝸牛應為l上點O左邊6cm處,這可以表示為

  (+2)×(-3)=-6

  4.負數與負數相乘

  問題四:如果蝸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

  講解:3分前蝸牛應為l上點O右邊6cm處,這可以表示為

  (-2)×(-3)=+6

  5.零與任何數相乘或任何數與零相乘

  問題五:原地不動或運動了零次,結果是什么?

  答:結果都是仍在原處,即結果都是零,若用式子表達:

  0×3=0;0×(-3)=0;2×0=0;(-2)×0=0.

  綜合上述五個問題得出:

  (1)(+2)×(+3)=+6;

  (2)(-2)×(+3)=-6;

  (3)(+2)×(-3)=-6;

  (4)(-2)×(-3)=+6.

  (5)任何數與零相乘都得零.

  觀察上述(1)~(4)回答:

  1.積的符號與因數的符號有什么關系?

  2.積的絕對值與因數的絕對值有什么關系?

  答:1.若兩個因數的符號相同,則積的符號為正;若兩個因數的符號相反,則積的符號為負.2.積的絕對值等于兩個因數的絕對值的積.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乘.

  (1)~(5)包括了兩個有理數相乘的所有情況,綜合上述各種情況,得到有理數乘法的法則:

  口答:確定下列兩數積的符號:

  例題:計算下列各題:

  解題步驟:

  1.認清題目類型.

  2.根據法則確定積的符號.

  3.絕對值相乘.

  練習:

  1.口答下列各題:

  (1)6×(-9);(2)(-6)×(-9);

  (3)(-6)×9;(4)(-6)×1;

  (5)(-6)×(-1);(6)6×(-1);

  (7)(-6)×0;(8)0×(-6);

  (9)(-6)×0.25;(10)(-0.5)×(-8);

  注意:由(4)(5)(6)得:一個數與1相乘得原數,一個數與-1相乘,得原數的相反數.

  2.在表中的各個小方格里,填寫所在的橫行的第一個數與所在直列的第一個數的積:

  3.計算下列各題:

  (1)(-36)×(-15);(2)-48×1.25;

  4.填空:

  (1)1×(-5)=____;(-1)×(-5)=____;

  +(-5)=____;-(-5)=____;

  (2)1×a=____;(-1)×a=____;

  (3)1×|-5|=____;-1×|-5|=____;

 。瓅-5|=____

  (4)1+(-5)=____;(-1)+(-5)=____;

  (-1)+5=____.

  三、小結

  (1)指導學生看書,精讀乘法法則.

  (2)強調運用法則進行有理數乘法的步驟.

  (3)比較有理數乘法的符號法則與有理數加法的符號法則的區別,以達到進一步鞏固有理數乘法法則的目的.

  四、作業

  1.計算:

  (1)(-16)×15;(2)(-9)×(-14);

  (3)(-36)×(-1);(4)13×(-11);

  (5)(-25)×16;(6)(-10)×(-16).

  2.計算:

  (1)2.9×(-0.4);(2)-30.5×0.2;

  (3)0.72×(-1.25);(4)100×(-0.001);

  (5)-4.8×(-1.25);(6)-4.5×(-0.32).

  3.計算:

  4.填空:(用“>”或“<”號連接)

  (1)如果a<0,b>0,那么,ab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____0;

  (3)當a>0時,a____2a;

  (4)當a<0時,a____2a.

  板書設計

  1.4有理數的乘法

  法則:練習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是在小學已接觸到的乘法、初中剛學習過的有理數的加減法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引入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在講解運動的例子時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圖形中的“靜”變“動”,增強了直觀性,初步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反思

  強調學生與教師一起共同參與教學活動,我們堅持把教學活動過程體現在教學中,又激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乘法》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分數乘法(一)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2、知識目標:學習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讓學生親自經歷探究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原理,學生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整數乘以分數。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重點難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整數乘以分數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準備:

  教學參考書、教科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加減運算題。

  教師:來回巡視學生的做題情況,并提問學生說說自己如何計算的?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先通分,再進行分子與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并注意更正學生的錯誤和表揚回答問題的同學。

  二、講授新課

  同學們我們學習一種新的運算:分數乘法,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數乘法?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

  教師板書例題,讓學生想一想如何計算?

  學生列出算式3 =,學生同桌之間相互討論,如何計算整數乘以分數?

  教師提問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W生1:3 = = ;學生2:3 = = = = )

  教師和學生總結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整數乘以分數,只把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

  三、鞏固練習

  做課本2頁涂一涂,算一算,2個 的和是多少?

  讓學生熟練計算,教師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計算方法。

  做課本試一試1、2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

  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整數乘以分數,只把整數乘以分子,分母不變。)

《乘法》教案 篇5

  師:有多少貝殼?有什么辦法讓別人一看就知道?

  生1:圈。每9個9個圈。

  生2:10個10個。

  生3:5個5個圈。

  生4:把它有秩序地排列。

  課件演示排列整齊的貝殼。

  師:現在有多少個?

  生5:九九八十一。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想一想九的乘法口訣有幾句,自己說一說。

  匯報:

  生1:一九得九............

  生說師寫。

  師:這九句口訣表示什么意思?

  探究任務

  (1)每人任選一句口訣,把它寫到白紙上。

  (2)用你喜歡的方式進行驗證。

  (3)說出這句口訣表示的意思。

  學生開始驗證。

  全班交流:

  生1:

 。1)二九十八

  (2)9+9=18,18-9-9=0

  (3)二和九相乘的得數是十八。

  生2:用畫圓的方法進行驗證。

  生3:用列算式驗證九九八十一

  生4:

  五九四十五的基礎上,再加一個九,驗證六九五十四。

  逐個匯報完。

  師:這些口訣可以用來計算哪些算式?

  生齊說師板書乘法算式。

  練習一:

  將下表中9、9的2倍、9的3倍............圈起來。

  找一找九的口訣有哪些特點?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生1:個位減一,十位在大一。

  生2:我覺得個位和十位的數加起來都是九。

  生3:下邊的數比上面的數要大九。

  這里花了很長時間引導學生觀察發現:

  9=10-1

  18=20-2

  27=30-3

  ............

  背一背口訣。

  練習口訣,看卡片,說口訣。

  練習:

  課件出示劃龍船情景圖,學生提問題,列算式。

  全課:

  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

《乘法》教案 篇6

  練習內容:練習二中的第5~10題

  練習目標:使學生熟練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練習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

  

  14×15×5

  2、計算

  ××427×

  過程要求:

  (1)請三位學生上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2)集體反饋,學生計算過程。

 。3)著重強調約分的操作步驟。

  二、專項練習:

  完成練習二第5~10題

  1、第5題

 。1)提問各算式的意義。

  要求學生根據示意圖,分別說一說×、×、×各表示什么?結果是多少?

  (2)將結果寫在書上。

  2、第6題

  (1)認真審題,弄清題意。

 。2)分別說明三個問題各屬于什么類型的問題。

 。3)列式計算。

  3、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4、第8題

  學生列式計算,教師巡視,然后集體訂正。

  5、第9題

 。1)學生判斷正誤,并說明原因。

 。2)改正算式。

  6、第10題

  (1)學生列式計算,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2)說一說你有什么體會。

  三、課后作業設計:

  一、計算。

  ×14×

  ×120xx24×18

  二、列式計算

  1、米的是多少米?

  2、千克的是多少千克?

  3、噸的是多少噸?

  三、解答下列問題。

  1、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60千米,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2、一個長方體長米,寬米,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乘法》教案 篇7

  一、學情分析:

  在此之前,本班學生已有探索有理數加法法則的經驗,多數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探索問題。由于學生已了解利用數軸表示加法運算過程,不太熟悉水位變化,故改為用數軸表示乘法運算過程。

  二、課前準備

  把學生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分為10個小組,以便組內合作學習、組間競爭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有理數乘法法則,能利用乘法法則正確進行有理數乘法運算。

  2、能力與過程目標

  經歷探索、歸納有理數乘法法則的過程,發展學生觀察、歸納、猜測、驗證等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出法則,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有理數乘法法則正確進行計算。

  難點:有理數乘法法則的探索過程,符號法則及對法則的理解。

  五、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導入新課。

  教師:由于長期干旱,水庫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經放了3天,現在水深20米,問放水抗旱前水庫水深多少米?

  學生:26米。

  教師:能寫出算式嗎?

  學生:……

  教師:這涉及有理數乘法運算法則,正是我們今天需要討論的問題(教師板書課題)

  2、小組探索、歸納法則

 。1)教師出示以下問題,學生以組為單位探索。

  以原點為起點,規定向東的方向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為負方向。

  a.2×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運動米

  2×3=

  b.-2×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運動米

  -2×3=

  c.2×(-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運動米

  2×(-3)=

  d.(-2)×(-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運動米

 。-2)×(-3)=

  e.被乘數是零或乘數是零,結果是人仍在原處。

  (2)學生歸納法則

  a.符號:在上述4個式子中,我們只看符號,有什么規律?

 。+)×(+)=同號得

 。-)×(+)=異號得

 。+)×(-)=異號得

 。-)×(-)=同號得

  b.積的絕對值等于。

  c.任何數與零相乘,積仍為。

  (3)師生共同用文字敘述有理數乘法法則。

  3、運用法則計算,鞏固法則。

 。1)教師按課本P75例1板書,要求學生述說每一步理由。

 。2)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例1中(3)(4)小題兩因數的關系,得出兩個有理數互為倒數,它們的積為。

 。3)學生做P76練習1(1)(3),教師評析。

 。4)教師引導學生做P75例2,讓學生說出每步法則,使之進一步熟悉法則,同時讓學生總結出多因數相乘的符號法則。多個因數相乘,積的符號由決定,當負因數個數有,積為;當負因數個數有,積為;只要有一個因數為零,積就為。

  4、討論對比,使學生知識系統化。

  有理數乘法有理數加法同號得正取相同的符號把絕對值相乘

 。-2)×(-3)=6把絕對值相加

  (-2)+(-3)=-5異號得負取絕對值大的加數的符號把絕對值相乘

 。-2)×3=-6(-2)+3=1

  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小的絕對值任何數與零得零得任何數5、分層作業,鞏固提高。

《乘法》教案 篇8

  教學目的:使學生通過復習和分數乘法的計算、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以及求倒數,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過程

  一、基訓

  A、

  1、填》、《、=A》B》0

  4/5A/B( )A/B

  4/5B/A( )B/A

  A/54/B( )4/5

  2、一個真分數乘以一個假分數,結果大于真分數,對嗎?

  3、A、B互為倒數,那么1/A、1/B也互為倒數,對嗎?

  B、

  1.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是什么?

  2.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是什么?一個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是什么?

  3.計算帶分數的乘法應注意些什么?

  4.分數乘法的簡便運算可以應用哪些運算定律?

  5.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6.倒數的意義是什么?

  學生回答這些問題時,只要意思說得正確就可以了。有些問題還可以問一些與之相

  關的問題,如運算定律的表達式以及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數等等。

  二、綜合練習

  1.找1。

  甲是乙的35 。乙是甲的35 。

  甲比乙的35 多1。乙比甲的35 少1。

  甲的35 和乙同樣多。

  學生獨立判斷,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判斷的。教師可再補充幾題:

  2.做口算練習。

  3.求下面各數的倒數。

  2/7 1/9 6 20 0.6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4.小紅體重42千克,小云體重40千克,小明的體重是小紅和小云體重和的1/2,三人共重多少?

  5.已知a4/3=11/12b=3/3c,a、b、c都不是0,誰大?

《乘法》教案 篇9

  重點:

  1.理解和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應用題的結構和解題方法。

  2.滲透對應思想。

  難點:

  1.理解這類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2.用線段圖表示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質疑、引新

  1.說出、米的意義。

  2.列式計算:

  20的是多少?6的是多少?

  學生完成后,可請同學說一說這兩個題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3.談話:同學們,我們知道,已知一個數求它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這是乘法意義的擴展出現的新問題,那么這一意義還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祟課題、分數應用題)

  二、探索、質疑、悟理

  1.出示例1(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自編)

  學校買來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①讀題。理解題意,知道題中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搞清數量間的關系。

  ②分析。重點分析哪句話呢?吃了這句話是分率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這樣的4份)。

  ③畫圖:(課件一演示)補:把100千克當做什么?(單位1)

  畫圖說明:

  a.量在下,率在上,先畫單位1

  b.十份以里分份,十份以上畫示意圖。

  C.畫圖用尺子,用鉛筆。

 、車L試。根據同學們對題目的理解,利用已有的舊知識,讓學生獨立思考,試著列式解答。也可以同桌討論,互相啟發。

  學生可能會出現下面解答方法:

  解法一:用自己學過的整數乘法做

 。ㄇЭ耍

  解法二:(千克)

  在充分研究基礎上,教師可將兩種解法分別寫在黑板上,并請同學講出算理和思路。解法一是根據分數意義,把100平均分成5份,吃了這樣的4份,所以先求1份,用除法,再求幾份,用乘法,是以前學過的歸一問題。解法二是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吃了,是吃了100千克的,所以把100千克看作單位1,要求吃了多少,就是求100的是多少,根據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所以用乘法計算。

 、菪〗Y:知道一個數是多少,求它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像這樣的應用題,就可以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用乘法解答。

  2.鞏固練習

  六年級一班有學生44人,參加合唱隊的'占全班學生的,參加合唱隊有多少人?

  訂正時候強調1)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

  2)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3.學習例2

  例2小林身高米,小強身高是小林的,小強身高多少米?

  在學習例1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審題后,試著畫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

 。ㄕn件二演示)

  先畫單位1

  再畫單位1的幾分之幾

  畫圖時注意與例1的區別。(例1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畫一條線段表示數量關系數,例2是甲乙兩類關系,畫兩條線段表示數量關系為好。)

  在學生分析比較數量關系的基礎上,請同學指出問題就是求米的是多少?

  列式:(米)

  答:小強身高米。

  4.改變例2

  改變例2的條件和問題成為下題(可讓學生完成)。

  小強身高米,小林身高是小強的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改編后,可讓學生獨立畫圖完成。

 。祝

  三、歸納、總結

  1.今天所學題目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2.用分數乘法解答的題的條件和問題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從哪里入手分析?(都是已知一個數(即單位1)是多少,還知道它的幾分之幾(分率),求它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從分率可入手分析)

  四、訓練、深化

  1.先分析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僖恢圾喼厍Э,一只雞的重量是鴨的,這只雞重多少千克?

 、谝粋排球定價36元,一個籃球的價格是一個排球的,一個藍球多少元?

  2.提高題

 、僖煌坝400千克,用去,用去多少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谝煌坝400千克,用去噸,用去多少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五、課后作業:練習五1、2、3

  六、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應用題

  100==80(千克)

  答:吃了80千克。

  (米)

  答:小強身高是米。

《乘法》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了解有理數乘法的意義的基礎上,掌握有理數乘法法則,并初步掌握有理數乘法法則的合理性;

  2.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概括及運算能力

  3 使學生掌握多個有理數相乘的積的符號法則;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有理數乘法的運算.

  難點:有理數乘法中的符號法則.

  三.教學手段

  現代課堂教學手段

  四.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

  五、教學過程

  (一)、研究有理數乘法法則

  問題1 水庫的水位每小時上升3厘米,2小時上升了多少厘米?

  解①32=6

  答:上升了6厘米.

  問題2 水庫的水位平均每小時上升-3厘米,2小時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

  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

  引導學生比較①,②得出:

  把一個因數換成它的相反數,所得的積是原來的積的相反數.

  這是一條很重要的結論,應用此結論,3(-2)=?(-3)(-2)=?(學生答)

  把3(-2)和①式對比,這里把一個因數2換成了它的相反數-2,所得的積應是原來的積6的相反數-6,即3(-2)=-6.

  把(-3)(-2)和②式對比,這里把一個因數2換成了它的相反數-2,所得的積應是原來的積-6的相反數6,即(-3)(-2)=6.

《乘法》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P29-30。

  教學目標:

  1、結合“整理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經歷估算與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2、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感知、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淘氣他們學校的圖書館又來了一批新書,圖書管理員準備將這些新書放在新買來的書架上,瞧,這就是新買來的書架!(師出示情境圖)

  師:你能從圖中獲得什么信息?

  師:圖上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師板書問題)

  二、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1、列式

  師:小女孩提出的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應該怎樣列式?(師板書:18×11=)

  2、估算

  師:小男孩也問了我們一個問題:200本書放得下嗎?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嗎?

  生估算

  反饋:你覺得放得下嗎?誰來說說你估算的結果?你是怎么估算的?

  方法1:把11看成10,18×10=180

  方法2:把18看成20,20×11=220

  方法3:把18看成20,11看成10,20×10=200

  獨立計算

  師:這個書架到底能放得下200本書嗎?請同學們算一算。

  3、交流算法

  師:誰來說說你算出來的結果?(198)

  大家同意嗎?

  師:請在4人小組里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

  4人小組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師展示學生的算法)

  方法1:18×10=180,18×1=18,180+18=198

  方法2:11×18

  =11×9×2

  =99×2

  =198

  4、重點介紹列豎式的方法(請列豎式的學生介紹)

  師:18為什么要和11對齊?(數位要對齊)接著你怎么想?(生:18先乘11個位上的1,得18,再用18乘11十位上的1,得180,寫在18下面一行,最后將18和180相加得198。)

  18乘11十位上的1,為什么得180,而不是18呢?

  (生:11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18乘10得180)

  誰再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多請幾名生說說列豎式的步驟,理解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

  三、練習:

  1、試一試

  第1小題讓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第2、3小題讓生用豎式算法計算,并請幾名學生上臺板演,師巡視指導。

  2、口算

  比一比,看誰得第一!生完成后可用開火車的形式進行交流。

  3、計算

  先估算,再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計算,在小組內交流、反饋計算的結果。

  4、解決問題

  生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提倡算法多樣化。)

  5、思考題

  生獨立思考,再交流、反饋。(生發現的規律若有價值性,應給予充分的鼓勵。)

  四、總結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你最喜歡解決哪種問題?

《乘法》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國標本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乘數中間有零的乘法(81~82頁)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在學生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一般方法之后,能利用一般筆算方法自主學習、掌握乘數中間有0的筆算方法。把估算和筆算結合起來,逐步形成在筆算時自覺進行估算的意識。

  2.方法與過程:能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并能和同學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3.情感與態度:學生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

  結合估算和已有的筆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筆算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課題紙、自備本、課作本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故事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今天就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簡短的動畫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ǘ嗝襟w顯示畫面及音樂:三只小貓興高采烈地來到河邊,一會兒捉蝴蝶、一會兒捉蜻蜓。三心二意的)你們猜結果三只小貓一共釣到了多少條魚呢?學生異口同聲:釣到0條魚。師: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嗎?0 + 0+ 0=0(條) (師板書)

  3.師:你能把它改寫成乘法算式嗎?把你想的乘法算式說給同桌聽。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改的?板書:(1)0×3=0 (條) (2) 3×0=0 (條)

  師: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能不能象小貓一樣,做事三心二意的呢?(不能)是啊,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很專心。

  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師:剛才我們通過改寫加法算式算出了這兩道乘法算式的積。那這兩題你會算嗎?

  1.出示想一想:0×7=-------8×0=-------

 。1)指名算。

 。2)師:你是怎么想的?

  (3)提問:你還能說出幾個類似的算式嗎?有沒有考慮過0×100,0×1000,

  0×10000呢?這樣的算式說的完嗎?從中你發現什么?(板書:…… 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2.結合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今天老師還請來了大家都熟悉的兩位客人,他們是誰?(多媒體出示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ǘ嗝襟w)有一天,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去體育館觀看解放路小學、華陽小學、新華小學這三所學校參與的智力大比拼競賽,走進體育館,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體育館真大,這一個看臺有多少個座位啊?

  (1)師:小朋友,從圖中你獲取了哪些信息?

  生:一個看臺的一排有17個座位,共有6排

 。2)師:誰會列式,能很快口算出來嗎?

  師板書:17×6=102(個) 生口答:一個看臺有102個座位

  師:我們來看看小頭爸爸知道嗎?

 。ǘ嗝襟w)小頭爸爸:大頭兒子,一個看臺是102個座位,估計一下4個看臺有多少個座位啊?

 。3)師:小朋友們試試看,這題怎樣列式?你會估算嗎?

  生:一個看臺有102個座位,4個看臺有400多個座位。(板書:四百多)

  (4)你會用豎式來算一算嗎?

  (學生獨立嘗試筆算。老師巡視,指名板書。)

 。5)師;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積的十位上為什么寫零?

  生:十位上是0×4,因為0乘任何數都得0,所以十位上寫0。

 。6)師:我們來比較一下筆算和估算的結果,你覺得估算和筆算結果……?(很接近)

  師:我們來看看大頭兒子算出來了嗎?

 。ǘ嗝襟w)大頭兒子:小頭爸爸,4個看臺有四百多個座位,那你知不知道8個看臺有多少座位呢?

  師:大頭兒子這個問題小朋友會列式解答嗎?獨立做做看。友情提醒,先估算將估算結果寫在算式旁邊再動手筆算。

  生獨立估算后筆算,指名板演。

  核對答案。師:板演的這位同學估算結果正確嗎?豎式計算吶?這兒積的十位上為什么寫1?

  師:觀察黑板上這兩題,你發現他們有什么共同之處嗎?(102×4102×8)

  生:都是乘法,乘數都是102。

  師:這個乘數的中間有……(0),對了,象這樣的乘法算式我們稱它為“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 。(揭題)

  三.鞏固練習,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第2題。

  這樣的乘法算式計算你會了嗎?噢,老師想考考小朋友,請看(多媒體出示練習第二題)一齊讀題。指名估算。打開書到77頁做第二題。指名三位學生板演。

  重點評講第三小題。追問:百位上的0哪來的?是5×0得到的嗎?這幾題你覺得難嗎?有沒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師:我們來看看筆算的結果和估算的結果……我們平時做計算題時要養成估算的習慣,采用正確的估算方法能幫我們檢驗筆算結果是否正確。

  2、教學第5題:

 。ǘ嗝襟w)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觀看的智力搶答比賽結束了,我們來看看結果,多媒體出示:解放路小學 742分華陽小學 672分 新華小學四支參賽隊的比賽結果 第一隊 205分 第二隊198分 第三隊202分 第四隊 196分)

  師:能一眼看出哪所小學得第一嗎?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先估計出新華小學總共得了大約多少分?

  生交流方法:

  (。┮驗槊總隊的得分都接近200,所以共有四個隊合起來大約是800分。

  算法一:4×200=800(分)

  算法二:200+200+200+200=800(分)

  (2)把第三隊的兩分給第二隊,那這兩個隊的分正好都是200,第一隊拿4分給第四隊,這樣就是800多1分了。(移多補少)

  師:小朋友真愛動腦筋,現實生活中有些事情不需要精確計算,比如這,通過估算你知道哪所小學得第一了嗎?

  3.教學第3題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開心的回家了,回去的路上,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你看,有些樹都生病了,好可憐。(在改錯題中加一題正確的)

 。1)師:請小朋友做一回啄木鳥醫生,能很快告訴我哪些樹生病了嗎?咦,你怎么這么快就知道啦,有沒有一步一步算?

 。2)同桌先互相說一說錯在那里,怎么改?

 。2)師生共同分析錯誤原因,多媒體糾錯。師:你想給哪棵樹治。

  小結:

  今天,老師非常佩服同學們,能運用各種方法解決了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提出的很多問題,我想同學們一定有很多收獲,誰愿意說給大家聽聽?

  4.教學第6題:

  (多媒體)父子倆回到家,圍裙媽媽已準備好了可口的點心給他們充饑。奶油蛋糕 150克 巧克力蛋糕 105克 (各兩個)

  師:猜一猜,父子倆會怎樣分著吃?能說出你的想法嗎?

  師:大頭兒子喜歡奶油口味的,小頭爸爸喜歡巧克力的,所以他們分別吃完了這兩種口味的蛋糕(多媒體演示分蛋糕)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提問題,師板書,

  預案生1:大頭兒子吃了多少克的蛋糕?

  生2:小頭爸爸?克

  生3:兩人一起吃?克

  生4:大頭兒子比小頭爸爸少?克

  我們先來解決前面兩個問題,請小朋友獨立列式并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評講兩個豎式。

  師:比較150×2和105×2,一個是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一個是末尾有0的乘法,這是我們下節課研究的內容,它有簡便的豎式計算法,有興趣的同學可課后去先預習。

  四、作業:

  第82頁第4題第一排,列豎式計算。

《乘法》教案 篇13

  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有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有理數的乘法法則,能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乘法運算。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索有理數乘法法則的過程,理解有理數乘法法則,發展觀察、探究、合情推理等能力,會進行有理數和乘法運算。

  重點、難點:

  1、重點:有理數乘法法則。

  2、難點:有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確定有理數乘法積的符號。

  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

  1、由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正數的加減法可以擴充到有理數的加減法,那么乘法是可也可以擴充呢?

  乘法是加法的特殊運算,例如5+5+5=5×3,那么請思考:

 。ǎ5)+(-5)+(-5)與(-5)×3是否有相同的結果呢?本節我們就探究這個問題。

  3、在一條由西向東的筆直的馬路上,取一點O,以向東的路程為正,則向西的路程為負,如果小玫從點O出發,以5千米的向西行走,那么經過3小時,她走了多遠?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小學學過的乘法的意義是什么?

  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如果兩個數的和為0,那么這兩個數 互為相反數 。

  2、由前面的問題3,根據小學學過的乘法意義,小玫向西一共走了 (5×3)千米,即(-5)×3=-(5×3)

  3、學生活動:計算3×(-5)+3×5,注意運用簡便運算

  通過計算表明3×(-5)與3×5互為相反數,從而有

  3×(-5)=-(3×5),由此看出,3×(-5)得負數,并且把絕對值3與5相乘。

  類似的,(-5)×(-3)+(-5)×3=(-5)×[(-3)+3]=0

  由此看出(-5)×(-3)得正數,并且把絕對值5與3相乘。

  4、提出:從以上的運算中,你能總結出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嗎?

  鼓勵學生自己歸納,并用自己的語舞衫歌扇,并與同伴交流。

  在學生猜測、歸納、交流的過程中及時引導、肯定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絕對值相乘。

  任何數與0相乘,積仍為0

  (板書)有理數乘法法則: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計算

 。ǎ5)×(-4) 2×(-3.5) × (-0.75)×0

 。1)學生根據乘法法則,在練習本上完成。指定四位同學到黑板演習。

  (2)教師:要求學生明確算理,學生做練習時,教師巡視,及時引導。

  2、計算下列各題

 、 (-4)×5×(-0.25) ② ×( )×(-2)

  ③ ×( )×0×( )

  指定三名同學在黑板上做,使學生明確,做有理數的乘法時,要先確定積的符號,再求出積的絕對值。

  教師提出問題:幾個有理數相乘時,因數都不為0時,積是多少?

  學生小結后,教師歸納:

  幾個不為0的有理數相乘,積的符號由負因數的符號決定,負因數有奇數個時,積為負;負因數有偶數個時,積為正;只要有一個因數為0,則積為0

  練習:本P31練習

  四、總結反思(學生先小結)

  1、有理數乘法法則

  2、有理數乘法的一般步驟是:

 。1)確定積的符號; (2)把絕對值相乘。

  五、作業:P39習題1.5 A組 1、2

《乘法》教案 篇14

  一、 教材內容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第三冊《數學》第二單元《乘法口訣》第一節《數松果》。

  二、 設計思路

  本節課我由“數松果”的具體情境導入,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5個5個地數,列出相應的算式并根據得數的規律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突破難點。再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列出另一個乘法算式。讓學生知道根據一道乘法口訣能列出兩道乘法算式,突破難點,實現目標。

  三、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1)結合“數松果”的具體情境,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掌握5的乘法口訣。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意識和習慣。

  (3)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和數感。

  2、過程與方法

 。1)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使學生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懂得數學是生活的需要,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四、教學重點:

  掌握5的乘法口訣。

  五、教學難點:

  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1.創設數松果情境,導入新課:

  2.提出問題,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師:看著主題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2)確定研究主題,尋找解題策略。

  師:有什么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可以數一數,算一算。師:那可以怎樣數呢?(學生說出各自不同的數法。)

 、1,2,3,4,…1個1個地數。

  ②5+5,10+5,15+5,20+5,……連續加5算出得數。

  ③5,10,15,20,…5個5個地數。

 、芤晃,一十,十五,二十,……也是5個5個地數。

  師:大家的數法真多,你喜歡哪一種數法?為什么?

  生:我喜歡5個5個地數,這樣簡便。

  師: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

  生答師板書: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6×5=30 7×5=35 8×5=40 9×5=45 5×1=5 5×2=10 5×3=15 5×4=20 5×6=30 5×7=35 5×8=40 5×9=45(讓學生說一說這些算式表示的意義、算法。)

  師:剛才我們根據松果的排數,寫出了這些乘法算式。看著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生1:算式和得數都有一定的規律。

  師:你能記住這些算式嗎?動腦筋想想,然后4人小組商量一下,看誰有好辦法記住這些算式和得數。

 。▽W生討論。)

  生1:多讀幾遍就能記住。

  生2:想著圖記:1排有5個松果,2排有10個松果……

  生3:記住1個5是5,2個5是10……

  師補充:這是根據乘法的意義來記的

  生4:記住每個乘法算式中都有乘數5。積一個比一個大5,就好記了。

  生5:用口訣來記方便。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五九四十五。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鉛筆盒上有。

  師:利用口訣順口、方便。(手指板書:1×5=5)1個5是5,為了記起來順口,編成口訣是:“一五得五”。(師板書)你們能編出下面的口訣嗎?如果有困難,可以先看圖數一數有幾個5,再根據乘法算式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能編幾句就編幾句。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編制口訣,組織匯報,教師將相應的口訣卡片貼在黑板上。)

  師:剛才我們學習的5的乘法口訣是誰編出來的?

  生:我們自己。

  師:你們真棒!大家編的口訣中還有很多對我們有幫助的規律,你們愿意把它們找出來嗎?

  生1:我們組發現上下兩句口訣之間的積,都相差“5”。師:觀察得很仔細!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2:每次都多了1個5!多了1排松果嘛!

  生3:我們組發現“五五二十五”這句口訣是5個字,“四五二十”是4個字,第一句口訣“一五得五”中有一個“得”字。

  師:為什么這樣編口訣呢?

  生4:為了順口、好記,口訣都是四五個字。

  師:你的想法有道理,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發現的規律來記住這些口訣。5的口訣有幾句?如果記住五五二十五,忘記四五是多少怎么辦?誰能教教老師?如果忘記五六是多少呢?

  3.鞏固練習:

  (1)教師和學生對口令記口訣。

  (2)任意兩小組“開火車”背口訣。

 。3)同桌一人說口訣,另一人口答相對應的兩道乘法算式。

  (4)自由讀口訣,比一比,誰能最先背出口訣。

  4.綜合應用:

  師:在實際生活中,你發現有哪些問題可以用5的乘法口訣來解決?(學生思考后互相提問。

  5.課堂總結:

  師: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哪些進步?

《乘法》教案 篇1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9頁《分數乘法(三)》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發現的能力。

  3、能解決簡單的分數與分數相乘的實際問題,

  4、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

  2、在操作活動中,借助圖形語言,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1、每人準備一條約10厘米長的紙條;

  2、每人準備5張長方形的紙。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5×3/7 20×7/10 7/8×4 15×3/5

  (1)你是怎么算的?

 。2)表示什么?

  這就是我們前幾天研究的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分數乘法(三)。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分數乘法的意義

  1、《莊子天下》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莊子天下》中有這樣一句話,找同學讀一下我國古代著名哲學著作《莊子·天下》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意思是說:“一尺長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遠也截不完。”

  一尺之捶是指有限的長度,而萬世不竭是指無限的時間。這是一個辯證

  的思想。我們可以把他變成數學問題,來理解這個問題。

  2、一張長方形紙條,第一次剪去它的 1/2 ,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 。此時,剩下的部分占這張紙條的幾分之幾?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1/2 ,那么剩下的部分占這張紙條的幾分之幾?

  (1)讀題(你明白了嗎?明白了)

 。2)拿出準備好的紙條,按照要求,動手中折一折、涂一涂,看看“剩下的部分占這張紙條的.幾分之幾?”

  (3)小組交流

 。4)全班匯報(學生邊展示邊匯報)

  生:把這條紙平均分成兩份,第一次剪去他的1/2還剩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1/4)。剪去剩余部分的1/2就是求剩余部分的1/2,就是1/4的1/2是多少。

  生:我第一次剪把一張紙平均分成了2份,剪去他的1/2,還剩多少 ?(1/2)

  第二次剪剩余部分的1/2,(剩余部分是多少呢?)1/2。是將1/2剪去他的1/2。(點:也就是在1/2的基礎上剪了1/2)。是這么大。(點:①是多少呢?打開看看(1/4)。②是1/4,打開給大家看看)

  第三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剩余部分是多少?1/4)在1/4的基礎上剪了1/2,是多少呢?

  你能把他剛才講的過程再說一遍嗎?

  也就是說第二次剪了1/2的1/2,第三次剪了1/4的1/2

 。5)第二次剪了1/2的1/2,你能列出算式嗎?(1/2×1/2=1/4) 1/2×1/2表示什么?(1/2的1/2是多少)

  第三次剪了1/4的1/2,你還能列出算式嗎?(1/4×1/2=1/8) 1/4×1/2表示什么?(1/4的1/2是多少)

  看來大家是明白了,

  (求剩下的部分占這張紙條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與上節課

  學習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意義相同,所以用乘法計算。)

  (二)探究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1、我們學過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看這個算式3/4×1/4-=表示什么呢?3/4×1/4到底是多少呢?我們可以利用手中的長方形紙折一折,涂一涂看看3/4×1/4等于多少

 。1)學生折一折,涂一涂。

 。2)同桌互說你是怎么想的。

  (3)匯報

  生:我把這張紙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3份。我再給他這樣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1份。剛才我們是豎著平均分,現在我們是橫著平均分。 (點:是誰的1/4?)

  我先豎著分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三份,我再橫著分,把3/4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3/16

  你能把它剛才說的過程結合圖形再說一遍嗎?

  還有的同學是這樣做的,大家一起看一下,這樣行不行?行,你看行嗎?

  第一次分的時候3/4能分出來。第二次分3/4的1/4怎么分?有麻煩。所以我們分的時候可以先豎著分,再橫著分。或者先橫著分再豎著分。

 。4)請你說一說,紅色部分占斜線部分的幾分之幾?紅色部分占整

  張紙的幾分之幾?

  (5)你那么3/4×1/4=?

 。6)通過折我們知道了3/4×1/4=3/16

  (7)觀察:結合圖觀察3/16的16表示什么?(表示分的份數)3表示什么?(3/4和1/4共同的部分)

  2、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結果。

  3/8×1/22/3×1/3

  師:請認真觀察1/2×1/2=1/41/4×1/2=1/8 3/4×1/4=3/16 3/8×1/2=3/162/3×1/3=2/9算式

  (1)觀察思考:觀察這幾組式子你能發現什么?(手)舉例子來說

 。2)說一說:你能總結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嗎?

 。3)小結:分數與分數相乘,分子與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與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這就是今天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3、試一試:

  1/4×2/3 3/5×2/9 7/8×5/14

  強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ㄈ┛磿|疑

  三、課堂練習

  2、解決問題。

 。1)教科書第8--9頁“練一練”第2、3、4、6、題。

  學生完成后,說說解題思路。

 。2)書第9頁數學故事“唐僧分西瓜”

  四、全課總結

《乘法》教案 篇16

  教學目的:

  (一)知識點目標:有理數的乘法運算律。

  (二)能力訓練目標:1.經歷探索有理數乘法的運算律的過程,發展觀察、歸納的能力。

  2.能運用乘法運算律簡化計算。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在共同探索、共同發現、共同交流的過程中分享成功的喜悅。

  2.在討論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集體的力量,培養團隊意識。

  教學重點:乘法運算律的運用。

  教學難點:乘法運算律的運用。

  教學方法:探究交流相結合。。

  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活動1]

  問題1:有理數的加法具有交換律和結合律,在以前學過的范圍內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以及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都是成立的,那么在有理數的范圍內,乘法的這些運算律成立嗎?

  問題2:計算下列各題:

  (1)(一7)×8;

  (2)8×(一7);

  (5)[3×(一4)]×(一5);

  (6)3×[(一4)×(一5)];

  [師生]由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

  像前面那樣規定有理數乘法法則后,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與分配律在有理數乘法中仍然成立。我們可以通過問題2來檢驗。(略)

  [師]同學們自己采用上面的方法來探究一下分配律在有理數范圍內成立嗎?

  [生]例如:5×[3十(一7)]和5×3十5×(一7);(略)

  [師](一5)×(3一7)和(一5)×3一5×7的結果相等嗎?

  (注意:(一5)×(3一7)中的3一7應看作3與(一7)的和,才能應用分配律。否則不能直接應用分配律,因為減法沒有分配律。)

  講授新課:

  [活動2]用文字語言和字母把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表達出來。

  應得出:1.一般地,有理數乘法中,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相等.

  2.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相等。

  3.一般地,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于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活動3][師生]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從中體會學習的快樂。

  3.用簡便方法計算:

  [活動4]

  練習(教科書第42頁)

  課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乘法的運算律及它們的運用,使我們體驗到了掌握一般的正常運算外,還要靈活運用運算律,能簡便的一定要簡便,這樣做既快又準。

  課后作業:課本習題1.4的第7題(3)、(6)。

  活動與探究:

  用簡便方法計算:

  (1)6.868×(一5)十6.868×(一12)十6.868×(十17)

  (2)[(4×8)×25一8]×125

《乘法》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寫、會讀乘法算式。

  二、智能目標:

  1、通過練習,讓學生正確把相同加數求和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2、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

  三、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小組合作互助的精神。

  2、教育學生思考問題應該多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同數連加與乘法的關系。

  教學準備:

  1、課前教學生唱《數字拍手歌》,配動作。

  內容如下:一二拍拍手,三四點點頭,五六挪挪腰,七八不說話,九十快坐好!

  2、練習九第1題的掛圖。

  3、制作多媒體電腦課件。

  4、制作卡片(內容為練習九第2題和補充的乘法算式。)

  教學過程:

  一、交談導入,提高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到游樂園玩嗎?那么這節課學習認真,積極動

  腦筋的同學,老師就帶他到游樂園玩,好嗎?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請看圖,這五個小朋友在干什么?

  2、你能根據這幅圖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引導學生提出:每個小朋友用了多少根小棒?)

  3、那么請四人小組分工合作,在堂上練習本上列式算一算,看哪個小組算得快,算得準。

  4、請學生匯報,師分類板書:

  14+6=20__+10+10=30

  4+4+4+1+1=145+5+5+5=20

  3+3+3+3+3+3=18

  5、我們一起看黑板上的這些算式,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左右兩邊的相同點都是加法算式,不同點是左邊的算式中加數不都相同,右邊的算式中加數都相同。

  6、我們再次看這邊的算式,你能照樣子再編幾個這樣的算式嗎?

  請在本子上寫一寫。注意要求算式中的每個加數都要相同的。

  7、讓學生說出自己所學的算式,師質疑:如果再添加上5個、10個......這樣的數,那說起來很容易漏說或多說幾個,這怎么辦?

  學生引導說出:幾個幾相加。

  8、那么你們能說說右邊這3個算式都是幾個幾相加呢?你們所寫的算式是幾個幾相加呢?請同桌互相說一說。再指名說。

  9、看來這些算式用幾個幾相加說真簡便,那么寫有沒有方法能寫得簡單一點呢?稍讓學生思考。

  10、我們可以用另一種運算方式-乘法來表示。(板書乘法)齊讀課題。

  11、現在以這一題(3+3+3+3+3+3=18)為例,相同加數是幾?

  有幾個3?得多少?板書(63=18)

  12、在6和3中間寫上這樣一個符號,(63=18)讀作6乘3等于18。)

  13、那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嗎?乘號與我們認識的加號、減號一樣,是一種運算符號,那像什么?(提醒學生書寫要端正,不要與+混淆。

  14、那么在這個乘法算式中,6和3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15、6個3連加除3這樣(63)寫外,也可以先寫相同加數3,再寫6,寫作36=18,那這個算式又怎樣讀?

  16、質疑:請打開書45-46頁,看看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17、小結:同學們,求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和,可以應乘法計算。要注意弄清楚相同加數是幾和有幾個相同加數。

  三、練習鞏固,掌握新知。

  1、現在老師準備了一些算式卡片,你們會讀嗎?我們開火車讀,其他同學要認真聽。結束后,全班同學再齊讀一次。

  2、讀會讀了,那同學們還能把另外這兩個算式(10+10+10=30、5+5+5+5=20)和你們所寫的算式寫成乘法算式嗎?請在本子上做一做。學生匯報。

  板書設計:

  乘法

  14+6=20__+10+10=30(103=30)

  4+4+4+1+1=145+5+5+5=20(54=20)43+21=143+3+3+3+3+3=18

  或34+21=1463=18讀作:6乘3等于1836=18讀作:3乘6等于18

《乘法》教案(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精選13篇)

    [設計意圖]信息社會已經到來,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將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本課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選擇具有豐富現實背景的學習材料,學生了解了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后,在應用部分設置了分析數據、處理信息的練習題,...

  • 《平行與相交》教案(精選12篇)

    《平行和相交》這一課內容看似很簡單,但是要讓學生弄透徹也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正是因為自己開始對于教材內容過于輕視,導致這部分知識學生掌握的非常不扎實,一直處在似懂非懂的狀態,后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彌補。...

  • 《折線統計圖》教案(精選16篇)

    教學內容:折線統計圖(教科書第68頁的例2,練習十一相應的練習)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了角折線統計圖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據統計圖正確描述有關數據的變化情況,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2.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 《五彩池》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認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12個;正確讀寫“騰云駕霧、漫山遍野、閃耀、拇指、鐮刀、石筍、起伏、丘陵、折光鏡”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四自然段。3。理清課文敘述的順序。...

  • 《五彩池》教案(精選13篇)

    篇一:五彩池教案教學目標: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3.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想象文中比喻句所描繪的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 《珍珠泉》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了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感情.3.體會抓特點表述景物的方法.4.積累課文優美語言.教學準備閱讀課后的資料袋,搜集關于泉水的其他資料朗讀課文,思考;為什么叫"珍珠泉"教學過程...

  • 《線的認識》教案(精選17篇)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四上教材第16、17頁教學目標: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2、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3、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 《珍珠泉》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 訓練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在讀中感悟,讀中欣賞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的感情。3. 體會抓特點描述景物的方法,積累課文中的語言。教學重難點1. 了解課文寫了珍珠泉的那些特點。...

  •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通用9篇)

    教學目的:(一)知識方面1.使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2.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3.掌握小數的計算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二)能力方面1.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力。2.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夜色321看片资源站 日av中文字幕 |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 | 四虎私人影院 | 国产影片 | 欧美一级在线视频 |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不卡 | 十九岁大学生日本在线播放 | 日本的黄色一级片 | 国久久久久久 | 欧美一二三区精品 | 青青草原一区二区 | 成人深夜福利视频 | 激情999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 |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观看视频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 在线看片一区 |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 www.成人网| 亚洲精品推荐 | 99精品一级欧美片免费播放资讯 | 欧美内射深插日本少妇 | 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 | www.日本免费 |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影院视频 | 一级片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视频二区 | 好大好硬好深好爽想要AV | 精品视频第一页 | 美国特级a毛片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一色哟哟哟 |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 欧美日产国产成人免费图片 | www.操操操.com | 国产高清吃奶成免费视频网站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丰满少妇又爽又紧又丰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