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小學英語說課稿:4A Unit6 Whose gloves
讓學生愉快地、充滿自信地走進我的英語課堂,是我最大的愿望,讓學生在我的英語課堂上享受快樂和成功是我孜孜以求的。我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不懈地努力著。今天,借此平臺,愿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說課,讓我們一起探討,共同成長。我說課的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6 whose gloves?第二課時。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
本單元的話題是尋找物主,要求學生圍繞服飾類的英語單詞,在一定的情景下,能正確使用whoes is this/are they?進行交談。在學習完第一課時的基礎上,我確定了本課時的教學內容為:a(4-6),b (a pair of shorts,a scarf,a aweater,ajacket),c(whose…is it/are they?it‘s/they’re ‘s)。
教材地位
本課時中出現的‘s,在前面的第三單元中已有所接觸,可以說是unit3的知識延續,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服飾類單詞的單復數使用更是對今后的單復數學習有著重要作用。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教材特點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知識目標
1.能夠聽、說、讀a pair of shorts,a scarf,四會a sweater,a jacket
2.能夠聽懂、會說、會讀、會寫本課時的主要句型:whose…is this/are they?it‘s/they’re…并能在適合的情景中自由運用。
3.能夠跟錄音朗讀對話,并能分角色進行表演。
能力目標
1.要求學生能圍繞服飾類單詞,在一定情景下,正確使用whose…is it/are they?及回答it‘s /they’re ‘s.進行交談。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2、培養學生對美的鑒賞和認識。
在仔細研究教材和分析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的基礎上,我認為本課重點是掌握有關尋找失主的句型:whose…is this/are they? it‘s /they are ’s.等有關服飾的表達法。難點是a pair of …of… 中of的讀音;能正確運用whose…is this/are they? it‘s /they are ’s單復數的提問。
二、說教法
我將采用情景法、全身反應法、直觀法等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以whose…is this/are they?這個話題為核心,以語言功能為主線,以任務型活動為媒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使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方式實現任務目標,使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從而達成上述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三、說學法
我采用歌曲和chant 貫穿整堂課中,利用簡筆畫、實物投影、課件等多種手段,創設在化妝舞會中伙伴們對各人的打扮進行評論的情境,采用多種形式的操練方式,讓學生在交流中理解,在交流中掌握,在交流中記憶,讓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感知語言和習得語言,從而來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通過導入設計、新課呈現、鞏固操練、拓展延伸以及課后作業五個步驟進行設計。教育家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基礎,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新課導入的關鍵。”“well begun,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設計分三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