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 4 Unit1 Our School Part B Let’s talk 教后感
去除了那些形式多樣,但未必有好效果的游戲,也沒有花大量精力去制造色彩艷麗的多媒體課件,只是利用卡片和簡筆畫,力求在小河流水般的平實課堂中實現“真”的效果。特別是在對話教學中,努力尋求在學生理解對話的基礎上能認讀,運用的最佳教學模式。這是一節四年級下的對話教學,溫溫的,波瀾不驚中努力讓學生聽懂會說is this the library? is that the art room?及其肯定yes, it is.與否定no, it isn’t.的回答;重點在于讓學生學會如何運用相關句型討論學校各個教學活動場所;而用指示代詞this, that來詢問信息并作出相應回答的正確性是一個難點。這便是一,我的教學目標。
二.說教法
英語的習得過程是新舊語言知識不斷交替復現的過程。在這節課導入新課時,我充分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溫故知新。在操練句型時,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相同點強化記憶,體現了新舊知識之間的大融合,既起到了復習的目的,又能豐富學生的語言,也促使學生能夠創造性的使用語言。把語言學習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實踐中,通過學生說說自己的學校來掌握和運用語言。
三. 說教學設計
上課伊始便單刀直入的請學生說說what’s in our school? 并穿插where is it? what do you do there? 一些舊知識的復習,為新的教學作了必要的鋪墊,同時談論自己學校的實際教學場所的分布,分解了本課的知識難點the classroom is on the fourth floor.
有了一定量的有意義輸出后,請學生根據卡片上露出的首字母猜猜這是哪里where is it? ,既然是猜測,當然是要知情人判斷是否正確,自然引入到句型is this the classroom?的學習與操練,先請學生猜,然后老師綜合學生的答案請學生自行評判yes, it is. / no , it isn’t.
接著請學生看看老師身后不遠處黑板上的簡筆圖畫,根據老師遠近的提示,也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來判斷,轉換到is that the …? 的學習。
有分必有合,根據身邊現有的東西進行操練,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會正確運用指示代詞詢問信息并作出相應回答。這時,老師要作好必要的示范工作,并在學生自行的運用加以必要的指導。
最后在老師與全體學生的操練中由the library is on the first floor.轉問到john學校的which room is on the first floor? 從而請學生聽錄音回答此問題,在實際教學中突然發現學生未能清晰的理解對話內容,答案出現了分歧。所以臨時改變教學計劃,從原先的打開課本學習改為聽一句對話錄音復述一句,同時對個別重點句型進行了講解。從而幫助學生真正的理解了課文,讓他們感受到how is the school? it’s cool.
然后再讓學生自己讀,分角色朗讀,整體認讀等多層次,多方式來增加對課文對話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