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第八冊第八單元備課
第八單元 舟 船
單元說明
本單元以“舟船”為主題組合單元,從船上發生的故事、比喻的船、船周圍的風景,以及折紙船、航天飛船等方面選編課文。
課文包括一篇小說、三篇說明文、兩首古詩、一首現代詩歌和一則新聞。《跳水》中船長表現出的沉著、果斷、機智,源自豐富的經驗、超人的智慧,以及對孩子深切的愛,展現了極大的人格魅力。《沙漠之舟》的稱謂,概括了駱駝的生理特點和對人的作用。無論從文體看,還是從內容看,本單元的課文都各自相對獨立,借助“舟船”的主題松散地組合在一起。因此,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情況安排教學內容。
建議本單元教學10課時
跳 水
教學目標 :
1、 學會本科7個生字,正確讀些生字新詞。
2、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船長在危機面前沉著、冷靜、果斷的性格,學習他處理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長在同一件事發展過程中的不同表現,體會船長的性格和處理問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查找列夫.托爾斯泰的有關資料;教師準備投影儀,幻燈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
一、 板書課題,創設情景導入
這節課我們學習新課文《跳水》。(板書課題)
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列夫.托爾斯泰的資料。
引導學生看課題想問題:看到這個課題,你想到了什么?教師把大家提出的問題匯集起來,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例如:誰跳水?調試的經過怎樣?結果又如何?
二、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 自由朗讀課文,認讀生字,并在文中標出。同桌之間互讀生字及生詞。
2、 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并標出課文的自然段。
3、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 細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 自由讀課文,說說你讀明白了什么。
2、 討論故事的主要內容。
3、 找生回答,教師隨之板書:猴子撕帽子 孩子爬上桅桿。 孩子走到橫木上 遇到危險。船長開槍 孩子跳水 孩子得救。
四、 鞏固延伸
1、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 布置學生閱讀列夫.托爾斯泰的其他作品。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合作探究,研讀重點段落
教學過程 :
一、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二、 合作探究,學習重點段落。
1、 讀課文,說說在什么情況下,發生了什么事情?
2、 投影顯示:它顯然知道大家拿它取樂,因而更加放肆起來。
教師敘述猴子“放肆起來”的原因,學生接著說“放肆”的結果。
學生敘述猴子“放肆起來的原因”,教師揭示“放肆”的結果。
用“顯然”說一句話。
3、 由于猴子的放肆發生了什么事情?讓學生讀相關的段落。
猴子是怎樣都孩子的?(畫出表示猴子動作的詞語,然后讀一讀,體會體會,想一想是否可以用其他動詞代替。)
投影出示: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即使它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轉身走回來。同位討論:只要一失足,結果會怎樣;即使拿到了帽子,結果會怎樣。
4、 默讀課文,說說在危急時刻,船長是怎樣做的。
指名讀課文第五自然段。你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救孩子?(小組合作探究,各抒己見)。
孩子不跳水,父親會不會開槍?(小組展開辯論,暢所欲言)
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覺得四十秒時間太長了?孩子為什么一定要奪回帽子?如果你是那個孩子,你會怎樣做?
三、 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1、 教師對照板書,總結全文。
2、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跳水給人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列夫.托爾斯泰寫這個故事,他想告訴我們什么呢?引導學生討論匯報:
(1) 遇到危險,頭腦要冷靜;
(2) 遇到問題,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去解決;
(3) 開玩笑不能太過分。
四、 拓展延伸,啟發想象
這件事過后,孩子會說些什么?船長會說些什么?水手們又會說些什么?展開你們的想象,把他們想說得說出來。
板書設計 : 跳水
課后小結:
沙 漠 之 舟
教學目標 :
1、 學習課文,了解駱駝適應沙漠生活的生理特點,明白人們為什么把駱駝稱為“沙漠之舟”。
2、 學習課文抓住特點,選擇有關材料、具體化的寫作方法。
3、 能將課后資料進行修改,插入課文相關段落,完善和補充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清楚駱駝適應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幫助人們穿越沙漠,被稱為“沙漠之舟”的原因。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抓住特點、選擇有關材料、具體化的描寫方法。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描寫駱駝身體特點和生活習性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朗讀課文,合作學習課文重點內容
教學過程 :
一、 齊讀課題,設疑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新課,請大家齊讀課題。你知道“沙漠之舟”是指誰?(駱駝)對!那你知道他為什么被稱為“沙漠之舟”嗎?(請知道的同學簡單談)。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課文,了解駱駝適應沙漠生活以及為什么被稱為“沙漠之舟”的原因。
二、 朗讀課文,了解內容,理清脈絡
1、 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順。
2、 同位齊讀,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 按照內容的不同,把課文分成兩段。
4、 說說兩段段意。
三、 合作學習,解決重點
1、 教師出示思考題:駱駝為什么適應沙漠氣候?它被稱作“沙漠之舟”的原因是什么?
2、 依照思考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注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去)。
3、 小組匯報學習情況,全班交流。(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有條理的回答問題)
(1) 駱駝適應沙漠生活的原因:身體高,脖子長,所以能忘到很遠的地方,也就能認路;嗅覺靈敏,能幫人們找到水源;刮風時鼻孔回閉起來;腿上有平病,不會被熱的沙子燙傷;腳掌又寬又厚,兩個腳趾分開,不會陷到沙子里;駝峰里能儲藏脂肪。
(2) 因為駱駝能給人帶路,預報大風,馱運物品,所以人們把它看作是讀過沙漠之海的航船,稱它為“沙漠之舟”。
四、 對照板書,總結全文。
五、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
熟讀課文,合理修改課文資料,補充課文內容;學習本文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
一、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二、 完成課后練習二:修改資料,插入課文
1、 熟練朗讀課文第一段內容。
(1) 了解寫作特點:本段以“總——分”方式構段,圍繞總起句進行具體描述。
(2) 了解內容之間的聯系。通過朗讀思考,明白駱駝獨特的身體特點是適應沙漠生活的必備條件;沙漠獨特的環境也為駱駝身體特點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天地”。
2、 了解本段內容之間的聯系和寫作特點后,放手讓學生修改課后的資料,加入課文第一段。
3、 交流。(只要學生修改的合理,就要肯定)
三、作業 :運用課文中學到的方法,觀察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練筆。
板書設計 :
課后小結:
語 文 天 地
教學內容:完成訓練中的六項內容——摘錄筆記、讀一讀、暢所欲言、初顯身手、課文分析、金鑰匙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內容:完成語文天地中的四項內容——摘錄筆記、讀一讀、暢所欲言、初顯身手
教學過程 :
一、 我的摘錄筆記
1、 讀詞語和句子。
2、 引導學生找到詞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
3、 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詞語的用法。
4、 說出自己還想積累的好詞佳句。
二、 讀一讀
抓住題目想象詩的內容。
帶著閱讀期待自讀故事,了解詩意。
引導學生分組給古詩配置插圖,鞏固詩意,體會意境。
三、 暢所欲言
課前安排學生搜集有關船的資料。
緊緊圍繞所選的話題向大家介紹:介紹見過的船,要突出親眼看到的;介紹設計的,要突出親手設計、親手制作;介紹知道的船,可結合單元學習內容談。
四、 初顯身手
小組為單位,每人疊一只小船。
根據船的特點給船起個好聽的名字。
如果愿意,還可以寫一首小詩或者祝福的話。
第 二 課 時
教學內容:完成后三項練習
教學過程 :
一、讀短文
1、自由朗讀詩歌,說說詩歌主要講了什么?
2、同位齊讀,討論每節講了什么?
3、邊看圖邊讀詩,借助圖畫理解詩意:初航前、初航時、初航后,我的心情有哪些變化?
4、交流:抓住重點詞句,想象詞句中的豐富內涵,體會“我”對紙船無限的希望與祝福。
二:金鑰匙
1、 讀文中丁丁和冬冬的話,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2、 交流:我知道了自主閱讀的方法和步驟。
3、 按照這樣的方法和步驟進行獨立閱讀。
三:課文分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1、 自由朗讀短文,說說短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 根據課后提示瀏覽課文,畫出新聞發生的時間、地點、結合課題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
3、 交流,引導體會新聞構成的三個要素;體會新聞迅速及時、知識可靠的文體特點。
4、 體會宇宙飛船以“神舟”命名的巧妙。
教師強調新聞的特點和要素,為新聞稿的寫作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