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教學案例
4、認真讀讀課文1—9自然段,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大聲地讀一讀,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1)大的特點:
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上。樹葉真綠得可愛。那是許多茂盛的榕樹,看不見主干在什么地方。
師:四百多年前,河中一個泥墩、一棵榕樹長期繁衍,形成枝葉覆蓋1萬多平方米。相當于150個多媒體教室那么大)(哇!)
師:稱贊它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我有機會看請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樹木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進泥土里。
教師結合課件介紹畫面
師:稱贊它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上,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師:怎樣理解 “臥”?
師:稱贊它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齊讀第7自然段。
(2)生命力旺盛的特點
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師:誰來讀讀這段話的第一句。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生:榕樹生命力旺盛。
師:榕樹生命力旺盛是怎樣展示的?
生:“那么多的綠葉……”
師:讀這段話你從哪里具體體會到榕樹的生機勃勃?
生: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師:自己輕輕讀第3句話。
師:注意到這個“似乎”了嗎?去掉“似乎”你再讀一讀。
師:你覺得有“似乎”和沒有“似乎”有什么不同?(有了“似乎”作者想到的)
師:讀出似乎有似乎沒有的感覺。
師:讀這句話,你沒有疑問嗎?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看看有沒有自己的見解?
生:交流討論
師:為什么說有生命在顫動? 請同學說見解,并根據自己的見解認真讀課文。生:葉子在涌動;
生:風吹的;
生:鳥在葉子中葉子才顫動;
師:也許是葉子在涌動,也許是風吹葉子;也許是鳥兒藏在葉子當中,“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所以作者感到(引讀)
生:“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