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學生的閱讀能力只能在主動的閱讀實踐中形成。只有主動積極的閱讀實踐,才能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本課設計讓學生通過聽、讀、思、議、品、評等方式進入閱讀情景,經歷魏格納“偶然發現”“艱難考證”“提出假說”的閱讀全過程,再以切實的感受、鮮活的認識從閱讀情境中走出來,從而得到真正生動活潑的發展。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體會科學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執著精神,并能把讀后的感受和同學交流。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世界地圖或地球儀。
2、學生準備:世界地圖或小地球儀。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我介紹,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他經過30年的觀察研究,揭開了昆蟲世界的許多秘密,創作了著名的《昆蟲記》。我們也應和法布爾一樣學會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比別人有更多的收獲,讓我們用心去學習第8課。(出示課題,齊讀)
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讓我們用心去發現,說說你從這個題目中發現了什么問題?
2、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并完成下列要求
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思考:誰在什么情況下從世界地圖中引出了什么發現?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
呈現 凹進 精神大振
端詳 叩開 枉費心機
起源 資料 浩如煙海
靜謐 寧靜 大陸漂移
①請同學們自由讀生字、新詞,求讀準確,讀響亮些,別看是生字,讀起來也是有節奏的。(自由讀指讀)還有誰愿意來挑戰下(指讀)老師從你身上學到了,原來生字也是可以讀出感情來的,你是怎么讀出感情的呢?我們也學著試試(齊讀)
②請同學看“大陸漂移”,這是一個關于地質學方面的科學術語,老師這有一段相關的介紹。出示介紹
③聰明的孩子最會發現,從最后一行這2個詞中你發現了什么?你知道還有哪些表示“靜”的詞嗎?(學生自由說)老師這兒也找到了一些表示“靜”的詞,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這些詞。(齊讀)
寂靜 寧靜 幽靜 鴉雀無聲 萬籟俱寂
(2)提問:誰在什么情況下從世界地圖中引出了什么發現?
(3)介紹魏格納
①老師這有介紹魏格納的資料
出示:
魏格納(1880——1930)德國著名的天文學家、氣象學家和地球物理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陸的起源》一書,全面論證了大陸漂移學說,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進一步論證大陸漂移的假說,他先后4次赴北極的格陵蘭島進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時不幸遇難。
(出示魏格納頭像)這就是為科學獻身的魏格納
②請同學們看課文最后一段,也有對魏格納及他所取得成就的介紹。(出示最后一段抹紅震動)震動什么意思?他的什么發現震動地質學界?
三、集體交流,品讀感悟
1、年僅32歲的魏格納,引起了地質界的震動,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成為一顆耀眼的科學新星。魏格納提出的假說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現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1——4自然段,并完成以下要求。出示:魏格納在觀察地圖時有什么驚人的發現?把相關的句子用“——”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