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課前標出自然段序號。
導入:同學們,喜歡讀童話故事嗎?你讀過什么童話故事?
英國的《典雅》雜志將王爾德和安徒生(童話之父)相提并論,說他的《巨人的花園》(板書課題)堪稱“完美之作”。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王爾德筆下的《巨人的花園》。
一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課文讀了幾遍?1請讀讀這些詞語:(正音)
再讀這些的詞語,你想到了什么?
3、這些詞語都是課文中的詞語,第一行的第1、2段居多。請自讀課文中1、2自然段。
a邊讀邊想像,你感覺這個花園怎么樣?
b指導朗讀。(引導讀出花園的漂亮、孩子們的歡樂。)
4第二行的第6自然段居多。這是第六自然段的話,請讀一讀,邊讀邊想像:春天來了,花園是一副什么樣景象?
春天終于來了,……巨人裹著毯子,還瑟瑟發(fā)抖。
讀課題:巨人的花園。想:同一個花園,為什么在巨人回來前后有這樣不同的兩種景象?(估計學情:學生的預習在此有了體現。預設:因為巨人的原因,如果孩子回答有困難,提示:巨人所作所為、所說的話、巨人的心理等。)
過渡到巨人攆出孩子們,還訓斥孩子們。
二、細讀文本,感悟巨人的三次斥責。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直線標出巨人叱責孩子們的話。
(a)學生勾畫
(b)指名學生匯報
2、品讀第一次斥責孩子的部分(學習第3——6自然段)
(1)第一次訓斥就在3—6自然段中,我們師生來讀課文,我不說開始讀,看同學們能否聽懂老師無聲的“要求”,我們是否有一種默契。
(體會巨人在說話的時候心里怎么想的,猜猜當時的表情,語氣以及動作,邊讀邊加上。)
師: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來了——
師:孩子們嚇壞了,——
(增加難度)
巨人卻在花園周圍──(生:砌起圍墻)
師:豎起──(生答:“禁止入內”的告示牌)師:真不錯。
師:與此同時,墻內墻外卻發(fā)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指名學生讀第六自然段。
(2)說一說墻內墻外的不同。
我們來讀出這種不同的景色。墻外——
而墻內——
(對比體會語言的色彩)
師:誰能告訴巨人“今年的春天為什么這么冷,這么荒涼呀”?(學生交流)
品讀第二次巨人的斥責孩子的部分(第7自然段):
師:是啊!可巨人卻不明白春天遲遲不肯光顧花園的原因。他等啊,盼啊,好容易盼來了春天,卻又看到孩子們在花園里做游戲,于是他又發(fā)起脾氣了——(出示叱責孩子的第二句話):
“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這句話在第七自然段。同學們自己用心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像春天再次來到巨人的花園里是一副什么景象?巨人這次發(fā)脾氣又可能是什么樣子?
(1)自讀后,同桌互讀(2)談春天(3)表演讀
這洋溢著春意的花園卻在孩子們紛紛逃竄后,再次被冰雪覆蓋。
品讀第三次巨人的斥責孩子的部分(8、9、10自然段)
師: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這時他突然發(fā)現了──(生答:小男孩)
師:他大聲叱責──(出示巨人叱責孩子的第三句話)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巨人這時會怎么想?將要怎么做?
師:面對憤怒至極的巨人,小男孩沒有逃跑,他勇敢地留了下來,他用會說話的眼睛凝視巨人。怎樣叫凝視,同學們看著老師,聚精會神的看著老師,全神貫注的看著巨人(老師),目不轉睛的看著巨人(老師),小男孩你有什么心理話想對巨人(老師)說呢?(生自由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