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
[教學流程]
1.導入。
2.導讀。
第一節
(1)一讀——認讀文字——要求讀得正確、順暢。
(2)二讀——想象畫面——要求讀出連動的畫面。
(3)三讀——進入意境——要求讀出身臨其境的感受。
第二節
抓“洋溢”:
(1)讀正確。
(2)書空。
(3)“花園里常年洋溢著孩子們歡樂的笑聲。”老師去掉“洋溢”也可以說,“花園里常年]i揚著孩子們歡樂的笑聲。”相信你們,去掉“洋溢”換個詞也能說這句話。(譬如,充滿、流淌、蕩漾、飄蕩……)
(4)可見洋溢,包括那么多意思。但“洋溢”可不可以這樣用?為什么?
①歡樂谷里,到處洋溢著孩子們的笑聲。
②打預防針的時候,一屋孩子洋溢著害怕的哭聲。
第三節
讀出語調:
“很生氣”(借助生活中生氣的情景)
(板書:巨人——滾孩子——逃散)
第六節
(1)抓“北風呼嘯、隆冬來臨、寒風刺骨、吹起雪花”——讀出冬天的凝重、寒冷。
(2)抓“美麗的鮮花,小鳥的歡叫”——讀出春天的輕盈、溫暖。
(3)抓“裹著毯子,瑟瑟發抖”——讀出巨人受凍的神態。
(板書:花園——狂風大作、雪花飛舞)
第七節
重點抓:
(1)巨人發脾氣——滾孩子——逃竄
(2)理解“逃竄”,(聯系上文與表演體驗相結合)如,讀讀上文“孩子們嚇壞了,處逃散”。
第八節
重點抓:
(1)巨人再發脾氣——滾小男孩——凝視、伸手
(2)“凝視”,會說話的眼睛。究竟說了什么?
(3)從這種凝視中,我們讀出了這是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這是一雙此時無聲勝有聲眼睛,這是一雙能夠以弱勝強的眼睛……
第九節
重點抓:(1)“噢!是這么回事呀!”巨人——,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2)巨人后面可用一個詞語代替。(恍然大悟、茅塞頓開、省悟、被喚醒……)(3)用這種口吻讀一讀。
(4)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有的是——。
(狂風大作、雪花飛舞、鮮花凋謝、樹葉飄零、冰雪覆蓋……訓斥、責難、發脾氣、冷酷、荒涼……)
(5)遷移運用。
(一)
春天,當我為風箏粘上最后一個竹fl-的時候,媽媽沖進了我的房間,一把奪過風箏,要撕。
“不!別!媽媽!”我哭喊著。
“明明,你已經t0歲了,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了,你怎么還這樣貪玩?”媽媽說.“只要你考進前3名,媽媽就把風箏還給你。”
說完,媽媽把風箏掛在了高高的墻上。
沒有孩子的風箏就沒有春天。
(二)
課外選修活動開始了,一年級鋼琴班的李小強和一幫孩子正在操場捏泥人。
“低級、無聊!練琴去!”毛老師很生氣,一腳踢碎了還散發著孩子們體溫的尿泥人……
在培養一個鋼琴家以前,毛老師先踢碎了一群雕塑家的夢。沒有 就沒有春天。(三)這節課,孫老師 同學們 “沒有 就沒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