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鵝》教學案例
一、我教過渡段師:同學們,讀完課文之后,白鵝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1:白鵝很高傲
生2:白鵝很傲慢
生3:白鵝的架子十足
……
師:其實文中用了一句話,就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怎樣的動物。這句話是——
生:(齊)“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師:鵝的高傲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生:鵝的高傲表現在步態、叫聲和吃相中。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知道的。
師:請同學們細讀這一自然段,看看除了這三方面,作者有沒有寫其它方面?
生:前面還寫了一方面。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更”字知道的。
師:你真聰明,再讀第一自段,看看作者還寫了哪一方面?
生:還寫了鵝的姿態。
師:(出示句子: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同學們再讀這句話,你覺得它有什么作用?
生:它告訴我們下面要寫的內容。
生:它還承接了上面的內容
師:這就叫——
生(齊):過渡句。
師:過渡句自成一段時,就叫過渡段。同學們以后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用上過渡句或是過渡段,這樣會使你的文章跟作者的一樣過渡自然,渾然一體。
閱讀教學應該引領學生經歷“感受──理解──積累──運用”的語言學習過程。課文是讀與寫的例子,要用好這個資源,創設由內化──外化的轉換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地學好語言和表達方法,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第二自然段是過渡段,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文章過渡自然,渾然一體。為了讓學生理解過渡段的作用,學習運用好過渡段,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這是過渡段,而是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字“更”,體會到了過渡段的作用,我想學生以后在自己的作文中就會比較容易地運用好過渡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