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鵝教學案例(通用3篇)
白鵝教學案例 篇1
一、教材分析
課文是作者對在重慶郊外居住時收養的一只白鵝的回憶。主要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白鵝與眾不同的“傲慢性格”做了生動的描繪;二是敘述了白鵝對“我”一家所做的貢獻,表達了作者對白鵝的喜愛與懷念之情。
二、學習目標
1、把握鵝的特征,掌握有關成語,養成積累詞語的習慣。
2、學習在比較中展現動物特征的寫法。
3、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
教學難點: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方法:
1、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相結合。
四、教學準備
成語卡片、多媒體課件、圖片等。
五、教學流程
(一)謎語導入
同學們好!我們來猜個謎語:(出示課件猜謎,打一動物)
頭戴一頂紅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
腳蹬一雙紅鞋子,唱著歌兒伸脖子。
(二)課件展示目標
1、把握鵝的特征,掌握有關成語,養成積累詞語的習慣。
2、學習在比較中展現動物特征的寫法。
3、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認識作者 了解寫作背景
1、課件展示作者簡介、照片及其自畫像
作者簡介:豐子愷,現代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是中國現代受人景仰的漫畫家、散文家。 他的繪畫、文章在幾十年的滄桑風雨中保持一貫的風格--雍容恬靜,其漫畫更是膾炙人口。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護生畫集》等。
2、展示寫作背景
《白鵝》寫于1946年夏天。抗戰期間,豐子愷內遷重慶,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當時正值戰時,生活條件艱苦,而人們內心更是焦慮苦悶。豐子愷在讀書、作畫之余,在院子里種豆、種菜、養鴿。養鵝,這成了作者排遣苦悶的一種寄托。
(四) 初步感知課文
聽錄音、讀課文,完成下列問題(課件展示并放音頻文件)
1、讀準加下劃線字的字音:
冥頑 叫囂 引吭 奢侈 窺伺 盛饌 岑寂 躡手躡腳
2、根據語境,揣摩下列成語的意思。
左顧右盼小心翼翼 局促不安大模大樣
三眼一板空空如也 躡手躡腳不勝其煩
3、作者喜歡這只白鵝的原因是什么?
4、白鵝的最大特點是什么?是從哪四個方面來表現的?并找出能體現其特點的句子。
解決問題方法:
第一題: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及工具書自行解決,并齊讀加深印象,達到當堂掌握。
第二題:引導學生結合語言環境來揣摩成語意思,通過“你表演,我來猜”的成語游戲讓學生在笑聲和互動中加深理解并掌握,為后面分析鵝的特點奠定基礎。
第三、四題先獨立思考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師并通過課件條理展示主要內容,幫助學生整體把握文章思路。
(五)細讀課文 深入探究
課件展示下列問題:
1、作者是用什么手法來描寫白鵝的特點的?結合具體內容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2、白鵝對我們一家人有哪些貢獻?你是如何理解白鵝所做貢獻的?
3、你認為作者對白鵝的態度怎樣?結合具體內容加以體會。
解決問題主要方法:
1、問題難度有所提高,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在小組內展開交流。
2、課件展示鵝和其它動物在頭頸叫聲步態吃相四個方面作對比的圖片,讓學生深刻感受白鵝高傲的主要特點,并領悟本文在比較中展現動物特征的寫法。
(六)自我鑒賞
找出本文中你最喜歡的語句,并說明喜歡的理由。
(七)收獲平臺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一定有所收獲吧!不妨說出來讓大家分享一下。
(八)沙場練兵
根據學習本課收獲的知識,描繪一種動物,但不能出現這種動物的名字,寫完后,讀一讀,讓其他同學猜一猜。
白鵝教學案例 篇2
一、我教過渡段
師:同學們,讀完課文之后,白鵝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1:白鵝很高傲
生2:白鵝很傲慢
生3:白鵝的架子十足
……
師:其實文中用了一句話,就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怎樣的動物。這句話是——
生:(齊)“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師:鵝的高傲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生:鵝的高傲表現在步態、叫聲和吃相中。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知道的。
師:請同學們細讀這一自然段,看看除了這三方面,作者有沒有寫其它方面?
生:前面還寫了一方面。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更”字知道的。
師:你真聰明,再讀第一自段,看看作者還寫了哪一方面?
生:還寫了鵝的姿態。
師:(出示句子: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同學們再讀這句話,你覺得它有什么作用?
生:它告訴我們下面要寫的內容。
生:它還承接了上面的內容
師:這就叫——
生(齊):過渡句。
師:過渡句自成一段時,就叫過渡段。同學們以后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用上過渡句或是過渡段,這樣會使你的文章跟作者的一樣過渡自然,渾然一體。
閱讀教學應該引領學生經歷“感受──理解──積累──運用”的語言學習過程。課文是讀與寫的例子,要用好這個資源,創設由內化──外化的轉換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地學好語言和表達方法,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第二自然段是過渡段,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文章過渡自然,渾然一體。為了讓學生理解過渡段的作用,學習運用好過渡段,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這是過渡段,而是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字“更”,體會到了過渡段的作用,我想學生以后在自己的作文中就會比較容易地運用好過渡段了。
白鵝教學案例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讀寫詞語。
2.通過朗讀課文,了解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3.感悟文中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教學準備: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或學過的古詩描述鵝的特點。
2.用幾句話贊美鵝。
3.這節課我們學習《白鵝》這一課,看作者是怎樣寫白鵝的。
板書課題: 13、白鵝
二、初讀課文,理解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認識生字,劃出不理解的詞。
2.小組相互檢查認字,理解詞語。
3.出示生字、詞卡,讓學生認讀
三、整體感知全文。
1.說說讀書的方法,然后朗讀課文。(找好詞好句,圈出不理解的詞等)
2.朗讀課文,用一個詞語概括白鵝給你留下的印象。 板書:
3.出示插圖,感受鵝的高傲。
4.默讀課文,想課文從哪些詞和從哪些方面感受到白鵝的高傲?
板書: 左顧右盼
叫聲 步態 吃相
5.鵝剛到作者家,給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發出怎樣的感嘆?
出示:“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幾遍,再次感受一下白鵝的高傲。
6.從鵝的叫聲中作者是怎樣寫白鵝的高傲?
(1)如果你是白鵝,你會說什么?
(2)你認為讀好這一段,應讀好哪些詞語?
板書: 厲聲叫囂 引吭大叫
(3)齊讀第三自然段,讀出它可愛的語氣來。從它的叫聲中進一步感受鵝的高傲和盡職。
7.自讀4-7自然段,自主發現。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白鵝高傲的句子。
出示:
a、大體上與鴨相似,但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
b、它常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
c、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侯,像飯館里的堂倌一樣。
(2)讀這些句子,你發現了什么?
作者用對比和反語的寫法,既突出了鵝的特點,又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之情。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形象和語言的幽默風趣。
四、感悟寫作方法。
1.從課文中我們也感受到了鵝的高傲。
再一次讀句子“好一個高傲的動物!”,聯系上下文體會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2.讀第二自然段,思考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體會先總寫后分述的寫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
試用總分的寫作方法說你喜愛的小動物。
板書:
13、白鵝
叫聲:厲聲叫囂 厲聲呵斥 引吭大叫
高傲 步態:局促不安 步調從容 大模大樣
吃相:三眼一板 一絲不茍 從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