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師:你們小組說得有道理,讀得也不錯,獎勵你們一顆智慧星。我們跟著第一小組一起來感受一下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齊讀句子)
生:老師我有補充,我覺得“它到院子里來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這句話作者運用反語表達了對貓的喜愛之情。
師:你的理解很獨特。小組長應該獎勵他一顆智慧星。
第二小組:我們組覺得71頁倒數第二行“一玩起來……撞疼了也不哭。”從這兩句話也能感受到老舍先生非常喜歡貓,因為“撞疼了也不哭。”作者運用了反語,把貓當成可愛的孩子來寫,可見他很喜歡貓。
師:是反語嗎?
生:不是,我說錯了,是擬人的手法。
師:你再完整地說一遍好嗎?
生: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貓當做可愛的孩子,可見作者非常喜歡貓。
師:了不起,能從寫作方法上來體會作者的情感,很好。
生:我代表我們組讀這兩句話。(生有滋有味地讀)
師:大家來評價一下第二組的學習情況。
生:郭怡讀得很有感情,讓我們仿佛看到了當時的情景,感受到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生:他們組的學習很成功,應該獎勵它們一顆星。
師: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師:恭喜第二組也得到一顆智慧星。郭怡同學讀得這么好,你們敢向她挑戰嗎?
生:敢。
師:愿意向她挑戰的同學請起立。(生入情入境地朗讀)
師:大家的讀書聲讓老師覺得這只貓的確像個淘氣的孩子,很可愛。接著匯報。
第三小組:我們組覺得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也能反映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因為作者把小貓踩在稿紙上的幾個臟臟的腳印看作是美麗的小梅花,能看出作者是多么喜歡這只貓。我們組也選擇齊讀。(小組齊讀)
第四小組:老師,我們選擇的句子和第三組一樣,可是我們有補充。我們覺得“蹭”字也能看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因為“蹭”字可以看出貓很喜歡作者,一定是作者很喜歡貓,所以貓才喜歡他的。
師:從一個字就能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太了不起了。那你們知道“蹭”是什么意思嗎?
生:摩擦。
師:那我們就把“蹭”換成“摩擦”好了。
生:不行。
師:怎么不行?
生:“蹭”是輕輕地摩擦。
師:你和旁邊的同學試著蹭一蹭。(生做動作體會)看來一個不起眼的“蹭”字包含的意思還真不少,這一蹭,蹭出了人和貓之間的真情。貓近人,人愛貓,其樂融融。你們組準備用什么樣的朗讀方式來表現人和貓之間的感情?
【評:潛移默化的動作體驗,使學生悟出一蹭之中有天地。】
生:我們組向第三組挑戰,也是齊讀。(小組齊讀)
師:你們兩個小組表現都很出色,各獎一顆星。
第五小組:我們認為這一段的最后一句話也能看出作者很喜歡貓。因為貓不高興了,作者還會對它說好話,可見作者很喜歡它。我們組的程昊還想象了當時的情景:小貓不高興了,臥在沙發上一聲不出,老舍先生走過來撫摸著它的頭說:“小貓咪,怎么了?誰惹你生氣了?快起來,給你一條小魚。”
師:想一想,除了老舍先生,還有誰會來安慰小貓?
生:老舍先生的女兒會說:“小貓咪,求求你別生氣了,我給你十條小魚都行。”
生:老舍先生的鄰居會說:“小貓咪,叫一個,給你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