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母雞種稻子》說課設計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教學目標要求,本節課我的教學思路是這樣設計的:激趣導入→初讀感知→教師導學→學生自學→匯報總結---表演內化
(一)、激趣導入
先用多媒體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接著談話:同學們,知道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嗎?要靠勞動來創造。今天,老師帶大家去認識一位勞動小能手,看它是怎樣辛勤勞動的。老師貼上小母雞的頭像并板書課題:小母雞種稻子。
【上課初通過播放歌曲和談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一種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
(二)、初讀感知
先指名由學生分節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再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小母雞要種稻子分別請誰來幫忙了?他們都幫助小母雞了嗎?然后匯報并在黑板上貼上小鴨、小貓、小豬的頭像。
【由于第一課時學生已學習了生字詞,初讀了課文。所以,先檢查課文是否讀得正確、流利,再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三)、教師導學
【一年級的學生以前學習的都是韻文和古詩,真正意義上的課文只有上一單元的《烏鴉喝水》,可以說沒有什么方法和經驗,但也要慢慢地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所以我安排了“教師導學”這一環節,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學習第一自然段,總結學習方法,為“學生自學”打下基礎!
我分四步進行教學: 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自然段寫了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種。 ‚(課件出示插圖)結合插圖,說說小鴨為什么不愿意和小母雞一起種稻子呢?引導學生圍繞小鴨的話進行說明。 ƒ指導學生理解“愿意”一詞。先指導學生讀句子“你愿意和我一起種稻子嗎?”然后創設情境,讓學生用“愿意”說一句話。比如:冬天來了,我愿意( )。 掃地時,我愿意( )。最后用“愿意”一問一答練習對話!具@是“語文天地”里的練習,在這里進行拖帶練習。】 ④指導朗讀小母雞和小鴨的對話。先用課件出示對話,并指名試讀,注意朗讀的語氣、表情;接著由教師范讀;最后指名讓學生戴頭飾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具@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四)、學生自學
在“教師導學”的基礎上,用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小組自學第二、三自然段。(自學提示: 讀一讀,說說小母雞請誰幫忙。它們幫忙了嗎?為什么?‚有感情地讀一讀。)
(五)、匯報總結
在學生充分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由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教師適時指導并板書,然后指導學生朗讀并由學生戴頭飾朗讀。
學習第四自然段時,我設計這樣的導語:小鴨、小貓、小豬都不肯幫小母雞,小母雞最后收獲了嗎?請同學們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討論:(課件出示)小母雞是怎么做的?小鴨、小貓、小豬又是什么表現呢?先由學生小組討論再匯報,教師及時做出評價并板書。然后指導學生帶著表情、動作進行朗讀,為后面的表演作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