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部分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3、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從鄉親們擺放搭石、調整搭石的情景中體會人性美。
4、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運用多種方法品悟詞句、朗讀感悟,體會搭石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質疑
同學們,站在這里跟大家談話的是我—譚老師,來自禾云鎮,禾苗青青,白云飄飄,那是我家鄉的一道風景。第一次來到太平鎮,看著你們親切的面孔,感覺真好!能再加點微笑、加點掌聲歡迎譚老師嗎?謝謝!可愛的孩子們,請看屏幕!這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一個平凡的小鄉村。(幻燈片2:你注意到了……)
注意到這不起眼的搭石了嗎?(點擊)這節課,我們學習的課文是(生讀:21、搭石)圍繞“搭石”,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嗎?(板書:是什么怎么樣)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認讀生詞
譴責 懶惰 人影綽綽 清波漾漾 間隔 聯結 溪水猛漲 協調有序
平穩 平衡 俗語 汛期 倆人 伏下 山洪暴發 脫鞋 綰褲
(1)、開火車讀有拼音的生詞。(幻燈片3)
認識家鄉的搭石,先合作,搬開這“生詞石頭”,第一個是……(“譴責”有一個近義詞叫責什么?)第二個是……(做人不能懶惰,那就要……)(你發現這兩個詞怎樣,觀察真仔細!
第二行的每一個詞中,都有多音字,多音字要結合詞語意思去讀。
好,把“生詞火車”開起來,讀對了,大家就跟著讀一遍;讀錯了,小組里的同學要輕輕地給個提示,別讓火車停下來。
(2)、齊讀沒有拼音的生詞。(幻燈片4)
2、感知課文(幻燈片5)
(1)自主學習下面,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
a、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b、用===畫出課文的中心句。
請輕輕地打開書本103頁,拿起筆來,開始吧!
(相機提示:文章的中心句,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它概括了文章的內容,抒發了作者的情感。)
(2)交流匯報
a、找中心句:(幻燈片6 齊讀第5節)
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在這5個自然段里,哪一句話是課文的中心句?
b、理清脈絡:
在前面的4個自然段中,圍繞“搭石”分別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呢?在小組里交換一下自己的意見。怎樣交流呢?你可以一段一段地講,每一個自然段圍繞“搭石”寫了什么,最好用幾個字起個小標題來概括,例如什么搭石或者搭石怎樣?如果說同樣一個方面內容的自然段就可以合并起來。(板書:擺搭石走搭石)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板書:擺搭石)搭石是什么呢?怎樣擺搭石呢?課文哪些自然段詳細地描寫了?
1、自主學習(幻燈片7)請閱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邊畫:
a、人們為什么要在小溪里擺放搭石?用—畫出有關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