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是快樂的教學案例分析
過渡 :課文中還有誰給予誰?是怎么做的?引導學生思考,保羅有沒有給予誰什么?
相機出示句子:“保羅下了車,……那位小男孩也坐了進去。他們三個人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1)你認為保羅這時快樂嗎?為什么?
(2)為什么說這個夜晚對他們來說是難忘的?(討論)
(體會各人心中的快樂)
四、總結深化
1、齊讀最后一節
2、聯系板書說說課文中的給予及快樂。
3、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幫助別人,關心別人,你就會感到快樂)
4、教師小結:同學們,給予是快樂的,哪怕是給予有困難的人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給別人帶來幫助,從而給自己帶來快樂。大家還記得這句話嗎?(出示: “給”永遠比“拿”愉快)
再送給大家巴金爺爺的一句話:人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樣我們的生命之花才會開放。一心為自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出示,讀一讀)
5、這些話說得多好啊,與給予是快樂的是同一個意思,你能根據你對“給予是快樂的”的理解,也寫寫你們的格言嗎,要注意從你們的語言中體現出給予是快樂的。(配樂,學生在情境中寫,交流,實物投影出示,朗讀)
6、教師總結,深情地讀“給予是快樂的”
五、課外延伸
今天老師布置一個不需要用筆,但需要用心靈去完成的作業,就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體會“給予是快樂的”。
板書設計
給予是快樂的
給別人關愛
保羅哥哥——保羅——小男孩——弟弟
樓上的備課不錯,以情感體驗為主線,情感熏陶味特濃。
我們的思路是:以“給予、快樂”為主線,想讓學生了解課文中人物之間的給予,明白他們為什么感到給予是快樂的,深入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是一種多么美好的境界。大家看看是否可行。
自主探究,體現個性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
《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保羅在圣誕節前夜偶遇一個小男孩子,在產生了兩次誤會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靈,從而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這樣一個道理。全文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樸實自然,但是又極具感染力。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我以“自主探究”為主線,想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讀書,理解課文,并引導學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語言,探尋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最終對“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突現學生閱讀的自主化與個性化。
一、抓住關鍵,引發探究欲望
要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關鍵是學生有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所以,在課堂開始階段,我讓學生針對文末的一句對課文起到總結作用的關鍵句:“從那天起,保羅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指導學生好好讀讀,引導學生對這句話提最想知道的問題:一是保羅是怎樣懂得給予是快樂的?二是為什么給予是快樂的或給予是快樂的應該怎么理解?然后以這兩個問題為起點,引導學生再去讀書,弄清整個經過,然后再引導學生去探究為什么給予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