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是快樂的》教案(通用16篇)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1
1、自瀆課文三遍;
2、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3、找出不明白的問題作上標記;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卡羅納》一文,大家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一個眼神,都體現著對卡羅納真摯的愛。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講述了又一個關于“愛”的故事,板書標題:24給予是快樂的課下按要求預習課文
學生齊讀課題這是一篇略讀課文,3個要求旨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1、說說自己對課題的理解
2、檢查預習情況:認讀生字、詞語
3、請學生自瀆課文,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4、默讀課文并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5、指名說,其他學生注意聽;
6、師小結并隨機板書:
保羅小男孩一輛新車發表自己的見解
自由讀課文
邊讀邊思考
學生自由發言本文情節曲折,敘述也很生動;此處主要是引導學生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1、再讀課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為什么?
2、指名說:(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重點抓住三個方面引導學生品讀、體會、感悟)
(1)當小男孩聽保羅說自己的新車是哥哥贈送的時候,驚嘆地說:“我希望……”
a、小男孩為何驚嘆?
b、誰能讀出小男孩吃驚的語氣來。
c、保羅聽了小男孩的半句話,他以為小男孩希望什么呢?
d、可是保羅想錯了,小男孩到底希望什么呢?誰來讀讀?
e、保羅聽后吃驚了,這是為什么?
(2)保羅面對這個素不相識的小男孩,竟發出了請他坐車兜風的邀請。在兜風的過程中小男孩提出“把車開到我家門口”的請求時,保羅是怎么想的?但是這回保羅又錯了。小男孩為什么要保羅將車開到他家門口呢?
指導學生讀小男孩的那段話:要充滿愛心。要讀的感人。
多么堅定的承諾,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到了那時,誰最快樂?為什么?
(3)“他們三個人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引導學生想象:這個夜晚他們是怎樣度過的?為什么這個夜晚對他們三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
師根據學生回答,由保羅的難忘,體會他的內心感受,深化本文主題——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學生細讀課文
邊讀邊作標記
學生自由回答
說一說從保羅的行動中體會到什么?
指名回答
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
學生自由回答
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他們一起過圣誕節的情景
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
這一環節目的是通過多讀、多想、多體會,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明白快樂的真諦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2
課題:《給予是快樂的》
【學習目標】
〖認知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炫耀”、“懂得”;
2、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初步體會本文寫作方法對于日常習作的啟示。
〖技能目標
1、學會運用“炫耀”、“懂得”;
2、在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中,把握人物特點,嘗試課本劇表演。
〖情意目標
在理解“給予是快樂的”過程中,學會關愛別人與尊重別人的關愛。
【課前準備】
按常規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掌握本課生字詞,理解、運用“炫耀”、“懂得”;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初步體會本文寫作方法對于日常習作的啟示;理解“給予是快樂的”。
〖過程建構
教師組織流程學生活動流程設計意圖:
一、批注入文,自主探求
1、你能讀懂什么?適當注上記號。能讀好你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嗎?
(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注意各知識點達成狀況的調控。)
⑴ 自主閱讀;
⑵ 小組交流;
⑶ 全班反饋:
①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不等于自主學習就是放任自流。
② 情感的熏陶固然重要,但“小語”要體現“小”的特點,“知識與技能”是“三個維度”的首席。
2、適當小結,點撥升華在交流中達成。
二、主動參與,探究方法
從寫作的角度看,這篇文章給了你什么啟示?暢所欲言,各抒已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自我反饋、調節、總結“閱讀”中的方法,無疑有利于激發“習作”的積極性,有利于實現“語”與“文”的和諧發展與相互促進。
三、聯系生活,體驗情感
1、今天這節課上你給予了誰什么?或誰給予了你什么?今天來聽課的老師中誰曾經給予你什么?
2、在你的記憶中曾經有誰給予了你什么?你給予了誰什么?
⑴ 好朋友交流;
⑵ 全班反饋:
① 對學生的評價重在內在素質的提高。
② 既是“反省意識和能力”的提升,又是“交互主體”關系的體現。
四、作業超市,拓展延伸
1、揣摩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把握人物特點,嘗試課本劇表演。
2、回顧你給別人帶來快樂或別人給你帶來快樂的一件事,并學習本文寫法寫一個片斷。課后選擇完成“延伸──提升──鋪墊”。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進一步品味、感情朗讀課文,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把握人物特點,嘗試課本劇表演,回顧你給別人帶來快樂或別人給你帶來快樂的一件事,并學習本文寫法遷移習作。
〖過程建構
略。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小男孩和保羅的心里活動。
3、研讀課文,體會保羅和小男孩的內心,感受快樂的真諦。
4、拓展延伸,進一步感悟“給予是快樂的”。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能從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他們的心理,并憑借具體語言材料,在反復的朗讀中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
【教學難點】:
領悟“給予是快樂的”的內涵,懂得要從小樹立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人生態度,培養高尚情操。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禮物,想看看嗎?(出示)
這些汽車漂亮嗎?看得這么入迷,心里在想什么呢?
老師今天不但帶來了這么多汽車,還帶來了一個跟汽車有關的動人故事,題目是“給予是快樂的”。(同時板書:給予是快樂的)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讓我們暫時拋開世俗的紛擾,用心來聆聽這個感人的故事!(師配樂朗讀)
2、誰來說你此時的心情?
3、過渡:帶著你們的感動,打開課本到113頁,輕聲地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動的內容。
4、學生自學
5、全班討論
● 故事中出現了幾個人物?哪兩個是主要人物?
● 哪些內容讓你感動?(學生自由說)
三、精讀課文
1、A、(出示):
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給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錢?哇!我希望……”
指名讀。
評價指導。(讀出“羨慕”)
女生齊讀。男生齊讀。
B、同學們認為小男孩會希望什么?
過渡:保羅是怎么想的呢?小男孩又究竟希望什么呢?我們來看:(出示)
(1)保羅:保羅當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會希望他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
(2)小男孩:“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
這里有兩個省略號,都是老師加的,你能分別說出省略號里的內容嗎?先自己讀讀,再告訴我。
C、小男孩的回答出乎你們的意料嗎?對于保羅呢?你們怎么知道的?
D、試著讀讀這幾句話,把這種強烈的反差讀出來?
分角色讀。
2、過渡:出人意料的回答讓保羅開始覺得眼前的這個小男孩有點不同尋常,于是便邀請他乘車兜一圏。我們來看這幾句話?
A、(出示第二次對比):
● 指名讀
● 再次將保羅的想法和小男孩所說的話對比,你們能得到什么結論?
● 保羅錯在哪兒?
B、這幾句話中出現了一個節日是什么?誰知道這個節日?
(出示“圣誕節”)
C、師: 圣誕節,一個多么令人期待的節日,每個孩子本應無憂無慮地等待著它的到來,然而小男孩卻一心想著他那腳有殘疾的弟弟。對于腳有殘疾的人來說,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樣行走自如。小男孩要給弟弟一輛新車,對弟弟來說這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
● 你們認為小男孩的這番話包含著他對弟弟的什么情感?
● 自己練讀,讀出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 指名讀。(你認為小男孩以后會努力實現這個承諾嗎?讀出他的那種堅定的決心!)
● 挑戰讀。
D、多么堅定的承諾,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會在多年后實現自己的夢想,一個為了別人的夢想。你們認為那時最快樂的人是誰?為什么?
E、師: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如何?能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出來嗎?齊讀小男孩的話。
3、A、(出示最后2節)
指名讀
● 同學們,假如此時你就是文中的那個小弟弟,閉上眼睛,朝車窗外看,圣誕節快到了,你看到了些什么?快舉手告訴我。心情怎樣?
● 看著車窗外的一切,車內的三個人心情一定難以平靜。同學們,如果你就是那個小男孩、小弟弟或是保羅,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或是做些什么呢?圍成三人小組分角色互相說一說、演一演。
● 請1--2個小組上臺表演
B、這真是一個令他們三人都難以忘記的夜晚,
尤其是保羅,因為從此他真正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給予是快樂的”。
齊讀。
通過剛才的學習,誰能告訴我“給予”就是指什么?(相機板書:奉獻、幫助、關懷、關愛……)
師領讀課題。(突出“給予”再突出“快樂”)
三、總結深化
1、過渡: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的時侯,我真的很感動,感動于小弟弟的幸福,感動于小男孩的無私,感動于保羅思想的升華。
我把自己的收獲總結為這樣一句話:
(出示)
2、學了課文,你們想到了什么呢?拿出小卡片,把你最想說的一句話寫下來。
3、生書寫,小組交流。
4、選比較1-2個優秀的打到電腦上,大家一塊兒讀。
再指名說說自己寫的。
5、師總結:看到同學們有這么多的感想,老師感到很高興,有句話叫作: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同學們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給予別人一絲關懷,一份幫助,同時也獲取一份真正的快樂。
板書:
24、給予是快樂的
奉獻 幫助
……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從字里行間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給予是快樂的”的含義,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
從文中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幻燈片,“關心別人 快樂自己”小短片
教學過程:
一、輕松導入,引發情感
今天和這么多老師一起上課,高興不高興?
大家想想,一個人高興的時候經常會有怎樣的表現呢?(笑)
你們會笑嗎?(會)
那么我們來做個游戲,看你們究竟會不會笑,我說詞語,你們來做相應的表現,請大家面向后面的老師,請老師們做個裁判。
微笑------笑瞇瞇--------哈哈大笑-------冷笑
冷笑的高興的意思嗎?
同學們做得都很準確,請你們再想想與高興相近的詞語有什么?(興奮,激動,快樂)
( 老師板書快樂)
你什么時候會覺得快樂?大家說得非常好,在生活中,當我們認識一位新朋友的時候是快樂的,得到一件禮物的時候是快樂的,受到表揚的時候是快樂的,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作者對快樂的感受卻是這樣的————(板書 給予是)把課題補充完整。
誰知道給予是什么意思?(給 付出)
理解的非常好,我們都知道得到東西的時候往往是快樂的,可付出給別人東西的時候又怎么會是快樂的呢?你們想不想知道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請大家把書打開翻到113頁,輕聲快速讀課文,然后回答這個問題,(出示大屏幕)看誰找到的答案多。
二、感悟課文,升華情感
這么多份給予,你覺得哪一份最讓你感動,最讓你思緒萬千,感到有一股暖流充滿心間?你可以大聲讀一讀,也可以細細品味,別忘了動動手中的筆,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劃下來。
誰來說說,給大家讀讀原文,
你能想象小男孩說這句話時的心情嗎?誰愿意來當當這個小男孩。
當你聽到這個小男孩說自己也想當這樣的哥哥時,你有什么感受?
保羅跟大家一樣,也很吃驚,你能用下面這個句式來說說保羅的想法嗎?
( 出示:保羅原以為-----------------,沒想到----------------。)
保羅錯了,小男孩不是希望自己有一個這樣的哥哥,而是希望自己來當這樣的哥哥。小男孩雖然小,但是他從小立下了在圣誕節時為弟弟送上一輛新轎車的愿望,多么了不起啊!
小男孩把快樂給予弟弟,你還從哪里感受到了?指名讀句子,能說說原因嗎?
小男孩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里在想什么?你可以看看課文的插圖,那上面畫的正是這部分的內容。(要把快樂給弟弟)
誰愿意通過朗讀把這份快樂給予大家。
保羅開車把小男孩送到了家門口,卻看到和聽到了這樣一幕,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 出示:保羅原以為--------------,沒想到-----------------。)
小男孩兩次都只想到給予,而不是得到,這使保羅深感意外,也深受感動,他從小男孩身上看到了另外一種快樂,那就是“給予是快樂的”。這使保羅被深深地感動了。于是(齊讀12自然段)
為什么這個夜晚對于他們三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出示題目)
小弟弟感到難忘,是因為
小男孩感到難忘,是因為
保羅感到難忘,是因為
你可以選擇一句來說,想全部說更好。
小男孩非常愛自己的弟弟,他希望送給腿有殘疾的弟弟一輛新車,帶弟弟到外面去看好看的圣誕禮物。現在保羅幫助這兄弟倆實現了愿望,他還從小男孩身上體會到了給予是快樂的。
最后老師想請同學們欣賞一個小短片,也許你們都曾經看過,但老師仍然希望你們這一次能夠靜靜地用心去欣賞,用心去感悟!
看完之后請同學們談感受。
三、課堂總結,延伸情感
關心別人,快樂自己,舉手投足之間我們能做的有很多。愛可以啟迪愛,快樂能夠繁衍快樂,希望同學們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給予別人一份關懷,一份幫助,同時也讓自己獲取一份真正的快樂。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認知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炫耀"、"懂得";
2、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初步體會寫作方法對于日常習作的啟示。
技能目標:
1、學會運用"炫耀"、"懂得";
2、在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中,把握人物特點,嘗試課本劇表演。
情意目標:在理解"給予是快樂的"過程中,學會關愛別人與尊重別人的關愛。
課前準備:
按常規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掌握本課生字詞,理解、運用"炫耀"、"懂得";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初步體會寫作方法對于日常習作的啟示;理解"給予是快樂的"。
過程建構:
教師組織流程學生活動流程設計意圖
一、批注入文,自主探求
1、你能讀懂什么?適當注上記號。能讀好你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嗎?(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注意各知識點達成狀況的調控)1、自主閱讀2、小組交流3、全班反饋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不等于自主學習就是放任自流。2、情感的熏陶固然重要,但"小語"要體現"小"的特點,"知識與技能"是"三個維度"的首席。
2、適當小結,點撥升華在交流中達成
二、主動參與,探究方法
從寫作的角度看,這篇文章給了你什么啟示?暢所欲言,各抒已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自我反饋、調節、總結"閱讀"中的方法,無疑有利于激發"習作"的積極性,有利于實現"語"與"文"的和諧發展與相互促進。
三、聯系生活,體驗情感
1、今天這節課上你給予了誰什么?或誰給予了你什么?今天來聽課的老師中誰曾經給予你什么?2、在你的記憶中曾經有誰給予了你什么?你給予了誰什么?1、好朋友交流2、全班反饋1、對學生的評價重在內在素質的提高。2、既是"反省意識和能力"的提升,又是"交互主體"關系的體現。
四、作業超市,拓展延伸
1、揣摩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把握人物特點,嘗試課本劇表演。2、回顧你給別人帶來快樂或別人給你帶來快樂的一件事,并學習寫法寫一個片斷。課后選擇完成"延伸——提升——鋪墊"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保羅在圣誕節之夜與一個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道理。課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很適于學生朗讀、復述;男孩面對新車的種種表現和保羅由此產生的心理變化交替敘述,使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很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文章結尾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既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又易于學生遷移運用,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發揮教材的優勢。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能聯系全文、掌握表現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義。
4、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從小男孩的言語行為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理解保羅的心理感受。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說的是一個小男孩一心助人,還帶動別人認識到助人為樂的道理。你們一定想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吧。
二、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24 給予是快樂的
讀題目,讀準字音
2、解釋題意:“給予”這里是指能夠幫助別人,為別人付出勞動,作出奉獻。“給予是快樂的”就是助人為樂的意思。
三、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并在生字上注音,讀準生字的音,特別注意讀準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
(2)聯系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炫耀圣誕節轎車兜一圈
(3)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2)指名分節讀課文
3、再讀課文
課文寫了保羅和小男孩的幾次對話?分別是在什么時候發生的?
(看車時、坐車出去時。)
在這兩次對話過程中保羅和小男孩想得一樣嗎?保羅錯在哪里。
在整個事情中,保羅懂得了什么?
根據以上提示,再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第1到7節寫保羅和小男孩在看車時的對話。
(2)第8到11節寫了保羅和小男孩在乘車出去玩時的對話。
(3)第12到13節寫保羅在小男孩的影響下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四、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練讀課文。注意文中人物原話里“我”、“你”、“他”各指代的是什么人。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讀題:給(jǐ)予是快樂的
2.釋題:“給予”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一個成語來解釋題目嗎?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要求:
交流讀課文
交流學詞心得
交流疑難
2.檢查自學效果:
(1)生字詞正音。
圣誕節轎車兜一圈炫耀
(2)釋詞。
圣誕節轎車兜一圈炫耀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4.質疑問難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自由讀課文,看看文章寫了保羅的幾次驚訝?
2.學生讀課文后,討論交流:兩次驚訝。
3.以兩次驚訝為線索,給文章分段。
4.討論交流:
第一段(1——7);第二段(8——11);第三段(12、13)
(四)指導寫字。
(五)習字冊有關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幫助學生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文章寫了保羅的幾次驚訝?
2.文章可以分成幾段?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默讀課文第一、第二段,想一想:課文主要寫誰?
2.自由朗讀課文第一段:圈畫出寫小男孩面對新車的表現的句子和寫保羅由此產生的心理活動的句子。
3.討論交流:
(1)“一個小男孩正在看他的新車。小男孩問道:‘先生,這是你的車嗎?’……小男孩吃驚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白白送給你的?天哪!我希望……’”
(2)“保羅當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會希望他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
4.教師引導:
(1)小男孩看到新車會想些什么?
(2)當小男孩看著這部漂亮的新車時,他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3)誰能通過朗讀表達出小男孩當時的心情?
(4)學生自由練讀,指名朗讀。
5.教師引導:
(1)保羅是怎樣說的?請一位同學讀一讀,注意強調的詞語。
(2)相機說說強調“圣誕禮物”和“哥哥”的理由。
6.教師進一步引導:
(1)小男孩吃驚的表情誰來示范一下?
(2)誰來讀一讀小男孩的話?看看強調哪一個詞最能表達小男孩當時的心情?
(“這車”“哥哥”“送給”)
7.“天哪,我希望……”他“希望”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么想的?
8.小男孩的想法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呢?讀一讀小男孩的話?(板書:當哥哥)
9.你聽了小男孩的話,你會怎么做,怎么想呢?
10.你們的想法和保羅想的差不多,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1.小男孩為何吃驚?保羅為什么驚訝?
12.現在老師請一位同學當保羅,另一位同學當小男孩,請看這是一部新車,我們來表演一下,注意二人對話時的表情。
(三)學習第二段。
1.默讀,思考:小男孩向保羅提出了什么要求?保羅怎么想的?
2.小男孩到家做了些什么呢?畫出小男孩的動作
3.小男孩對弟弟的話又要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
4.練讀,指名讀。
(四)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思考:他們三人各自難忘的分別是什么?
2.齊讀課文第三段。
(五)總結全文。
1.自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完成下列思考題:
學習本課以后,我知道,保羅的哥哥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快樂,小男孩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快樂,我也曾經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快樂。
2.討論交流。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組詞。
2、理解感悟課文。
3、憑借課文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真切體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從小男孩的言語行為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理解保羅的心理感受。
三、教學時間:1、課時。
【設計思路】
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去探究文本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高興的時候,會有怎樣的表情?(笑)
2、那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笑的游戲,看誰最會笑?我來說,你們表演。同桌面對面
微笑——笑瞇瞇——哈哈大笑——冷笑
(冷笑可不代表笑啊)
3、看著同學們這么高興,老師也替你們高興,想想與高興相近的詞語還有哪些?
4、板書:快樂
什么時候你會感覺很快樂呢?
是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作者卻得出了這樣的感受:
5、補充完整課題:24、給予是快樂的
齊讀 給予?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師:我們都知道,得到是快樂的,可付出又怎么會是快樂的呢?你們想不想知道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多讀幾篇,把課文讀通順。
2、邊讀邊給課文標上小節號,想想課文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反饋
1、課件出示詞語
2、課文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四、理解感悟課文:
(一)、學習1~4自然段
1、自由讀(課件出示)
2、讀了這部分內容,你知道了什么?
3、 (預設:a 小男孩家很窮 b、小男孩很羨慕保羅的新車)
4、小男孩很羨慕保羅的新車,你從哪看出來?
(1、看見一個男孩……滿臉羨慕的神情。 2、哇!我希望……)
指導朗讀
5、你覺得小男孩會希望什么呢?
6、看看小男孩想的是不是跟你想的一樣呢?課件出示5~7自然段
指名讀第五段小男孩的話
7、這樣的哥哥是怎樣的哥哥?
8、指導朗讀:“我希望……”把小男孩的這種決心讀出來
9、保羅聽了小男孩的話感到非常的吃驚保羅怎么會感到吃驚呢?
(保羅開始以為是小男孩希望有個能給予他新車的哥哥,可現在知道了他是想要做一個能給予弟弟新車的哥哥。是想要有能力幫助別人,做一個能給予別人幫助的人。他的思想是多么高尚,所以……)
10、齊讀1~7自然段
(二)、學習8~11自然段
師:聽了小男孩的話,保羅不由自主地提出要帶小男孩出去玩玩
(課件出示8~11自然段)
1、讀了這段話,你又知道了什么?
(預設:a、小男孩要保羅把車開到他家門口。b、小男孩讓弟弟看看保羅的新車 c、小男孩也想送給弟弟一輛新車)
引出小男孩的話:(課件出示)
2、指名讀
(1)保羅在聽到這句話前是怎么想的?
(2)小男孩僅僅是想送給弟弟一輛新車嗎?
指名讀 體會感悟 (你等著,……那些好東西了)
師:小男孩不僅要給他弟弟一輛新車,而且還要給弟弟帶來一生的快樂。給別人帶去快樂自己也是快樂的。所以說——齊讀課題
3、保羅再一次被小男孩的言行所深深震撼了,他是用什么行動來表示他的這份感動的呢?
(三)、學習12~13自然段
課件出示12~13段
1、指名說 隨機讀的12段
2、保羅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a、他想幫小男孩提前完成他的心愿b、他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隨機指導讀13段
3、文章中除了保羅體會到了給予的快樂,還有誰也體驗了給予的樂?
生說師板書:
板書:哥哥 保羅
小男孩 弟弟
4、師:所以說——齊讀課題
5、師:在那個難忘的夜晚,他們一起共同體會著給予帶來的快樂,讓我們再來找找他們快樂的原因吧!
(課件)
保羅的哥哥因為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為而感到快樂;小男孩因為( )而感到快樂。
4、同學們理解的非常精彩,那么你有沒有過幫助別人而自己感到快樂的經歷呢?
(課件)我也曾因為( )而感到快樂!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四、課外延伸:
(課件)
1、得到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幸福,關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
2、關心是一種付出,關心是一種奉獻,關心是一種美德,讓我們從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學會理解,學會關心,學會做人。 “愛人”是帆,“愛己”是船,只有彼此的推動和支撐,才能使愛心常存,愛意永駐。
3、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因為只有你關愛了別人,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才會回報你。關愛別人其實就是在關愛我們自己,關愛別人是我們得到別人關愛的前提。
小結: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共同學習了這樣難忘的一課。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我們會不時地體會到這種給予的快樂,也許他就是一個關注的眼神,一只攙扶的手臂,一句關切的話語,一份慷慨的愛心……他也許是物質的,也許是精神的,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給予,奉獻,我們的世界將變得更加的美好!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讀通課文,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給予是快樂的”含義,激發學生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習能力和正確的評價觀。
4.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5.通過閱讀《愛之鏈》進一步體會給予是快樂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
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哲理的過程。
教學難點:
從保羅的哥哥給予保羅新轎車,到保羅給予小男孩希望,再到小男孩給予他的殘疾弟弟以關愛,從而理解他們之間在實現一種愛的傳遞,讓學生在這種愛的傳遞中體驗到給予是快樂的的真正含義。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揭示主題
1、揭題讀題讀出不同的感受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4課給予是快樂的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故事給予的過程中出現了幾個人物?
2、他們都給予了別人什么?你能填一填這樣的填空嗎?誰給予了誰什么
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保羅的哥哥保羅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中間畫上箭頭)
他們在給予的過程中有一種特殊的感受?快樂
給予是快樂的快樂地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體會快樂
1過渡:在這相互給予的過程中,你感覺到了誰的快樂?
2自讀課文,感受快樂
再一次讀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你認為最快樂的人,劃出相關語句去感受到他們的快樂。
3品味文字,感情朗讀,表現快樂
最快樂的人:小男孩
A句車停后,小男孩順著臺階跑進了屋。“弟弟,看那新車,是不是跟我剛才告訴你的一樣?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圣誕禮物。你等著,有一天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坐在車里,親眼看一看圣誕節櫥窗里那些好東西了!”
他將美好的希望種進弟弟的心里,感覺多快樂呀!能讀好這番話嗎?(指導朗讀:指導讀好“這樣”“親眼”等詞語。)
小男孩的弟弟腳有殘疾,不能象正常人一樣去行走,難免會自卑,小男孩這樣帶給給了弟弟生活的勇氣、生活的信心,多么幸福,多么快樂啊。
多么堅定的承諾,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會在多年后實現自己的夢想,一個為了別人的夢想。你們認為那時最快樂的人是誰?為什么?
②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可愛更可敬的小男孩,讓我們再來讀讀小男孩說的這番話
讓我們用自己的聲音,傳達這份感動。齊讀小男孩的話
引導提示還有哪些地方寫出小男孩時時記掛關心著弟弟,以弟弟的快樂而快樂,表現出一種深深的愛的?
B句小男孩吃驚得瞪大了眼睛:“這車是你哥哥白白送給你的?天哪!我希望……”
你會認為小男孩希望什么?
教案《新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給予是快樂的》教案一》,來自網!
保羅根你們一樣,然而你們都錯了。出示c句
C句“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
①補充說話:(現場加……)
②指導朗讀
多么令人敬佩的男孩啊!弟弟的快樂就是他的快樂。你愿意做這樣的小男孩嗎?(自由讀)
哪個小男孩能強烈地表達自己的愿望
是啊,當這樣的哥哥就是他最大的快樂——(齊讀)
D句“車開了一段路,小男孩轉過身來,眼里閃著亮光……家門口嗎”
透過發亮的眼睛,你知道小男孩在想些什么?
這亮光是一種期盼,一種渴望,渴望帶給弟弟快樂
讀題給予是快樂的
小弟弟
假如此時你就是文中的那個小弟弟,閉上眼睛,朝車窗外看,圣誕節快到了,你看到了些什么?
練習圣誕節到了,弟弟坐在新車里看到了
此時他的心情怎樣?
小結由于保羅和哥哥的給予,弟弟心里時時感覺到一份快樂,讓我們再次感受到(讀課題)
保羅:
他從中懂得了一個道理:給予是快樂的。
引導他是旁觀者嗎?
不由自主問了一句,并且帶小男孩兜風,
保羅下了車,把小弟弟抱進了車里
請大家在“下了車”前面加上“連忙”。保羅連忙下了車,想想,為什么老師要在前面加上“連忙”?(被感動不由自主地幫助小弟弟)
小結:保羅領悟到了給別人快樂,自己也會快樂。——(齊讀課題)
心里裝著別人的人,他們會從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齊讀課題)
他們人人心中都享受著一份快樂所以覺得圣誕前夜這個夜晚非常難忘。
三、拓展升華深化主題
過渡:聽到這樣聲情并茂的朗讀,看到同學們有這么快樂,老師也感到很高興,是你們的給予讓老師感到了快樂,這樣的給予就是一種幫助,一種奉獻,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現在讓我們把愛延伸到《親近母語》文章《愛之鏈》中吧。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是誰?
2、你從文章的什么地方能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呢?
3、那么你有過因幫助別人而自己感到快樂的經歷嗎?
(出示)我也曾因為_________而感到快樂。
四總結全文延伸“給予”
有句話叫作: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同學們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給予別人一絲關懷,一份幫助,同時也獲取一份真正的快樂。讓愛之鏈越鏈越大,越鏈越廣!
最后請記住這愛的紅絲帶,永遠記住這世間最美的語言——(齊讀)“給予是快樂的”。
五、作業
1、填空:保羅的哥哥因為而感到快樂,小男孩因為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為而感到快樂,因為而感到快樂,我曾經因為而感到快樂。
4、搜集把“給予”當作“快樂”的名人軼事或名言,寫一篇讀后感。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給予是快樂的》是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中的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圣誕節前夜,保羅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強烈地震撼了保羅的心靈,并被小男孩只求奉獻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將關愛送給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從而深切地感受到給予的快樂。課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語言樸實,人物對話集中;文中小男孩面對新車的種種表現和保羅由此產生的心理變化交替敘述,使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文章結尾點題,提示中心。全文內容淺顯易懂,但卻在字里行間洋溢著感人致深的人間真情,融思想性與人文性于一體。
教學要求: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體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去感悟課文,聯系實際來培養自己樂于助人的美好品德。
教學難點:如何通過朗讀真正體會給予是快樂的。
一、情境導入
1、出示幻燈片(詞語)。
2、學生讀詞語,師生共同點評。(讀出感情,讀出意思來)
3、教師設疑,大家都認為給予不是很快樂,那為什么作者丹.克拉克卻偏偏說給予是快樂的,到底給予的快樂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
二、感知發現
1、學生帶問題讀課文(切換幻燈片)。同時提出自己的問題。
2、師引敘:你們都找到自己的問題了嗎?(學生應該都有自己的疑惑如:文中都寫了些什么人、什么事┉)
3、師:既然大家都有不懂的地方,那何不讓我們攜手去解決呢!學生分組交流提問題共同分析。
4、交流結束,學生說自己的心得(什么時候哪些人發生了哪些事,并隨機板書)
圣誕節 小男孩 保羅 小弟弟
轎車 給予(想法) 索取(猜想)
給予(做法) 炫耀(猜想)給予(行動) 觀賞圣誕櫥窗(得到幫助)
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三、感悟發現
1、教師引導:哪一個給予最珍貴?
2、學生朗讀思考,并在小組合作中討論。
3、交流。指名發言。引導學生展開爭論,在思維的碰撞中進一步理解課文。
4、由于給予,圣誕前夜,保羅、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各有什么難忘的?
5、討論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可能會提出:人物的語言描述的具體。以此為鍥機,引導學生體會說話的語氣,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請學生談一談學習的收獲可包括對課文的理解、提問的方法等。(學生可能會提出:我知道了給予是快樂的。
以此引導學生填空:保羅的哥哥因為 而感到快樂,小男孩因為 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為 而感到快樂,我也曾因為 而感到快樂。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進一步受到助人為樂的教育。)
四、散文欣賞
1、切換散文《快樂是什么》師吟誦!(配樂)
五、情感交流會
1、師引敘:我也曾因為給予而感到快樂。曾經你得到過幫助嗎?你幫助過別人嗎?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陽節,這是一個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你沒有什么打算嗎?在這個美好的日子了,讓我們打開心扉,將我們的想法告訴別人,好嗎?(切換幻燈片,配樂)
2、小組交流,師巡回參與交流。
3、讓部分學生上臺說自己的心聲。
六、總結
我們感悟了保羅和小男孩的事情后,已經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生活其實是五彩的,只要我們懂得給予,就一定會得到快樂!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11
這是一教育孩子學會感恩,學會體貼和理解他人的好文章。文本字詞簡單,對于課題中給予的理解,可以引導學生在哪一文章中和他們見過面。這樣給予的含義,學生就了解在心了。
在引導孩子畫出課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時,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畫出了小男孩說的這句話:“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以下是讓學生自由感悟的教學片段:
生:男孩說的話很讓我感動,因為我也是小孩子,我想小孩子的很多想法都是一樣的,我們都喜歡別人送給自己禮物,自己擁有別人羨慕的禮物,但是他卻要做送禮物的哥哥,我真的很感動。
師:你能把你的這種與眾不同的感動讀出來嗎?生讀。
生:我感動的原因是小男孩在自己家很不寬裕的情況下,他想的更多的是他的弟弟,而不是自己。
生:請大家看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我從這段中也讀懂了小男孩其實也非常喜歡這輛小汽車。
師:哦,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能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那你是從哪幾個詞語中感受到的呢?
生:我是從“走來走去、輕輕、摸、滿臉羨慕”都可以感受到他對小汽車的喜愛之情。
師:講得真好。謝謝你精彩而細致的感悟,把我們也帶到了小男孩的身邊,讓我們對小男孩更了解了。帶著你的理解請你也讀一讀。
……
(學生細膩而精彩的理解讓我驚嘆,他們從一個小孩子自身的心里出發,通過感受小男孩喜歡小汽車但是卻愿意做哥哥的這一舉動出發,相信他們生活中也會學會謙讓,學會關心他人。)
當學生的情感隨著文本漸漸走向高潮的時候,小男孩的另一不平凡的舉動也引起了班里同學的關注,你瞧,他們熱烈的爭論,把自己完全看作故事中的人物了:
教師出示課文的第十自然段,引導: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段話中的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生:我從“三步兩步跑”中讀懂了小男孩的心情非常著急,聯系下文,他的著急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殘疾的弟弟。
師:一個“跑”字,就讓你有這么多的體會,多好啊!這是小男孩的動作描寫,像這樣的動作描寫還有嗎?請你用三角形標出來,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體會。
生:一個“背”,一個“放”,還有緊靠,我都感受到了小男孩對弟弟的關心。
生:我從“緊靠”中感受到他們的感情不一般。也許是一種心靈的接觸吧!
全班響起了掌聲。
師:這段話的后面,緊跟著就是小男孩的語言,讀讀小男孩的話,請你告訴我們,小男孩讓保羅把車開到他家門口的真正目的?
生:我認為他是向他弟弟承諾,當他有錢的時候他也要買車給他弟弟,讓他開心。
師:同學們,你們想想小男孩實現這樣的承諾很簡單嗎?(不是)但他只是騙騙他弟弟嗎?(也不是)其實這是一個孩子純潔無暇的想法。
師:此時此刻,你理解給予是什么了嗎?
生:我認為給予就是對他人無微不至的關愛。
生:我認為給予不僅僅是金錢的幫助,有時一個小小的動作都能讓感到溫暖,這就是生活中的給予。
……
(學生并沒有從很高很空的高度來回答給予是什么,而是從生活中的小事來理解生活中的理解,這樣的理解更具有現實性。)
教師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高度,但是這種高度不是脫離現實生活的,因此,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我覺得從小學生力所能及的生活實際出發,讓他們在課堂上真正的有所得。這也是我教學的出發點和最終的歸宿。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12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說的是一個小男孩一心助人,還帶動別人認識到助人為樂的道理。你們一定想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吧。
二、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24給予是快樂的
讀題目,讀準字音
2、解釋題意:給予這里是指能夠幫助別人,為別人付出勞動,作出奉獻。給予是快樂的就是助人為樂的意思。
三、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并在生字上注音,讀準生字的音,特別注意讀準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
(2)聯系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炫耀圣誕節轎車兜一圈
(3)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2)指名分節讀課文
3、再讀課文
課文寫了保羅和小男孩的幾次對話?分別是在什么時候發生的?
(看車時、坐車出去時。)
在這兩次對話過程中保羅和小男孩想得一樣嗎?保羅錯在哪里。
在整個事情中,保羅懂得了什么?
根據以上提示,再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第1到7節寫保羅和小男孩在看車時的對話。
(2)第8到11節寫了保羅和小男孩在乘車出去玩時的對話。
(3)第12到13節寫保羅在小男孩的影響下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四、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練讀課文。注意文中人物原話里我、你、他各指代的是什么人。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題。
出示:課文中講了把給予
請大家再讀課文,看誰找到的答案多?
二、交流、討論以上問題
老師把握好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寫到黑板上
1、保羅的哥哥把新轎車給予保羅
2、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弟弟
3、保羅把自己的歡樂給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三、再讀課文。課文中重點講了哪些內容呢?
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小弟弟。
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1、先看保羅和小男孩在看車時的一段對話,你認為哪句話寫出了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小弟弟?
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讀這句話,想什么意思。
請你說說小男孩說這句話的目的是什么?
板書:給予
保羅聽了這句話為什么很吃驚?
讀文中內容,知道保羅開始以為是小男孩希望有個能給予他新車的哥哥,可現在知道了他并不是想要一個能給予他新車的哥哥,而是想要有能力幫助別人,做一個能給予別人幫助的人,他的思想是多么的高尚啊,所以十分驚訝。
理解不由自主
這是保羅對小男孩由敬而生愛,所以想到了要帶他坐車出去玩玩。
齊讀課文第1到7節,讀出保羅和小男孩看車時的一段對話,體會小男孩一心希望給予別人快樂的高尚的思想。
2、在乘車出去的路上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從小男孩的哪句話中可以看出他想把歡樂給予他的小弟弟。
弟弟,看那新車,是不是跟我剛才告訴你的一樣?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圣誕禮物。你等著,有一天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坐在車里,親眼看一看圣誕節櫥窗里那些好東西了!讀這句話,想想這句話的意思。
(1)小男孩在說這句話時心里在想什么?
要把快樂給予弟弟
(2)保羅在沒聽到這句話時,是怎樣想的?
認為這個小男孩想在鄰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車回家的。
(3)聽了這句話后保羅知道了什么?
他不是想要在鄰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讓他那腳有殘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羅的哥哥送給保羅的新車,并且告訴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給弟弟一輛這樣的新車,讓他坐在新車里看圣誕節櫥窗里的好東西。
(4)保羅知道了這個小男孩的想法,現在會怎么做呢?
讀課文第12節,用筆圈出寫保羅動作的詞。
下了車抱進了
(5)接下去他們去了哪?請大家發揮想象。
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小弟弟
小男孩
保羅
小弟弟是第一次這樣乘車親眼看到圣誕之夜的風光而難忘
小男孩是為讓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歡樂而難忘
保羅是由于感受到幫助別人的歡樂而難忘
保羅得到了一輛新車,遇到了一個小男孩。你認為什么更使他高興?為什么?
因為他遇到了小男孩,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四、學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誰的話讓你感動了。(小男孩)
那么你現在有什么話要對小男孩說呢?請大家準備一下,把你最想對小男孩說的話寫下來。
五、板書。
24、給予是快樂的
(索取) (給予)
保羅 小男孩小弟弟
希望有一個送給希望成為一個
他汽車的哥哥這樣的哥哥
渡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四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找出最能體現課文中心思想的句子,結合課文內容說出重點句子的含義。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體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體會課文中心句和重點句地含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談話:在各種各樣的節日里,人們都喜歡贈送禮物來傳達自己地情感,幸福的你們有數不清的禮物,老師請幾位同學來談談自己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
2、學生暢談收禮之感。
3、小結:得到別人的禮物固然是快樂的,其實能給予別人所擁有的快樂是更高境界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給予是快樂的》。(齊讀課題)(強調“給”讀jǐ)
二、審題。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1)誰給予誰?
(2)給予的是什么?
(3)為什么小男孩認為給予是快樂的?
三、初讀課文。
1、聽范讀,同桌交流上面的問題。
2、集體交流。
(1)保羅的哥哥給予保羅一輛新車。
(2)小男孩承諾將來也給予弟弟一輛新車。
3、自學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讀通課文,知道每一次對話主要寫了些什么。
檢查:(1)讀生字詞,說說詞義。
炫耀、圣誕節、轎車、兜一圈
(2)再讀詞語。
(3)指名數名學生合作讀課文。(讀完后隨即說說這一部分的意思)、評議。
四、寫字指導。
1、再讀生字,說說書寫注意點。
2、師范寫,講述要點。
3、學生描紅、臨寫。(糾正書寫姿勢)
展示寫得好的字
五、作業:抄寫詞語各三遍。
第二課時
一、直接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給予是快樂的》。(齊讀課題)
二、品讀感悟
1、仔細讀課文,邊讀邊體會,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相關的內容劃下來,反復讀讀,并能說說在這些地方你讀懂了什么,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2、集體交流。
(1)第一至五自然段。
a讀文后談感受。(抓住兩個“希望”與“驚訝”)
b齊讀第一至五自然段。
c還有哪些同學對這一部分有獨到見解?
結合指導朗讀。
d齊讀這一部分。
(2)第六至十一自然段。
a讀后談感受(暢所欲言)
小男孩自信、自強、關愛弟弟、樂于付出。
b小結:對于腳有殘疾的人來說,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那樣行走自如,來去自由,而小男孩要給弟弟買一輛新車,對弟弟來說,這是幸福和寬慰。足以看出小男孩對弟弟的關愛之情。
(3)第十二至十三自然段。
a讀后談感受(抓住“難忘”、“真正懂得”)
小弟弟也許是第一次這樣歡度圣誕之夜而難忘。
小男孩則是為讓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快樂而難忘。
保羅是由于思想上收到深刻的教育而難忘。
b齊讀這部分。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分享人物的快樂心情。
四、總結課文
1、文中的人物都有一顆美好的心情,請你談談體會。
2、人們常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在你心目中,你認為哪些人最需要幫助?你會用什么方式去幫助他們?
五、布置作業:
給需要的人以幫助,寫一篇活動日記。
*24 給予是快樂的
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男孩的新愿,體會“給予是快樂的”的意思。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熟讀自己有感悟的地方。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1、請學生說說自己最快樂的事。
2、理解“給予”的意思。
二、自學課文,交流匯報
1、齊讀課題。
2、布置自學課文的要求:遇到自己有感悟或感動的地方,跟我們平時自學一樣,拿起筆圈一圈,注一注。等會兒我們一起交流匯報。
3、用“開始……后來……”的句式說說課文的大意。
4、學生交流讓自己感動的地方。
男孩驚嘆地說:“哇!我希望……”
男孩卻說:“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1)你覺得男孩希望什么?他能實現自己的愿望嗎?
(2)男孩說要當這樣的一個哥哥,你覺得容易嗎?你從哪看出來的?
(3)男孩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樣的一種形象啊?
(4)男孩的想法和我們的想法僅僅是一字之差,你覺得是哪個字?(當)
(5)朗讀指導,加重音讀“當”字。
(6)集體朗讀,讀出兩種想法的強烈反差來。
他指著保羅的車,說:“看見了嗎?很漂亮,對不對?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圣誕禮物!將來,我也要送你一輛這樣的新車。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坐在車里,親眼看看我跟你講的那些好看的圣誕禮物了。”
(1)讀了這段話后,說說自己的感受。
(2)為什么男孩要送一輛車給自己的弟弟?
(3)這段話其實是男孩對弟弟的一個什么?(承諾)他將來能實現這個承諾嗎?
(4)朗讀指導:“將來,我也要送你一輛這樣的新車。”這句話要讀得堅定些。
保羅的眼睛濕潤了。他下了車,把小弟弟抱進了車里。那個男孩眼睛里閃著喜悅的光芒,也坐了進去。他們三個人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1)理解“濕潤”這個詞的意思。
(2)保羅對男孩的感情一開始是怎樣的?(不理解)找到兩處保羅不理解男孩的地方,理解保羅的內心是怎樣想的。
(3)在這個難忘的夜晚他們會干些什么呢?他們各自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4)與遇到男孩相比,保羅認為什么更快樂?
三、談親身經歷
1、請學生說說自己給予別人而獲得快樂的經歷。
2、結合課文的理解,再說說“給予”的意思。
3、給予更是一份真誠的愛——板書愛心。
四、閱讀詩歌
一束花
一句話
送去的是溫暖
表達的是關愛
伸出你的手
別人握住的就是力量
露出你的笑
別人感受到的就是陽光
1、老師朗誦詩歌
2、學生齊讀詩歌感悟
五、布置作業
自選作業:
★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伙伴、家長聽。
★每個同學到課外找相同主題的文章閱讀。
★課外搜集“給予是快樂的”名人名言。
六、總結談話
師:同學們,其實老師覺得今天這堂課最好的作業還是讓我們記住“給予是快樂的” 這句話。像文中的保羅、像文中的小男孩學習,像那些已經實踐這句話的人學習。所以我希望我們405班同學們,在已經做得不錯的基礎上,今后呢再多給予一些關懷、一些幫助。我覺得有的時候,哪怕是一句短短的問候,一絲甜甜的微笑,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感受到那種無比的快樂的,好不好?今天課文就上到這。
《給予是快樂的》課后反思
今天很有幸在上完了《給予是快樂的》這篇略讀課文后,接受了陳老師的指導,并與陳老師交流了自己平時在上課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教學方面的疑惑和問題。
在課后交流的過程中,陳老師告訴我,她曾經也用這篇課文上過公開課。當時這篇課文還沒有被選入教材,她是在課外找來的。她在設計時,利用三個信封將文本進行了重組,讓學生的思維與文本發生碰撞,以此來展開教學。聽了陳老師的課堂設計,我覺得啟發很大。如果采用陳老師的教學設計的話,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思維的面會更廣,在學習課文內容時也會充滿了新鮮感。同時,陳老師就我上的這堂課,提出了自己的兩個看法:一、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更注重學生朗讀的訓練。在學生初讀課文時,應該讓學生讀出聲音來,而不是直接引導學生輕聲或默讀課文,雖然這兩種讀書的方法是有利于學生的思考,但陳老師認為在語文課堂上還是不能缺少朗朗的讀書聲。二、當遇到課件操作上的問題出現時,要鎮靜,要學會運用教育機智,退出幻燈片的放映后,再直接點到自己需要的幻燈片。
聽了陳老師的一席話,我深有感觸。同時她也幫助我理清了一些教學思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時,我會更加注意利用教師自身的朗讀優勢,為學生做一些示范朗讀,并加強朗讀方法的指導。同時在遇到學生回答問題偏離主題時,要進行適當而有效的指導,而不是一味耐心地等待學生回答完問題,要努力學會在學生還沒走入“岔口”時就及時地把學生拉回來。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從字里行間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3、體會“給予是快樂的”的含義,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從文中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板書“快樂”。孩子們,我們都有一個五彩斑斕、快樂的童年,生活中,你什么時候感到快樂?(生交流)
2、大家都說得很好。在生活中,我們認識一位新朋友是快樂的,得到一件禮物是快樂的,受到表揚是快樂的,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文中的人物的對快樂的感受卻是這樣的,教師補充板書:給予是快樂的。
3、指名讀題,讀好“給予”。齊讀課題
4誰知道“給予”是什么意思?(給、付出)
二、初讀課文
1、我們都知道得到東西的時候是快樂的,那么付出又怎么會是快樂的呢?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2、請同學們自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中主要出現了哪幾個人物,仔細地思考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人物,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師小結:保羅在圣誕節前夜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一位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三個人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保羅從內心里感受到,給予是快樂的。
出示句子:他們三個人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這個夜晚,保羅從內心里感受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指讀、齊讀句子。
4、保羅和這個男孩及他的弟弟只認識了短短的一天,三人卻在一起過了難忘的圣誕夜。男孩身上有著怎樣的故事,保羅又是怎樣一步步懂得“給予是快樂的”,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三、研讀課文,體會人物心理活動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1——4自然段,想一想保羅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把相關的句子劃一劃。
2、交流句子:
(1)保羅看到的:
圣誕節前一夜,保羅從辦公室里出來的時候,看見一個男孩在他閃亮的新車旁走來走去,有時候伸手輕輕地摸一下,滿臉羨慕的神情。(指讀)
(看到男孩“走來走去”、“伸手輕輕地摸一下”、)看到了男孩的動作。
(“滿臉羨慕的神情”)帶著羨慕讀。
看到男孩在自己的車旁走來走去,滿臉羨慕的神情,保羅以為男孩希望——?
這就是保羅所看到的,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齊讀。
(2)保羅聽到的:
①男孩睜大了眼睛:“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給你的,不用花一分錢?”
男孩( )地睜大眼睛,“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給你的,不用花一分錢?”
(驚訝、驚奇、疑惑)指名帶感受讀。師引讀
②面對男孩的疑問,保羅點點頭,男孩驚嘆地說:“哇!我希望……”
指讀。師引讀。
面對男孩的感嘆,保羅以為男孩希望?
怪不得保羅會以為:男孩希望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出示句子)
但是,保羅——錯了。
3、可是男孩卻說:“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出示句子、指讀。
男孩的是想當怎樣的哥哥?
(小男孩也想像保羅的哥哥的那樣,能夠給予弟弟一些東西。)
4、這樣的回答,真讓我們感到——驚訝。
是啊,男孩的回答不僅令我們驚訝,也同樣令保羅感到驚訝,他驚訝男孩小小年紀,心中想到的不是從別人那里獲取什么,而是想著能給予別人一些什么。面對這一切,保羅開始覺得眼前的這個小男孩有點不同尋常,也對這個小男孩充滿了感動和好奇,于是他不由自主地邀請小男孩坐上了他的新車,去兜了一圈。
5、過渡:車開了一段路,男孩向保羅提出了一個要求。
出示:車開了段路,男孩轉過身來,眼睛里閃著亮光,說道:“先生,你能把車開到我家門口嗎?”誰來做一做這個男孩。
面對這樣的一個男孩,此時的保羅會怎么想?
句子:保羅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輛又大又漂亮的車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氣的事。
保羅以為——?
但是,這一次,保羅又錯了。
4、這一次,男孩的言行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意外呢,你來用心看一看。師配樂朗讀課文第十一自然段。你看到些什么?聽到些什么?
生交流。看到男孩的動作。(跳、跑、背、放、緊*、坐)看到……看到……
把你看到的畫面轉化成文字。指名讀、齊讀。
5、原來男孩不是為了在小朋友面前神氣一回,而是為了告訴弟弟——引讀:
“看見了嗎?很漂亮,對不對?這是他哥哥送他的圣誕禮物!將來,我也要送一輛這樣的新車。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坐在車里,親眼看看我跟你講的那些好看的圣誕禮物了。”
他是在向弟弟承諾——引讀
6、我們又一次被男孩自然樸實的話感動了!兄弟倆坐在門口的臺階上,互相依偎,臉帶微笑,這時,聽了哥哥的承諾,弟弟又會說些什么?
(謝謝你哥哥,我很快樂。我愛你哥哥。你真是我的好哥哥,我期待著這一天,我相信你一定會送我汽車的。我長大也會送你一輛車……) 圣誕節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向往、憧憬的,但對于身患腿疾的弟弟來說,他不能像常人一樣行走自如了,他只能從哥哥的嘴巴里知道一些,如果有了車,就可以切身感受街道的美麗和熱鬧了。
7、有這樣的哥哥真是一種幸福,你愿意當這樣的哥哥嗎?(指名讀、分男女生讀。)
這段話中間蘊涵的是男孩對弟弟深深的愛,濃濃的情。
保羅的眼睛濕潤了,他下了車,把小弟弟抱進了車里,那個男孩眼睛里閃著喜悅的光芒,也坐了進去。他們三個人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在這個難忘夜晚中,你覺得誰最快樂?
(小弟弟也許是第一次這樣歡度圣誕之夜而“難忘”;小男孩則為讓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歡樂而“難忘”,為能夠給予而難忘;保羅的“難忘”是由于傳遞了快樂、傳遞了關愛,他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7、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這難忘的一課,我們時不時地體會到了給予的快樂,你有過幫助別人自己感到快樂的經歷嗎?
說話練習:
我也曾因為( )而感到快樂。
寫話練習:
曾經,因為( ),我快樂。
8、小詩:
給予是一個關注的眼神,
給予是一只攙扶的手臂,
給予是一句關切的話語,
給予是( );
給予還是( )。
四、小結:
1、是啊,給予也許是物質的,也許是精神的,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給予、奉獻,我們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
2、課外鏈接:《給,永遠比拿愉快》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15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會用“炫耀”、“懂得”造句。
3、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教學重難點]
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今天是圣誕節,你們收到禮物了嗎?誰來說說你們收到了什么禮物?你的心情怎樣呢?有沒有誰收到自己同學送的禮物,我要進行采訪了:1、收禮物的同學談感想;2、送禮物的同學談感想。(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是快樂的)
過渡:真巧,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一篇關于圣誕禮物的課文。
一、復習導入
1、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學習,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表揚上節課學得很扎實)
3、從中,我們知道了保羅曾經兩次誤解了小男孩,這是怎么回事呢?(過渡)
二、新授1-5
1、自由讀課文第一段。思考:保羅誤解了什么?
2、學生討論。[相機出示兩段話]
[保羅認為小男孩的希望會是什么呢?(引導話可不說)]
A“保羅當然知道他希望……這樣的哥哥。”(出示)
[但小男孩的希望是什么呢?]
B“我希望我也……哥哥那樣。”(出示)
(1)各自讀這兩句話,想一想,這兩句話分別是什么意思?你讀了有些什么體會呢?
[引導小組學習討論]
(2)全班交流。[相機逐句理解]
A句:(1)說意思(2)談體會,結合學生你們會希望什么呢?[一群小保羅](3)讀一讀,體會保羅“獲得是快樂”的感情。(板書)
B句:(1)說意思(2)談體會(板書)(3)練讀(突出“哥哥送”)(4)指讀[體會“給予是快樂的”感情]
3、小結過渡:顯然,保羅的“獲得是快樂的”和小男孩的“給予是快樂的”是完全不同的,那當保羅發現自己誤解了小男孩后,神情是怎樣的呢?(板書:驚訝),他驚訝什么?
4、我們齊讀4-5節,體會小男孩和保羅的不同感情。
5、同學們,在第一段中,保羅和小男孩還進行了一些對話,請各自練習讀,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呢?
6、指名分角色讀:(相機進行指導)
(1)第二節應讀出自豪感。[師指導:先假裝示范當保羅,回答是“是的,是我的車。”讓學生評課文中保羅為什么是這么回答的,從中體會]
(2)第三節A、小男孩的表情誰來示范一下;B、指讀“說話”[引導“吃驚的是什么?(哥哥”“送給”)]C、再讀,讀出感情來。
(3)小組分角色練讀第一大段
6、指名各小組感情朗讀
過渡:第一次誤解,保羅對小男孩的思想感到十分驚訝,那第二次誤解是怎么回事呢?
三、新授6-11
1、自由朗讀。思考:保羅這次誤解了什么?
2、生討論。
(1)“這回他知道……回家的。”(第9節)
A、“炫耀”是什么意思?B、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保羅為什么會這么想][獲得是快樂的。]
C、齊讀,體會保羅的感情。
(2)A、小男孩為什么呢?:僅僅是為了給弟弟看看新轎車嗎?
B、引導:各自讀讀小男孩說的一段話,說說從中你明白了什么?
[小男孩認為“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是快樂的。”]
C、再次齊讀這段話,體會其中的感情。
3、小結過渡:同學們,保羅顯然是又一次誤解了小男孩“給予是快樂的”感情(板書)那么,你們體會到小男孩“給予是快樂的”這種感情了嗎?你認為保羅體會到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
四、新授(12-13)
1、引導后指讀12節,說說理由。[保羅不僅懂了,而且親自做了,他的付出,他的給予,他得到了什么?(快樂)]
2、齊讀“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夜晚。”(出示)
3、分別說說,為什么這個夜晚是難忘的?
4、引讀:從那天起保羅……“真……快樂的。”[板書(用紅線標出箭頭)]
5、引讀:到現在為止,有哪些人明白了“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了呢?[板書:我們、小男孩、保羅、保羅的哥哥]
6、再讀13節
五、完成練習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篇16
【教材簡析】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保羅在圣誕節之夜與一個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提示了"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哲理.
課文共分13自然段,可分為3大段.
第一段, 保羅以為小男孩自己想得到新車,結果錯了.
第二段,寫保羅以為小男孩想坐車炫耀自己,又錯了.
第三段,寫保羅與小男孩兄弟倆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并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這一道理.
課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很適于學生朗讀,復述;文中小男孩面對新車的種種表現和保羅由此產生的心理變化交替敘述,使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很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文章結尾點題,提示中心的寫法既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又易于學生遷移運用,教師在教學時要發揮教材的這些優勢.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能聯系全文,掌握表現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義.
4,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從小男孩的言語行為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理解保羅的心理感受.
【教學時間】2課時.
【設計思路】
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去探究文本內容.
第一課時重在指導學生讀通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段落結構,弄清文章中三個人物之間的關系.
第二課時圍繞"(誰)把(什么)給予(誰) "這個句式,讓學生練習說話,說說課文中人物之間的關系.再引導學生細讀課文:保羅開始以為能得到一輛新車是十分快樂的事,后來在小男孩的影響下,感悟到"給予是快樂的".從而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也應該學會給予,不應一味的索取,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說的是一個小男孩一心助人,還帶動別人認識到助人為樂的道理.你們一定想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吧.
二,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24 給予是快樂的
讀題目,讀準字音
2,解釋題意:"給予"這里是指能夠幫助別人,為別人付出勞動,作出奉獻."給予是快樂的"就是助人為樂的意思.
三,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并在生字上注音,讀準生字的音,特別注意讀準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
(2)聯系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炫耀圣誕節轎車兜一圈
(3)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2)指名分節讀課文
3,再讀課文
課文寫了保羅和小男孩的幾次對話 分別是在什么時候發生的
(看車時,坐車出去時.)
在這兩次對話過程中保羅和小男孩想得一樣嗎 保羅錯在哪里.
在整個事情中,保羅懂得了什么
根據以上提示,再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第1到7節寫保羅和小男孩在看車時的對話.
(2)第8到11節寫了保羅和小男孩在乘車出去玩時的對話.
(3)第12到13節寫保羅在小男孩的影響下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四,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練讀課文.注意文中人物原話里"我","你","他"各指代的是什么人.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題.
出示:課文中講了把給予
請大家再讀課文,看誰找到的答案多
二,交流,討論以上問題
老師把握好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寫到黑板上
1,保羅的哥哥把新轎車給予保羅
2,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弟弟
3,保羅把自己的歡樂給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三,再讀課文.課文中重點講了哪些內容呢
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小弟弟.
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1,先看保羅和小男孩在看車時的一段對話,你認為哪句話寫出了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小弟弟
"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讀這句話,想什么意思.
請你說說小男孩說這句話的目的是什么
板書:給予
保羅聽了這句話為什么很吃驚
讀文中內容,知道保羅開始以為是小男孩希望有個能給予他新車的哥哥,可現在知道了他并不是想要一個能給予他新車的哥哥,而是想要有能力幫助別人,做一個能給予別人幫助的人,他的思想是多么的高尚啊,所以十分驚訝.
理解"不由自主"
這是保羅對小男孩由敬而生愛,所以想到了要帶他坐車出去玩玩.
齊讀課文第1到7節,讀出保羅和小男孩看車時的一段對話,體會小男孩"一心希望給予別人快樂"的高尚的思想.
2,在乘車出去的路上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從小男孩的哪句話中可以看出他想把歡樂給予他的小弟弟.
"弟弟,看那新車,是不是跟我剛才告訴你的一樣 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圣誕禮物.你等著,有一天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坐在車里,親眼看一看圣誕節櫥窗里那些好東西了!"讀這句話,想想這句話的意思.
(1)小男孩在說這句話時心里在想什么
要把快樂給予弟弟
(2)保羅在沒聽到這句話時,是怎樣想的
認為這個小男孩想在鄰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車回家的.
(3)聽了這句話后保羅知道了什么
他不是想要在鄰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讓他那腳有殘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羅的哥哥送給保羅的新車,并且告訴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給弟弟一輛這樣的新車,讓他坐在新車里看圣誕節櫥窗里的好東西.
(4)保羅知道了這個小男孩的想法,現在會怎么做呢
讀課文第12節,用筆圈出寫保羅動作的詞.
下了車抱進了
(5)"接下去他們去了哪 "請大家發揮想象.
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小弟弟
小男孩
保羅
小弟弟是第一次這樣乘車親眼看到圣誕之夜的風光而難忘
小男孩是為讓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歡樂而難忘
保羅是由于感受到幫助別人的歡樂而難忘
保羅得到了一輛新車,遇到了一個小男孩.你認為什么更使他高興 為什么
因為他遇到了小男孩,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三,學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誰的話讓你感動了.(小男孩)
那么你現在有什么話要對小男孩說呢 請大家準備一下,把你最想對小男孩說的話寫下來.
四,交流.
【板書設計】
《給予是快樂的》教后感
江蘇省常熟市支塘中心小學 孫麗月
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保羅在圣誕節之夜與一個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車旁相遇,在短暫的接觸,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道理。
我在設計本文的教學時,力求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朗讀感悟,真切感受到“給予是快樂的”,并通過創設情境、想象說話等途徑,加強學生語言訓練。在朗讀與語言訓練中滲透情感熏陶,力爭收到“語言訓練”與“思想陶冶”的雙豐收。為此,我在設計時主要注意了以下兩點:
一、抓“一錯再錯”,讀中感悟
抓住保羅對小男孩的兩次誤解,扣住關鍵詞句,層層剝筍,展開教學。
第一次誤解,主要扣住了“有一個這樣的哥哥”與“像你哥哥那樣”,使學生讀中感悟到小男孩真正希望的是:給予弟弟一輛新車而不是自己獲得一輛新車,初步認識到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小男孩。在指導朗讀小男孩吃驚得瞪大了眼睛說(“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白白送給你的?天哪!我希望……”)時,我注意了朗讀的層層深入。學生一下子就能體會到的是小男孩當時的吃驚,但對于小男孩真正吃驚的是什么,還沒有深入體會,我又聯系小男孩真正希望的是“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從而引導學生領悟小男孩真正吃驚的是“保羅竟然有一個這樣的好哥哥”,所以除了讀好“吃驚”、“白白”等詞外,“哥哥”一詞也要讀好。這樣體現了朗讀的層次性,同時在一次次的朗讀中,使學生的感悟更趨于深入。
在理解保羅第二次誤解小男孩時,我主要抓住了小男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來感悟的。通過“眼里閃著亮光”的表情,體會小男孩一心想的是小弟弟,想到能給弟弟帶來快樂,小男孩興奮極了!然后,我引導學生用心閱讀最令人感動的11小節,圈劃批注,交流感悟,抓住小男孩的語言“你等著,有一天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體會這是小男孩對弟弟的承諾及他實現美好愿望的決心;扣住小男孩的動作“跑進”、“背著”和“放到最下面的臺階上”體會小男孩的急切、興奮與心細、懂事。引導學生注意聯系上下文反復品味、觸摸文本,通過一次次入情入境地潛心會文,品讀感悟,小男孩的一言一行不僅深深地打動了保羅,也震撼了學生們的心靈。
二、重情境創設,說中體驗
1、課前創設氛圍:
離上課還有幾分鐘,我出示了配樂小詩《給予》,在優美舒緩的鋼琴曲中,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或默讀、或輕聲吟誦、或大聲朗誦。這樣的課前準備,既穩定了學生的情緒,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學習中,又為課文的學習奠定了情感的基調。
2、課中設置情境:
我主要抓住了教材的兩處空白點,安排了兩次想象說話。一次是品讀交流了課文11自然段,感悟了小男孩的美好心靈,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就是保羅,面對此情此景,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使學生的情感與文中保羅的情感產生共鳴,激起學生也想給予別人快樂的愿望,同時又自然過渡到下文的教學。
真切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道理,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針對這一重難點和學生對圣誕節這個西方節日比較陌生的實際情況,我通過情境創設,播放英文歌曲《鈴兒響叮當》及圣誕夜的美景,再配以教師優美的語言描述,將學生帶入圣誕節這個特定的情境中,引導入情入境地想象:他們三人度過了一個怎樣難忘的夜晚?想象你就是小弟弟、小男孩或保羅,你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四人小組互說后再全班交流分享。通過這一設計,力圖既要加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提高語言訓練的質量,又要在說中加深理解感悟,真切體會到“難忘”與“快樂”,進而達到“語言訓練”與“思想陶冶”的雙豐收。從學生們的交流中,可以看出這一情境的創設,使他們更好地感悟了文章的中心,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也得到了訓練,達到了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