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
“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
保羅吃驚地看著這個小男孩,不由自主地問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車兜一圈嗎?”
“當然,我非常愿意。”
車開了一段路,小男孩轉過身來,眼里閃 亮光,說道:“先生,你能把車開到我家門口嗎?”保羅笑了,這回他知道這個小男孩想干什么了,這個小男孩想在鄰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轎車回家的。但是,這回保羅又錯了。
小男孩請求他:“你能把車停在那兩個臺階跟前嗎?”
車停后,小男孩順著臺階跑進了屋。不一會兒,他背著腳有殘疾的小弟弟返回來了。他把小弟弟放在做下面的臺階上,然后指著車對他說:“弟弟,看那新車,是不是跟我剛才告訴你的一樣。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圣誕禮物,你等著,有一天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坐在車里,親眼看一看圣誕節櫥窗里那些好東西了。”
保羅下了車,把小弟弟抱進了車里。那位小男孩也坐了進去。他們三個人一起渡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從那天起,保羅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給予是快樂的
元旦夜,一家三口決定到步行街走走。我把手伸到窗外感覺很冷,給兒子捂上棉衣后我們興高采烈地來到步行街。
當走到大福源門口時,我突然發現兒子不見了,我急得大喊起來,老公說“你喊什么,兒子在那呢。”我回頭看見兒子正站在一個滿頭白發,衣衫襤褸的老人面前。我跑過去,剛想責罵兒子幾句不聽話亂跑什么的。兒子突然說:“媽媽,這個爺爺好可憐啊,過節了,還在這里要飯。”我低頭一看,一位老人正一邊磕著頭一邊不停地叨嘮著什么,門口另一端還有一位跪在地上的老人,手里捧著個小盆在仔細地看著什么。我過去一看,原來里面有一整根煙。
“媽媽,我們給他們點錢吧”兒子眨著明亮的眼睛企求地看著我。我拽著兒子就要走,兒子掙脫我的手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
我無語。其實我并不是一個沒有同情心的人,曾幾何時,我也經常對那些遇到困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對那些在街上乞討的乞丐,我通常會遞上一些零錢,略表愛心。可是后來,我經常在報紙上看到這樣的報道:有些人四肢健全,卻故意裝成殘疾人來騙取眾人的同情心;有些小孩假借自己失學、父母重病缺錢為由向路人乞討;還有些不法分子專門組織兒童行乞,靠兒童行乞來供他們吃喝玩樂。看多了這樣的報道后,內心深處有一種被愚弄的感覺,感到自己的愛心被褻瀆了。從那以后,我就再也未對那些在路上碰到的乞丐奉獻愛心了。
我無法向兒子解釋我的想法,即使解釋了,他小小的年紀也不可能會明白。于是我告訴他:媽媽沒有零錢,下次再給吧!
兒子卻冒出一句:“我有。”他從口袋里拿出老公給他的五元零用錢,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老人面前,小心翼翼地放進盆里。然后對老人說:“老爺爺回家過節吧,外面多冷啊!”老人沒有說話,只是一個勁地磕著頭。老人給孩子磕頭,我被眼前的景象弄呆了。這算什么啊?
回家的路上,老公表揚兒子做的對。兒子說:“媽媽,你不是常教育我對所有的人都要富有愛心嗎?我們的語文書上有一篇課文叫《給予是快樂的》,講的也是要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我被兒子的話羞紅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