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藍天的恐龍》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興趣的部分。
2、有條理地復述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激起熱愛科學、探索求知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變過程,體會科學工作者從事科學研究的執著與艱辛,引導學生揣摩課文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變過程,揣摩課文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回顧復習。
1、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字詞,繼續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2、討論: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生自由交流。
二、精讀理解。
1、恐龍到底是怎樣飛向藍天的呢?學生默讀課文,討論交流,找出答案。
2、指名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師生評價交流情況。(板書)
第一種 和狗一般大小
(兩億三千萬年前)
(數千萬年后) 有些恐龍兩足奔跑 有些恐龍四足行走
龐大家族 有些恐龍身長幾十米 有些身材小
有些恐龍兇猛異常 有些溫順可愛
(獵食性恐龍) 身體變小長得越來越像鳥類。
恐龍繁衍成一個龐大的恐龍家族,“繁衍”是什么意思?我們一起合作讀一讀這一部分。讀了這句話,你們有什么發現?(排比、對比)同桌合作讀,感受對比的寫法。
(2)對于這些恐龍,你們有什么了解嗎?理解“茹毛飲血”,想象畫面男女生合作讀。
(3)在恐龍家族中,還有許多恐龍,你能像課文這樣,用“有些……有些……”說一說嗎?指名說,生互評價。
(4)看演化圖,你們能不能背一背這句話?
3、這么多形態各異的恐龍,只有一種獵食性恐龍最終演變為鳥類,誰來讀一讀它們的變化?其他同學閉眼想象:它有哪些變化?
指名說。是這樣嗎?我們再到課文中驗證一下,自由讀文。
5、你們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完整演化過程嗎?小組合作說演化過程。
6、不管怎樣,有一點毋庸置疑(生接讀)
“毋庸置疑”怎樣理解?(無須懷疑)帶著這種語氣再讀這句話。
破折號在這里起什么作用?(解釋說明)
7、師:無論如何,這些只是科學家們根據種種證據的推論,他們有更美好的心愿。請齊讀第5段。
理解:“歷史進程”指什么?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三、感悟總結
1、學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2、以恐龍化石,科學家能推出恐龍成鳥類的演變過程。對此,你有什么感想?你們想對科學家們說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