⒋記金華的雙龍洞
這句話寫出了內洞的什么特點?(大)
⒋齊讀第五、第六段,感受一下內洞的特點。
小結:作者乘船出洞,結束了雙龍洞之游。我們同作者一道感受了雙龍洞的雄偉、驚險與神奇。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不禁折服于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神奇!
㈣布置作業(yè)。
⒈背誦第五自然段和自己喜歡的一段。
⒉小練筆:怎樣進洞作者寫得很詳細,而出洞,只用了短短的一句話,請你發(fā)揮想象,寫一寫作者是怎樣出洞的。
⒋記金華的雙龍洞
3 記金華的雙龍洞(4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建議1.課前教師可作些調查,學生有沒有見過溶洞,對溶洞有些什么了解等。2.課始,讓去過溶洞的學生說說自己的見聞,師生之間相互補充,與此同時借機教學“石鐘乳”“石筍”等詞語。...
一、教材解讀1.課文簡說。本文是葉圣陶先生早年寫的一篇游記。作者按游覽的先后順序,先寫了去雙龍洞途中的風光,接著寫雙龍洞洞口和來到外洞;再寫怎樣通過孔隙來到內洞;最后寫出洞。行文中還有一條線索,即作者多次寫到水。...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及新詞,認讀1個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2、了解按游覽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及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3、學習“孔隙”一段的描寫方法,寫一段話。...
教學目標: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浙江、油桐、擁擠、孔隙、仰臥、臀部、稍微、額角、擦傷、蜿蜒、依據(jù)、石鐘乳、突兀森郁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能復述雙龍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壯觀。...
北京崇文區(qū)光明小學特級教師 葉多嘉 一、教材分析 (一)主要內容 這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情景。是按游覽順序記敘的。先寫沿途所見的美景;繼而寫外洞洞口、外洞;再寫孔隙;最后寫內洞。...
教學目的知:了解雙龍洞的游覽順序,景象的奇異。滲透游記類課文的學法。能:思考、表達和搜集材料的能力。運用有關課外材料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思: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課文內容,搜集材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
8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目標1.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2.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要求:1、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2、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3、學習本課生字。掌握“浙江、杜鵑、明艷、蜿蜒、聚集、孔隙、臀部、稍微、漆黑、觀賞、盤曲而上、變化多端”等詞語。...
教案示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9課。(板書課題) 2.讓學生解釋“記”是什么意思。(記載) 3.本文是一篇游記。這篇游記是葉圣陶先生于1957年游覽金華雙龍洞后寫下的。...
教案示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9課。(板書課題) 2.讓學生解釋“記”是什么意思。(記載) 3.本文是一篇游記。這篇游記是葉圣陶先生于1957年游覽金華雙龍洞后寫下的。...
教案示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9課。(板書課題) 2.讓學生解釋“記”是什么意思。(記載) 3.本文是一篇游記。這篇游記是葉圣陶先生于1957年游覽金華雙龍洞后寫下的。...
作者郵箱:教學要求:1、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2、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練習理清課文的條理。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案例描述]: 師:學完本課,還有疑問嗎? 生:老師,課文在第四自然段中寫道:“泉水*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第五自然段中寫道:“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是從*左邊的石壁的下方的孔隙流出”,第七自然段中寫道:“泉水*著右邊緩緩地流...
教材分析:《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五年制人教版第七冊第四單元的一篇寫景課文。這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jīng)過,情融于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認知: 1.通過自學,能讀準生字,多音字字音,運用查字典與結合課文等方法理解有關詞語; 2.了解作者葉圣陶的生平概況以及游記這一體裁的基本特點和有關溶洞方面的自然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