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教學案例
本節課是魯教版第七冊誠信主題單元的第三課,在學生對誠信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繼續深入體會更高的做人品質尊嚴,以及用自己的言行維護個人的尊嚴。課文開頭描繪了一個畫面:一群難民受到善良的沃爾遜人的款待,狼吞虎咽地吃著食物。接著,故事里的難民群體中出現了一個例外的青年人。他與其他難民不同的是,他要求鎮長給他活干,如果別讓他干活,就不吃不勞而獲的食物。鎮長最后答應讓他讓他為自己捶背,之后他才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文中哈默的形象是通過對他的外貌、動作和語言的細致描寫來體現的。故事以尊嚴為題,含義深刻:一方面概括哈默的品格,說明人要有精神,要自愛、自強、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遜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長者風范。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詞語,滲透理解詞語的方法。
2、通過三種句式訓練,規范學生語言,訓練學生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抓住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
4、通過哈默與其他逃難者的比較,感受哈默的自尊自強,體會什么是尊嚴。
5、圍繞杰克遜評價哈默的話,引導學生理解杰克遜的人格魅力。
教學重點:
1、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理解什么是尊嚴。
2、通過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詞語,滲透理解詞語的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哈默與其他逃難者的比較,感受哈默的自尊自強,體會什么是尊嚴。
課堂實錄:
環節一: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設疑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讀過課文了,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課文主要講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在逃難的途中,堅持用勞動換取食物的事。
生:講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逃難到沃爾遜小鎮,堅持用勞動換取食物的事。
師(板書:哈默):說得簡單、明了,有條有理,很好!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逃難人,而沃爾遜小鎮的鎮長杰克遜是怎樣評價他的?
打開書,找一找。誰來讀讀?
生: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出示幻燈片: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師:老師這也有這句話,誰再來讀讀?(指一人讀)仔細想想,讀了這句話有什么疑問嗎?
生:既然說他“什么都沒有”,為什么還說他是富翁呢?
生:有尊嚴,就是富翁嗎?
生:為什么說他有尊嚴?
師:同學們,學貴有疑呀!短短的一句話,就引起了你們這么多的思考,真不錯!杰克遜說他什么都沒有,他究竟都沒有什么呢?(出示:那時的他沒有 ,沒有 ,沒有 。)能用這樣的句子說說嗎?
生:那時的他沒有房子,沒有金錢,沒有汽車。
生:那時的他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力氣。
生:那時的他沒有食物,沒有金錢,沒有親人。
師:對呀,這時的哈默別說房子、汽車,就連最基本的維持生命的食物與水都沒有。他是一無所有呀,可杰克遜為什么說他是個“富翁”,而且還“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呢?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一同走進文章,走進哈默,去探個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