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會本課四個生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部分;學習運用“從內容體 會 思 想”的方法,
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體現人物的品質。
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在什么時候人都要有尊嚴。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語句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富有"的真正含義,做有尊嚴的人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感受饑餓、困乏
1、播放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自然災害帶給人們的無情的損害、災害。畫面出現不同的災害以及人們逃難時的可悲場面。重點選播人們由于遭災而饑餓的情境,讓學生感受災難,進入情境。
2、教師引導談話:假如你是逃難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面前,你會怎樣做?
3、學生談話。
4、導入課文內容。
(1)教師總結:大多數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自然接受別人的幫助,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尊嚴》(板書課題)中也有這樣的描述。
(2)投影打出課文插圖圖片,教師講述課文第一段話,引導學生看圖:逃難的人什么樣?
(3)教師小結:在這些人中,只有一人例外。他是誰?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二、自讀課文,感知、了解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查工具書或同桌交流學習生字、新詞。
2、學生試著自己概述課文的內容。
3、小組內交流。
三、細讀課文,探究、體會年輕人的表現
1、教師引導談話:年輕人的表現怎樣?畫出課文中對他的描寫,標示出自己的體會。
2、小組內交流,準備全班交流。
3、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描寫年輕人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的語句,標示自己的體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體會。
4 小組內研究匯報形式,準備匯報。
各小組匯報,全班交流評價。
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匯報體會:抓詞句體會、分角色朗讀、表演、畫圖表。
如可以抓住以下詞句體會“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當鎮長杰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嗎?’”
在學生評價中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課文通過描寫年輕人的神態、動作以及語言,表現年輕人即使自己極度困乏,也保持自己的尊嚴,還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其他逃難人的表現,理解年輕人的與眾不同,進而體會年輕人的尊嚴。
三、點撥,揭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