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教學設計
一,文本解讀:《尊嚴》人教版課標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是以"誠實待人"為專題編寫的,要求學生潛心會文,在感受人物思想品質的同時,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尊嚴》是一篇故事內容簡單卻具有極強哲理性的文章.本文對哈默有骨氣,有毅力,有自尊的形象塑造是通過對他的外貌,動作和語言的細致描寫來展現的.而對爾杰克遜大叔尊重他人,維護他人的長者風范卻暗含在他對主人翁哈默維護自尊的請求中.鎮長杰克遜大叔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這是課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克遜大叔的這句話中,最難理解的就是"尊嚴",這篇課文宣揚的是哈默以堅強的毅力所堅守的"用勞動換取報酬"的信念.而對尊嚴的捍衛,正是現實社會所缺失的.所以,為學生純潔的心靈射進一縷圣潔的光芒——尊嚴,更顯可貴,我想,這也是學習本文的價值所在.
尊嚴就是堅持自己的立場與原則,保持自己的人格和操守.尊嚴就是自尊自愛,就是堅持原則,尊嚴就是誠實守信.尊嚴就是挫折面前不低頭,強權之下不屈膝品格.不同年齡或身份的人對尊嚴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如:一個天真無邪的兒童說:"人的尊嚴靠獎勵."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說:"人的尊嚴靠知識."一個熱血沸騰的輕年說:"人的尊嚴靠拼搏."一個穩重成熟的中年說:"人的尊嚴靠事業."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說:"人的尊嚴靠品德."一個歷盡世態炎涼的企業家說:"人的尊嚴靠財富."一個從事科學研究的學者說:"人的尊嚴靠學識."
"尊嚴"對孩子們來說是個抽象的概念,教學中應該圍繞課文內容讓學生通過討論并達成共識: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不勞而獲,沒有尊嚴;通過勞動換取食物是有尊嚴的;堅持原則就是維護尊嚴;尊嚴可以改變人的命運等等.
我認為,就本課而言,尊嚴的定位可以包括三方面:首先是對自己的尊重.哈默靠勞動換取報酬,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信念就是對自己的尊重,是尊嚴的體現.其次是對別人的尊重.杰克遜大叔極力維護哈默的尊嚴,處處表現出對哈默的尊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必定受到別人的尊重,這無疑也是尊嚴.再者,尊嚴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文本中的哈默讓人佩服,韓信受胯下之辱,勾踐忍辱負重,朱自清餓死不吃美國救濟糧,都是尊嚴的不同表現形式.
的確,站在人文的角度上,學習《尊嚴》一課,應該讓孩子的心靈接受一次圣潔的洗禮,使其生命成長中收獲一種高貴,一種尊嚴,一種骨氣.站在工具的角度,又應該讓學生緊緊抓住文中對哈默神態,動作和語言描寫的句子,學會如何通過語言文字去表現人格特征.而如何將二者和諧地統一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中,這是要我們語文教師的真功夫所在.
文本解讀的原則:首先要尊重學生個體領悟感受文本的權力,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讓學生課下預習的時候寫出自己的評論或感受并提出問題,文學文本的閱讀必須跟學生的經驗和生命搭上關系,學生才可能產生興趣.
我在學生中做了一個調查,發現學生的理解都是在淺表層次,口號式,標簽式的答案居多,還有的孩子不理解哈默為什么不先吃飯,后干活 我想,教學中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有必要讓學生明白:無論是先吃飯還是先干活都是以自己的勞動去換取報酬的,都是一種尊嚴,而哈默的固執,正是他與眾不同的人格.它是一種堅守問題,是哈默在堅持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它體現了哈默的自尊嚴和責任,體現了自尊自立的力量.也正是這種力量,讓他得到了杰克遜的賞識與尊重,同時,這也是他日后獲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