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從“小夜鶯”的精神品質中受到熏陶感染。
3.初步體會課文首尾照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從故事內容中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 理解文章首尾照應的寫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在前蘇聯反德國法西斯的衛國戰爭中,出現過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你們聽說過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嗎?看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嗎?他們都是前蘇聯的驕傲。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塊再來結識一位前蘇聯的小英雄 。他就像中國的劉胡蘭、王二小一樣,在反對外來侵略者的斗爭中英勇頑強,機智靈活,不畏強暴,表現了一個民族的愛和平,愛祖國的英雄氣概。好,下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夜鶯的歌聲》了解這個小英雄。
2、齊讀課題,交流預習中了解的情況。(適時介紹時代背景:蘇聯衛國戰爭: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在已經占領了歐洲許多國家之后,突然進攻蘇聯。蘇聯人民在以斯大林為首的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開始了保家衛國的抵抗戰爭,叫“衛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新的階段。衛國戰爭初期,德軍利用暫時有利的因素占領了蘇聯不少地方,后來蘇聯軍隊經過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大會戰,殲滅了德軍主力,根本扭轉了戰局,轉入反攻。1944年,蘇軍發起總攻,全部收復淪陷的土地。1945年5月,歷經4年的衛國戰爭的蘇軍攻克柏林迫使德國無條件投降而告終。其間,蘇聯各地涌現出許多愛國將士,愛國民眾。本文中的小男孩只是許許多多反對戰爭,反對侵略的人民中的一分子,大家都親切叫他什么?)
3、圍繞課題質疑。(估計會有:夜鶯是什么?夜鶯的歌聲是什么樣的?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要以“夜鶯的歌聲”為題?為什么稱這個小孩子為夜鶯?……鼓勵學生將這些問題寫到黑板上)
二、學生學習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讀準課文,應用前邊學過的方法解決生字新詞。
2、重點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兩個問題進行小組研讀,完成小組學習合作單。
三、全班交流匯報:(視小組交流順序而定)
1、找出文中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明確歌聲的作用:
第2自然段:引誘敵人
第20自然段 :迷惑敵人
第26、29、30、31、34自然段:報告敵情(怎么報告的?)
第37自然段:引誘敵人
2、開頭寫到了什么?結尾寫到了什么?這種寫法叫什么?(體會首尾照應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的關系,是首尾照應。這樣的寫法使文章結構嚴謹,渾然一體。從而更有力地表達了小男孩發出夜鶯的叫聲,是為了配合游擊隊殲滅敵人的主題。)
3、從這夜鶯的歌聲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可以自由說說、評價小夜鶯)為什么樣稱他為小夜鶯?
(1)學法指導:(可以找出描寫小夜鶯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的句子)畫—畫描寫夜鶯的句子
讀——體會到了什么?
想——怎么體會到的?
寫——把想到的寫下來。
(2)組織討論,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愛國。在交流中指導感情朗讀描寫小夜鶯的句子。讀中體會,讀中感悟。
(3)說說人們為什么稱他小夜鶯?
四、課外延伸:
1、聯系自己的閱讀,說說還了解哪些小英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