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啟示 教案
學習目標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fā),學習用聯(lián)系的眼光認識自然界,激發(fā)閱讀仿生學等科普讀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語:有人說大自然是一本無字的百科全書,這話不錯。如果你平時多多留心觀察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一定會獲得很多知識,獲得很多教益。不信請讀《大自然的啟示》。(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3、這篇課文是由兩篇短文組成的。讀了這兩篇課文的題目后,你一定會覺得很有意思吧。森林里雜草叢生,荊棘密布,怎么“打掃”;什么是人類的老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書交流。
(1)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
(2)說一說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1、學習《“打掃”森林》。
(1)自讀第三者1—3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理解“寬敞”、“潔凈”、“干枯”等詞)
①結合課文插圖,說說這部分的大概內容。
生:德國一位林務官下令把森林“打掃”干凈,結果讓森林遭了殃。
②有感情地朗讀。
(2)重點探究第5、6段。
①默讀課文,思考:使森林遭殃的原因是什么?畫出能夠說明這一原因的重要語句。
②小組內討論、交流。
③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點撥。
④說說你從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生:不要破壞森林,要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小動物,愛護環(huán)境,保持生態(tài)平衡。
師:說得很好。只有維持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的聯(lián)系,才能維持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
2、學習《人類的老師》。
讓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自學方法學習本文,在方式上仍然講究自主、合作、探究。著重解決以下問題:
(1)科學家從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了什么啟示?
生:找到了防止飛機快速飛行時因機翼抖動而墜毀的方法。
(2)從鯨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示?
生:改變了輪船的形狀,加快了航行的速度。
(3)為什么說生物是人類的好老師?
生:生物讓人類有所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
(4)讀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生:生物真不愧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四、總結、拓展。
1、《“打掃”森林》這篇課文中自然給我們的啟示是:只有維持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的聯(lián)系,才能維持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人類的老師》這篇課文中自然給我們的啟示是:只要我們多多留心自然,自然界的很多生物就會給我們有益的啟示,它們不愧是我們人類的老師。
2、學生交流各自所知道的其它有關“自然的啟示”事例。
生:萊特兄弟根據(jù)風箏發(fā)明了飛機。
生:魯班根據(jù)帶刺的樹葉發(fā)明了鋸……
一、新課導入
回憶這個單元前面學過的課文,想想每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其實,自然界中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還很多。今天我們就學習課文《大自然的啟示》看看這篇文章又能給我們什么啟示。
二、檢查預習,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三、學習《“打掃”森林》一文:
1、默讀課文,想想文章的主要內容。
2、為什么題目上“打掃”兩字要加引號?
3、畫出你讀了本文后理解的“生態(tài)平衡”圖。(枯枝敗葉與動物的生物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