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的歌聲》第2課時教案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2.體會課文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寫法。
〔教學重點〕
1.了解小男孩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德國法西斯強盜的。
2.了解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之間相互照應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明確學習目標。
1.小男孩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敵人的?
2.夜鶯的歌聲起了什么作用?
二.理解課文,解決問題。
1.交流復習情況——找“歌聲”
學生復習從課文各部分中找到的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
2. 教給方法,理解課文——析“歌聲”
〈1〉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中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明白小男孩利用歌聲誘敵上鉤。
①引讀句子。
②學生提出疑問。
③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解決問題。
理解夏日為什么是沉寂的,激起學生對侵略者的痛恨;明白
小男孩為什么坐在河岸邊削東西,知道夜鶯的歌聲起了吸引敵人的作用。
④ 學生有感情地讀小男孩與德國軍官的對話,理解句子“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
⑤體會小男孩的機智勇敢。
⑥總結學習方法。
〈2〉學生按照總結出的學習方法分組合作學習第二、三、四部分中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理清課文脈絡,明白每次歌聲所起的不同作用。
①學生匯報學習第二部分中描寫歌聲句子的情況,明白小男孩利用歌聲和巧妙的回答麻痹敵人,再次體會小男孩的機智勇敢。
②學生匯報學習第三部分中描寫歌聲句子的情況,明白小男孩利用歌聲傳遞敵情,從而幫助游擊隊殲滅敵人。
引導學生理解句子“如果我們出了什么事,你們可別忘了小夜鶯……”,體會小男孩與游擊隊的密切關系;從戰斗的結果進一步體會小男孩機智勇敢、熱愛祖國的品質。
③學生匯報學習第四部分描寫歌聲句子的情況,體會課文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之間相互照應的寫法。
3.提煉文章中心——贊“夜鶯”。
學生各用一句話夸夸小夜鶯。
三.總結延伸,提出要求。
鼓勵學生學習小男孩機智勇敢及愛國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