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荷蘭——牧場之國的資料
從足球看荷蘭:不為爭名逐利,只求唯美主義
荷蘭隊可以革命性的足球屢屢改造世界足球的風格,但卻沒有辦法在足壇稱霸,實在和荷蘭的民族性有關,因為荷蘭人對稱霸不感興趣,荷蘭人更感興趣的是和平與創造,以及在足球中體現海一般的浪漫主義精神。
荷蘭歷史上一直采取中立政策,由此帶來它有意思的命運。16世紀前長期處于封建割據狀態。16世紀初受西班牙統治。1581年北部七省成立荷蘭共和國。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認荷蘭獨立。17世紀曾為海上殖民強國。18世紀后,荷蘭殖民體系逐漸瓦解。1848年成為君主立憲國。一戰期間保持中立。二戰初期宣布中立。1940年5月被德國軍隊侵占,王室和政府遷至英國,成立流亡政府。戰后,荷蘭人意識到中立并不能帶來長久的獨立,終于放棄中立立場,加入北約。
荷蘭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反抗大國統治的歷史,和平和獨立對荷蘭人來說已經不易,所以荷蘭人骨子里并沒有興趣去爭取不屬于自己的利益。另外,荷蘭人也是世界上最值得敬佩的民族之一,荷蘭本來是一片沼澤,難以為生,但荷蘭人的遠祖沒有選擇向中歐移動,通過戰爭爭取新的生存空間,而是選擇了和自然搏斗,篳路藍縷,改善荷蘭的地理環境。
“荷蘭風車”今天已經成為荷蘭的標志,在歷史上,風車幫助荷蘭人圍海造田,從大海口中爭取了近三分之一的國土,并且幫助荷蘭的社會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一直處于歐洲社會前列,直到今天仍然如此。荷蘭民族,喜歡選擇內省,改善自身,來代替掠奪他人,在足球風格上,也是典型的“求道派”,所以荷蘭人骨子里對勝負之爭并沒有太強的意識。或許擔任足球歷史上的改革者形象,已經夠了,世界冠軍對他們來說并不是惟一的選擇。
好在荷蘭人并不軟弱,反抗者的特征就是大難不死,越危急的時候,越能迸發出不一般的求生力量。荷蘭國徽:即奧倫治。拿騷王室的王徽。為斗篷式。頂端帶王冠的斗篷中有一盾徽,藍色盾面上有一只頭戴三葉狀王冠的獅子,一爪握著銀色羅馬劍,一爪抓著一捆箭,象征團結就是力量。盾徽上面有一頂王冠,兩側各有一只獅子,下邊的藍色飾帶上寫著威廉大公的一句格言“堅持不懈”。
荷蘭人就是這樣,不到生死攸關的時候,寧愿去享受和平和藝術,但你真的要滅它了,你就會看到一個鐵一樣的荷蘭。所以一千年后,荷蘭隊可能會成為參加世界杯決賽圈比賽最多的隊,但卻是獲得冠軍最少的隊。
現實與理想的落差
先看一下荷蘭的繪畫,荷蘭出兩種畫家,一種是“宏偉場面愛好者”,比如15世紀凡。愛克兄弟畫的《根特祭壇畫》、16世紀魯斯本的《智者朝圣畫》、《劫奪列其普的女兒》和《亞馬孫之戰》等畫,氣勢磅礴,色彩富麗,對后來的歐洲繪畫產生了重大影響。另一種是不拘一格的革命者,從17世紀的倫勃朗到梵。高,再到抽象派創始人蒙德里安。
如果把荷蘭國家隊比作一幅畫的話,這幅畫永遠不會缺乏宏偉的場面、閃耀的群星、和不斷的戰術革命。荷蘭國家隊,需要的是日本圍棋中的“勝負師”精神,有時候不惜一切,刻意追求勝負,也是一種最高的境界。
在這樣的一個國家學習足球,想不用心學習也是不行的。
人們提起荷蘭足球常常有一種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荷蘭球員的足球踢得如此完美無暇,甚至于可以在不大的綠蔭場上用腳寫出一首首悠揚的詩篇。看他們踢球,球迷的神經一次次的蹦緊松動,隨他們的一次次出腳而跳躍。他們使球迷的思維空間得到了極大擴展。然而荷蘭足球卻一次也沒有驕傲的站在世界杯冠軍的領獎臺上,去享受那振人心肺的歡呼聲,荷蘭足球仿佛永遠處在現實與夢想的交界之間。幸福是那樣的觸手可及,又仿佛永遠的那么遙遠。于是人們就非常的以為,荷蘭足球的實力和對足球理論的深刻理解,早就應該在世界杯上拜王封相了,然而沒有,只是運氣太差了。他們演繹的是世界足壇一出悲劇,這出悲劇由于無奈才顯的如此動人,如此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