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牧場之國
一、教材解讀1.課文簡說。
荷蘭一向以“花之國”、“風車之國”、“運河之國”、“牧場之國”聞名于世。本文正是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的獨特風情的。課文為我們描繪了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神秘含蓄:白日里,牧場是動物們的天堂,無論是花色多樣的牛,還是駿馬或羊、豬、雞,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綠草低地上”是那樣的悠然自得、愜意舒暢,廣闊無垠的草原無疑就是他們的自由王國,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閑游憩圖。即使是傍晚出現了擠奶的人也并沒有打破草原的寂靜,奶牛仍是“嚴肅沉默”,擠奶人更是“默默無語”,連船只行駛也是舒緩平穩的,車船的到來與離去也反襯出了草原的寂靜。直到夜幕降臨,荷蘭更是沉入一片靜謐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靜夜圖。課文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荷蘭牧場和運河交錯的獨特地形,看到了畜牧業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蘭國計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蘭藍天、碧草、牛羊組成的優美迷人、自然和諧的景觀,所以作者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既是作者在向人們介紹荷蘭的特點,更是對荷蘭的美景發出的贊嘆。
本文語言生動,形象傳神,比喻、擬人是本文語言上的一個突出特點。
選編這篇文章的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體會動物與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美好意境;二是使學生領悟本文在寫景方面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優美的語言。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進一步感受鄉村生活的可愛;體會作者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難點是讓學生明白課文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
這是一個總起句,句子緊扣課題,開門見山,點明了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后,強調了本文重點要描寫的是荷蘭獨特的地形特點──“牧場之國”,因為荷蘭三分之一的地區為牧場,所以這句話總領全文,下面就具體地描寫了荷蘭廣闊無際的牧場和生活在牧場上的無憂無慮的家畜家禽。
②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
“專注”指專心注意,這一擬人寫法讓人感到牛無論吃草還是站立時都像一個人那樣深沉含蓄,不時地琢磨著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回味著草原的無邊美景,由此可以看出整個低地是何等的安靜祥和,外界對牛沒有一點干擾。
③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絲絨般的碧綠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
這一句是對前面具體地描寫了牛群活動的場面總括,句中“全是”讓人想象到如同絲絨般柔軟而細密的碧綠草原上,活動著的全是黑白兩色的花牛,景致壯觀,色彩明麗,于是作者發出了贊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④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
沒有牧人的吆喝,沒有食物的紛爭,沒有強敵的進攻,馬兒是這無邊草原尊貴的主人,作者面對駿馬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目睹它們在草原上無拘無束的自在和任意馳騁的英姿,感嘆這草場與駿馬和諧。
⑤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發出哞哞聲,馬也忘記了踢馬房的擋板。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芒。這就是真正的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