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注 同步練習
每當讀到、聽到、教到《全神貫注》一課時,總會想起于永正老師來。課堂上于老師沒有過多討論文中具體而生動的人物神態、動作描寫,沒有專門去體會羅丹全神貫注的精神。于老師以他人的名言開始,采用多種形式的讀、不同梯度的讀,以學生自創的名言結束。當我們去品味這群四年級孩子的名言(不滿足+一絲不茍+全神貫注=成功;人不斷的皺眉,就能不斷發現自己的缺點,不斷發現自己的缺點,就能不斷進步;羅丹羅丹真專心,朋友在家不“放心”,我們應該學習羅丹全神貫注永記心……)時,可以看到學生的名言無不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折射出文章的內涵。學生不需要老師剖析課文,就能把精髓牢牢把握,這得益于老師“潤物細無聲”的高超教藝,得益于老師巧妙地挖出讀寫結合點,只有預設的充分,才會有精彩的生成。再教《全神貫注》這一課時,就不得不思考怎么才能像于老師那樣做到“讀是基礎,寫是升華”呢?找準讓學生有話可說,與課文結合好的讀寫結合點呢?在反復的打磨、研討過程中,發現了三種讀寫結合的方式。
一、針對人物說感言
課文學完后出示小練筆:
你想對羅丹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對茨威格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對自己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想象省略巧補白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越干越有勁,情緒更加激動了。這中間有一個省略號,羅丹修改女像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么呢?發揮你的想象,補充出省略的內容。
三、巧設情境細描寫
。ㄉR讀第二自然段,再次體會落單修改女像的過程)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學習上也有值得全神貫注去做的事,選擇你平時最投入的事情,可以用上板書上的詞語,把事情寫具體。
板書設計: 26 * 全神貫注
一會兒……一會兒
似乎 好像
陶醉
三種讀寫結合的方式,哪一種更適合學生,更有利學生的發展。多次走進文本,多次走出文本,潛心研究之下,我們發現第一種說感言這種方式,適用于大多課文,過于表象,沒有針對性。第二種補白這一方式,雖然抓住文章的標點,以求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可是課文中已經具體地寫出羅丹修改女像的動作、神態,對于沒有這方面體驗的學生來說,學生只能會“詞窮”。第三種細描寫以葉圣陶老先生的“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閱讀與習作的技巧”精神為指導,體現了學什么、用什么,學以致用的方針,指導學生運用動作、神態描寫把情境寫具體,可是寫的前提是必須讓學生先去體驗,或者激活學生這一部分的生活、情感積累,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寫出真實、有血有肉的片段來,否則只會是機械的模仿,只是形似,而非神似。這種練習更適合教師另用一課時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后,再來指導學生進行片段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