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進藏 教學反思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反思
《文成公主進藏》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能復述課文,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教學目標中抓住文章主要內(nèi)容,練習簡潔的講述課文,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很難,難就難在“簡潔”二字上,一篇篇幅較長的文章想用幾句話簡單的講述存在一定的難度。初讀課文之后,我請學生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表現(xiàn)很積極,可第一個學生基本是在復述課文,講得非常細。聽了他的回答,我并不覺得意外,的確是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個問題,我采用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求婚——接見使臣考驗智慧——允婚——進藏——帶去生產(chǎn)技藝。并板書出來,便于學生理解。接著分兩部分來復述:考驗智慧和進藏。第一部分先讓學生說怎么考驗的?學生回答:出了兩個題目,一個是辨認馬母子,第二個是識別真假公主。而后,分三大組比賽復述,一組一個題目,第三組復述兩個,學生熱情高漲,復述的很好,還報以熱烈的掌聲。接下來復述進藏的過程,還是分三大組,一組說兩個故事,因為進藏的過程曲折,但每個故事內(nèi)容也不多,所以分開復述,效果還行。分組復述完,接著由學生自己復述全文,這樣比之前進步了許多。
通過這節(jié)課,我得出幾點體會:1、讓學生復述故事時先幫學生理清課文的思路,這樣便于學生能夠清晰地復述課文。2、復述時,采用比賽的形式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3、分部分復述時要掌握好時間,我這節(jié)課第一部分用時稍長。4、板書要利于學生復述,把整個課文的框架列出來。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反思
《文成公主進藏》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能復述課文,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初讀課文后,讓學生說說文成公主進藏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么克服,當一個學生說到遇到了一片沼澤地,公主撒了一把羊毛就過去了,其他學生叫了起來,“這么神呀,神仙哦!”,是呀,文成公主身上充滿了神性,于是我順勢讓學生找出還有哪些神奇的地方,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讀書很認真,平常經(jīng)常走神,開小差的同學在這節(jié)課里也表現(xiàn)出色,因為學生對這個故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課堂上表現(xiàn)積極。因為文成公主撒了這把羊毛,所以路納這地方的牛羊一直長得又肥又壯”;路納這地方牛羊長得肥壯是客觀事實,聯(lián)想到這是文成公主進藏途中為過沼澤地撒了羊毛的緣故;藏族百姓還把“內(nèi)地橋”的來歷賦予了有趣的傳說,是公主折樹枝搭建而成;達尤龍真的樹木北稀南密本是一個很普遍的自然現(xiàn)象,但還是被藏民與公主聯(lián)系起來,說是公主因為聽說松贊干布去世無心梳妝,右邊頭發(fā)散開所致;還有乃巴山下的腳印聯(lián)想到公主背山而留……這一切都有濃郁的傳奇色彩,但藏族百姓卻代代相傳,把它想象成真的。從這些信息中,我們可以讀出藏族人民對公主的情。讀懂了藏族人民對公主的“情”,也就能讀懂文章賦以她身上的“神性”。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反思
今天讓學生自己學習略讀課文《文成公主進藏》,其中有一段是寫文成公主背走乃巴山的內(nèi)容,當時一個學生提問:“老師,文成公主是怎么背走乃巴山的?她能背嗎?”學生突然冒出這樣的想法,我想也沒想地回答她:“這是一個民間傳說,不過是人們把一些美好的故事用想象的方式夸大,用了一點夸張的寫法去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