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菜園課堂實錄
師:(板書:菜園)孩子們,見過菜園嗎?
生:見過。
師:你在哪兒見過的?
生:我在鄉(xiāng)下外婆家見過,是一片很碧綠的美麗的菜園。
師:也許,在你的眼里,菜園只是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可是,對于一個普通農(nóng)家來說,就像奶汁對于初生的嬰兒那么重要。平時,在院子里或小區(qū)的平地上開墾一塊菜園,也許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一起來看這幅圖片,你會想到哪些詞語?(出示荒涼的山坡圖片)
生1:不毛之地。
生2:寸草不生。
生3:荒涼。
師:很好,老師今天教你一個和荒涼意思相近的詞語:貧瘠。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你還覺得種菜是一件容易的事嗎?
生:不容易!
師:然而,就是在這一片貧瘠的土地上,一位普通的農(nóng)民,為家人開墾出一塊菜園,遠(yuǎn)遠(yuǎn)望去,就像——(生答:碧綠的翡翠)嵌在——(生答:貧瘠的山坡上)。他是誰呢?
生:父親!
師:(板書課題)今天,我們要一起學(xué)習(xí)的課文就是——(生齊讀題目)請同學(xué)們快速地搜索讀,能力強的孩子可以跳讀,父親的菜園里有什么蔬菜?
生:春有菠菜、萵筍,夏有黃瓜、茄子,秋有辣椒、南瓜,冬有蘿卜、白菜。
師:找得很準(zhǔn),這是課文的最后一段。孩子們仔細(xì)看看最后一段,再看看課文的題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末尾一段是“我家的菜園”,題目卻是“父親的菜園”。
師:這可真是個重大的發(fā)現(xiàn)!為什么要把“我家的菜園”稱之為“父親的菜園”呢?請孩子們帶著這個問題去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
(生默讀)
師:好了,大家交流一下,誰能回答剛才的問題?
生1:因為這片菜地是父親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
生2:因為是父親使這片貧瘠的土地變成一塊翡翠似的菜園。
師:太厲害了,一箭雙雕!既準(zhǔn)確回答了剛才的問題,又用最精煉的語言將課文內(nèi)容概括出來了。
(板書:貧瘠的土地→翡翠似的菜園)
師:接下來,我們就要重點研讀:你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菜園與父親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生茫然)
師:我給你打個比方吧!大家都看過電影,我們知道電影是由一個一個鏡頭組成的,這篇課文有三個經(jīng)典鏡頭,我給大家提示一下,第一個鏡頭是:勞作在黎明前的父親,你能找到與之相關(guān)的語句嗎?
生: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著鋤頭,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著一擔(dān)柴草回來。
師:(出示句子)父親這樣的勞動堅持了多久?
生:一個星期。
師:整整七天,父親都是這樣。
師引讀:第一天,天邊還閃爍著星星,人們還沒從睡夢中醒來,父親就——(生讀找出的句子)
第二天,月亮還掛在西天呢,父親就——(生讀)
第三天,天邊還泛著魚肚白,草木上的露珠還未干,父親就——(生讀)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每天都是天還沒亮,父親就——(生讀)
師:孩子們,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情景?
生1:父親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