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c:從你們的交流中,我們知道了蔡桓公當時非常的生氣,不以為然。那么這個句子應該怎么樣讀呢?
d:自己體會著讀一讀句子
e:指名朗讀
f: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個句子。(學生齊讀)
2. 說一說除了這個地方,你還從哪些地方看出蔡桓公不太相信呢?
過渡:盡管蔡桓公很不相信扁鵲,對他不加理睬,扁鵲為什么還三番五次地去拜見他,告訴他病情的發展,想給他治病呢?請大家自由地再來讀一讀這三個句子。
1. 學生自由讀句子
2. 扁鵲為什么三番五次地想給蔡桓公治病呢?在小組內,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3. 扁鵲為什么三番五次地想給蔡桓公治病呢?誰來說一說。(救死扶傷、不治就要死亡……)
評議:你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
從你的發言中,老師也看到你了你有一顆愛心,謝謝你!
對啊,醫生的本職告訴他,就應該這樣做!你體會的非常好!……
4.蔡桓公的病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加劇,扁鵲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來拜見,因為他知道大王的病不及時醫治的話隨時就有生命的危險……因為他知道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因為他知道國不可一日無君……那怎么讀才能夠讀出扁鵲當時的心情呢?
5.請同學們體會著讀一讀這幾句話。(自由讀一讀)
6.指名讀一讀,評議
7.再指名讀一讀——學生齊讀課文
過渡:課文讀到這兒,你是怎樣看扁鵲和蔡桓公這兩個人呢?
1. 學生思考
2. 引導回答:
蔡桓公:諱疾忌病 固執己見
扁 鵲:醫術高明 醫德高尚
評議,引導:
蔡桓公除了不聽別人的勸告之外,你覺得他還是個怎么樣的人,誰接著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誰還有不同的見解,大膽的交流交流。
能夠前后結合,來談自己的看法,太棒了!
立人之本就是德!作為一名醫生,他不僅醫術高明,最重要的是他醫德高尚。不僅僅想到了為了一個蔡桓公,更重要的是他為了整個國家。
對于扁鵲,你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嗎?
3.教師總結:剛才,我們結合課文重點的語句,體會到了扁鵲和蔡桓公兩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
過渡:又過了十幾天,扁鵲又看見了蔡桓公,這次他卻掉頭就跑掉了?他為什么跑了呢?
1. 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書上有關的句子。
2. 投影出示課文中的句子:
皮膚病……發展到皮肉……
3. 誰還從這個句子中讀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呢?
4. 誰愿意把我們體會到的讀出來?指名讀一讀課文。
四、拓展想象:
教師創設情景,音樂起: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渾身疼痛,不久他就病死了,桓公本來能夠好好地活著,品嘗著山珍海味,享受著人間富貴,可是最后他還是死去了,一切對于他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了。讀過這個故事,大家肯定有許多感受,也有很多話要說,那么你最想對誰說,想說些什么呢?下面,讓我們暢所欲言,盡情地說一說吧!
1. 對蔡桓公說:(蔡桓公,你應該聽從勸告,那樣,你的病就不會這么嚴重了,也不會最終病死了;蔡桓公,你錯了,你應該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不要固執己見;蔡桓公,你現在終于知道扁鵲說的話是真的了吧!)
評議:對啊,如果能夠在一開始的時候,蔡桓公就能夠引起重視,病情一定會治好的,事情就會得到有效控制的。這就叫做防微杜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