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教學設計
二、讀通課文,初步感知神話
1.任務驅動。喜歡這個故事嗎?老師希望同學們在學完這個故事后,也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要完成這個任務,我們應該先做到哪幾點? (讀通課文,讀懂課文,讀好課文。)
2.再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生字生詞的音。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朗讀情況。請你根據剛才的經驗,給同學們提個醒,要注意課文中哪些詞語的朗讀?
(預測朗讀難點有:人名地名“阿波羅、赫拉克勒斯、宙斯、高加索”;多音字“臟”;難讀詞“驅寒取暖、懲罰、饒恕、雙膝、鷲鷹”等。朗讀難點指導后,請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
以“講故事”為目標性任務驅動學生學習,能使學生主動建構起學習過程中的“讀通、讀懂、讀好”等分步目標。在指導正確朗讀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經驗這一最直接的學習資源。這些環節的設計將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讀懂課文,概括神話內容,引發閱讀思考
1.感知大意。讀了三遍課文,同學們一定讀懂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讓學生自由說,預測學生比較簡單地概括:“寫了普羅米修斯為人類拿取火種的事”。板書:取火)
2.指導概括課文內容
(1)用提問引導把課文大意說詳細:他為什么要取火種?取火種給普羅米修斯帶來了什么?最后怎么樣了?
(2)對應問題找相應段落指名朗讀,嘗試用小標題概括。
誰能找到課文中寫普羅米修斯取火種的原因的段落來讀一讀?能不能用幾個字來概括原因?(對于學生不同的概括方法,教師不應強求統一,而應重在原有基礎上的點撥。板書:無火)
逐個解決問題,讀懂課文大意,并完成小標題概括。 (板書:無火 取火 受罰 獲救)
(3)現在誰能看著小標題把各段內容連起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普羅米修斯為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勇敢地盜取天火,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智慧。因此受到宙斯的懲罰,被鎖在高加索懸崖上,日夜遭受鳳吹雨淋的痛苦和鷲鷹的啄食,他依然沒有屈服,最后在大力神的幫助下獲得了自由。)
[設計意圖]
學生的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時,把目標分割成“講大意、讀段落、說標題”等幾個小臺階,能有效地搭建起學生通向成功的腳手架,使學習顯得輕松而扎實。
四、走進神話,讀好課文,引發閱讀感悟
1.交流初讀感受。
師:讀了好多遍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你內心有什么感受?(感受也許是膚淺的,但應給學生自由交流的空間。教師努力從學生感受中了解學生已有的學習體驗,找到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
2.默讀感悟。
師: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很敬佩普羅米修斯。但光有這一點感動還不能把課文讀好,還需要我們用故事打動自己,打動別人。請你默讀課文,找到令你感動的地方,畫出句子,圈出重點詞語,多讀幾遍,等會兒把你的感動說給同學聽,讀給同學聽。
3.想象擴說,朗讀感悟。(以下“感悟、擴說、朗讀”三塊學習內容根據學生交流情況融合進行,隨機點撥板書。)
(1)感悟“善良”。
①學生交流:當他看到人們吃生東西,在無邊的黑夜中度過一個又一個長夜時,他很同情人類。朗讀第一自然段的有關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