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集郵》說課稿
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自學生字的能力,通過指名分段朗讀課文但對于一些重點的生字,教師還是應該做重點指導。在本課12個生字中,抓住“謀”的讀音(單獨出現時讀二聲,在“參謀”一詞中讀輕聲)、多音字“供”、“慰”的字形以及“枚”作為量詞使用與名詞的搭配,扎實地做好生字教學工作。
(四)精讀課文
通過對前一篇課文的學習以及課前的交流,學生們對于“集郵”、“集郵者”、“集郵愛好者”幾個詞語的概念有了字面上的理解。在學習課文時,就從這幾個概念入手,圍繞“從哪里看出羅斯福是集郵愛好者”這一中心問題,對課文進行深入研究,從課文內容中篩選出與此相關的內容。
1、時間長。首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句子“從1933年至1945年……也隨身攜帶著郵冊”,談自己的體會。通過句子對比,使學生明確課文中的句子更能具體地說明羅斯福是怎樣堅持集郵的,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詞語來品詞析句。當對羅斯福13年集郵時間進行計算得出的數字2732.5小時,出現在學生眼前時,他們在驚嘆之余,更會深刻地體會到羅斯福真的對集郵有著濃厚的興趣。將這種體會通過句子的朗讀來表現,既要注重語義的訓練,也要注意語音的訓練。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計算羅斯福一生集郵的時間。在這里,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將第一自然段中的“八歲”與第三自然段中的“一生”相聯系。那么學生自然產生疑問,羅斯福的一生又有多長時間呢?這就需要學生借助課前查閱的資料,解決問題。在此滲透“當學習課文中遇到的疑惑點時需要查閱資料,并從中選擇有用的資料”的查閱資料和運用資料的方法。通過計算得出羅斯福共集郵55年的時間。55年將會再次震撼學生的心靈,深刻地感受到他對集郵堅持不懈的精神,促使他集郵的時間很長,也由此看出他是一位集郵愛好者。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運用了品詞析句、借助課前查閱資料聯系上下文等方法,學完后加以總結,不僅為下面課文的學習打下基礎,而且對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2、數量多。抓住兩個數字“八十萬枚”、“一百五十部”。這些數字對于學生們來說比較抽象,并不能形象地體會到羅斯福集郵的數量之多。因此,我通過與課前準備郵冊的對比以及對平均每本郵冊中存放郵票數量的計算,使抽象的數字轉化為學生腦海中具體想象羅斯福的郵冊會是什么樣,從羅斯福集郵數量之多感受到他是一位集郵愛好者。這一部分還介紹了這么多的郵票的來源。一部分是從信封上揭下來的,重點抓住“揭”這個字,通過了解揭郵票的過程,使學生感受到揭郵票的不容易。學生通過想象揭了多少張郵票的,既進一步體會到羅斯福為了集郵不怕麻煩,又引導學生讀懂句子之間的聯系。另一部分是買來的,從中理解感受羅斯福雖然愛好集郵但是并不浪費,使學生受到節儉而且做事有度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對重點詞句的進行賞析,體會其中所蘊含思想感情之后再朗讀,學生就突出這些詞語,有感情地朗讀。
3、研究深。集郵不僅是對郵票的收藏,還要對郵票進行研究。羅斯福正是因為研究了郵票,所以他知道所羅門群島的位置。但是課文中只寫了他與一位參謀簡短的對話,學生對于他為什么會知道以及他對郵票的研究過程不甚了解。課文留有大量的空白,那么就需要老師去補充。課前,我搜集了多張郵票并進行分類整理,在這兒向學生展示,讓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到郵票的豐富多彩。然后選擇其中一張——大龍郵票讓學生提出想研究的問題。學生的探究欲望打開,通過快速瀏覽 “語文天地”中有關大龍郵票的資料,既可以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這樣一個研究郵票的過程,同時又滲透了第二個有關查閱資料的學習策略——查找資料時,篩選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課文。這部分朗讀的訓練點放在羅斯福說的那句話上,指導學生讀出羅斯福作為一個集郵愛好者的自豪感,但又不失謙遜的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