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郵票大世界”——看陳老師執教《羅斯福集郵》
充分朗讀中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真正要達成讀的目標與效果,除了要有讀的層次、讀的技巧等技術性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學生要有讀的興趣、充分的情感體驗等非技術性因素。學生讀的過程總是伴隨著學生的興趣和情感。讀書只有觸及學生情感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樣的讀才會發揮最為有效的作用。陳老師執教《羅斯福集郵》(北師大版小語四年級上冊),當孩子講述羅斯福如何收集、整理郵票時,讓學生自我充分閱讀從文本上明白字面意思。為了激發學生的情感,陳老師進行引導“身為美國的總統是這樣集郵的,結合自己的實際請講講你們的體會?”學生們談到了,看出羅斯福不浪費錢財,不亂花錢,非常儉樸,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具有高尚的情趣,集郵講究方法,而我們卻經常向父母要錢等。其實,當學生們在談體會時,羅斯福的高尚人格就在孩子的心中得以顯現。這樣,學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被喚醒,讓學生 “帶著自己的體會讀讀這句話”時,學生的體會是真實的,是觸及心靈的,這樣的讀才是真讀,才是有效的讀。
自主感悟中讓學生得到思維發展
“學而不思則罔”,怎樣解決學生自讀自悟中思維缺失?我們以為語文課堂光有讀的量,沒有讀的質是不完整的。學生在讀書感悟的過程中,需要老師為其建構起思維的空間。陳老師在《羅斯福集郵》的教學中,當學生簡單概括出羅斯福普及郵票的兩個措施時,順勢引導:聽了這位同學的發言,很多同學和我一樣心中有疑惑,這兩個措施與普及郵票有沒有關系?誰能解釋?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個性化的閱讀行為得以彰顯。學生交流了很多精彩的答案,“為了讓民眾一飽眼福,增長見識”、“捐獻出郵票,讓大家學習,對郵票產生興趣”、“對郵票的興趣不只停留在嘴上”……到此,陳老師并未作罷,讓學生再讀文本,接著對這個總統進行評價。學生體會得更深刻:這個總統能說到做到,是一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好總統。他關心民眾,與他們有福同享。怪不得他能受到擁戴,連任四屆……最后陳老師點撥學法“讀書不僅要了解字面的意思,還要從具體的事例中理解蘊涵的意思。寫作文也是這個理,寫人就要抓住典型的事例!比绱艘粊恚瑢W生學有所得,不僅享受到閱讀的快樂,更構建了思維的空間。從這一教學片段,我們以為應當立足文本、探究文本,在學生對文本真正“有所感悟和思考”的基礎上開展“對話”,追求高品質的思維。
自主建構中讓學生習得學習方法
記得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的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我們在教學時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處處為學生著想,努力營建一種認知、生活、情感、人格等協調互動、共同融合的、多層次、立體型的生活化的和諧大課堂,從而使他們得到滿足,獲得成功,得到和諧發展!读_斯福集郵》一文有一“金鑰匙”——“查找的資料,有的用處不大,有的也可能不準確,要注意鑒別和篩選!标惱蠋熞l學生自主學習的意向后,讓學生從文本中找出“金鑰匙”并談談其作用。然后引導學生在自主建構中初步學會如何篩選和鑒別資料,這是一教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