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永遠的白衣戰士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生字,11個字只識不寫。能聯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非典型肺炎,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指導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聲情并茂地語言導入:
不知你們還記不記得,在2003年春,也就是你們還在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注:本屆學生2004年秋小學入學),老師每天早晨都要為你們量一次體溫,摸一下你的額頭……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見許多戴著口罩的行人,(看大屏幕,幾幅照片或錄象)解說:因為在2003年那年春季,我國遭遇了一次全國范圍內的“非典”恐慌。(板書:“非典”)
那么誰知道“非典”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嗎?它是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出示小黑板或課件)閱讀:
非典型肺炎:是以變異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的,主要以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的,臨床主要表現為肺炎(如發熱、干咳、呼吸氣促)的呼吸道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根據這種流行病的特征將其命名為“重癥(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英文縮寫為“sars”(讀作“沙斯”或“薩斯”)。
2、在那場全國大規模抗擊“非典”的戰斗中,應該說我們的醫護工作者作出的貢獻最大。有許多醫護工作者為此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位醫護英雄的感人事跡,一篇新課文,板題《永遠的白衣戰士》。讀題。
3、引導質疑。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是誰?為什么說是“白衣戰士”?為什么說是“永遠的”白衣戰士?)
帶著閱讀期待再次讀題。
二、初讀課文
1、提出朗讀要求:
①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②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兩遍;③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④思考課文寫的什么事。
2、學生自讀課文,老師巡視指導,關注后進學生。
3、檢查效果,指導朗讀。
(1)出示新詞,讀準字音。
疾病 硝煙 咳嗽 呈現 給予 吸氧 監測 心率 疲憊 通暢 堵塞 血痰 重癥 包攬 遺像 永恒 身先士卒 斬釘截鐵 真情無悔 聲色俱厲
認讀新詞:①默讀一遍;②有沒有生活中早已經會讀的字,怎么認識的?③開火車、同桌復讀(一詞一遍,一人一行4個);④全班齊讀。
注意多音字:給(jǐ)予 幾個翹舌音要到位:暢、呈、癥
幾個后鼻音要到位:呈、癥、恒、釘
(2)理解詞語:①有沒有不懂或難懂的詞語?②從已會字切入;查詞典;近義詞;動作表示;語言描述;找出原文句子,聯系上下文;③標記,隨文理解。
重點理解:硝煙 身先士卒 給予 斬釘截鐵 包攬 聲色俱厲
(3)指名朗讀,指導糾錯
①指名朗讀課文;同學傾聽;②同學評議:好在哪里,提出建議;教師點評;③指導讀好難讀句子(范讀;指名讀;再讀)
幾個句子:她倒在了與非典型肺炎晝夜拼搏的戰場上。
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盡量包攬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工作,有時甚至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在門外,讓你毫無協商的余地。
三、再讀課文,了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