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師:孩子們,我們大部分同學都讀過《三國演義》,里面有很多的英雄人物,你最喜歡哪一位?并說說理由。
生1: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因為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是智慧的化身。
生2:我最喜歡的是趙云,因為他智勇雙全,忠心耿耿。
生3:我喜歡的是劉備。因為這個人有雄才大略,而且知人善任,禮賢下士。
……
師:同學們的課外知識課真豐富呀!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劉備,學習關于他的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三顧茅廬》(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師:看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誰三顧茅廬?
生2:為什么三顧茅廬?
生3:怎樣三顧茅廬的?結果怎么樣?
師:帶著這些疑問,請同學們根據課后的生字詞條,自讀課文。(課件出示自讀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3、讀后想想課文寫了怎樣的一件事。)
生讀課文。
師:大家讀得有滋有味,很投入。接下來二人小組互讀檢測。
二人小組互讀檢測。
師:剛才在讀的過程中,你給同桌糾正的一個字的音很有代表性,你給大家再說一次好嗎?
生1:我糾正的是“著”的讀音。這個字有四個讀音。分別是zhe zháo zhuó zhāo.在課文中的這句話中應該讀“zháo”.
師:你是怎么知道它有這么多讀音的?
生1:我是通過查字典知道的。
師:真是個會學習的孩子。可見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多音字的音也會發生變化。還有一個同學給組員范讀的那個長句子也讀得特別棒。請她來給大家范讀以下。
(生有感情地范讀)
師:這個句子很難讀,但她卻讀得很到位。大家也像她一樣讀一讀吧。
生讀。
師:還有一個同學給組員糾正了“諸葛”的讀法,大家也來聽聽她的高見吧。
生:“諸葛”是復姓,類似的復姓還有“歐陽、令狐、東方……”讀的時候,“諸葛”兩個字應該連得緊一些。
師:看來我們的孩子已經學會了學習,學會了合作。自學的很不錯。接下來快快動筆,自我檢測一下吧。
(完成學案“基礎達標”1——4小題)
匯報交流。
組1:我們小組發現第一小題中有兩個字很容易寫錯,現在由我的組員把它寫在黑板上。我來給大家講一講。“茅”是形聲字,上邊的“草字頭”代表它的意思,下邊的“矛”代表它的讀音,切記最后一撇不要丟掉。“恭”字下邊的兩點是橫點,它和我們學過的“增添”的“添”是一樣的。
師:小老師當得真不錯,通過形近字的辨析也是掌握生字的一個好方法。
組2:我在做第2小題的時候,由于對多音字“塞”的讀音不太明確,我把“茅塞頓開”的“塞”(sè)讀成了“sāi”,幸虧我的組長及時給我糾正了。
師:看這個組長多稱職呀。這個字的讀音你明確了嗎?再給大家讀一讀吧。
生讀。
組3:我們小組在做第三題的時候,從字典上查出“顧”有很多義項,在“三顧茅廬”這個詞中是當“拜訪”講。
師:哪個小組還能把“顧”的其他義項說一下,并給大家組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