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教案(含習作、練習和親近母語)
不砍 茂密 非常涼爽
習作6
教學目標:
圍繞提供的一個話題組織討論,各人發表自己的看法;或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別人的看法,再有條理地把討論的情況或查到的資料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圍繞一個話題搜集和整理資料(信息)的能力。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出話題
同學們,根據你們交給老師看的資料,我發現同學們大多對"非典"肆虐的日子記憶猶新,收集的資料也大多是關于這方面的,現在我把資料發給大家,我們今天就著重來談第四個話題----據報道,"非典"病毒的蔓延是人類食用野生動物引起的.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想法?
二、整合資料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你們搜集的資料按三塊進行分類整理:
(1)"非典"是什么?它有哪些危害?
(2)在全國人民抗擊"非典"的日子里,涌現了哪些既感人至深又讓人痛徹心扉的故事?
(3)"非典"病毒從何而來,怎樣防治?
1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整理\歸類收集來的資料.
2按分好的三類資料進行大組的匯報,各小組之間相互補充,豐富資料.
3教師適當以圖片展示和播放錄象的方式給予補充.
三、展開討論
針對收集的資料提煉出三個問題進行討論:
(1)英雄已逝,長留青史,可是他們的逝去又是何其悲壯,難道這些不是可以避免的嗎?
(2)人類食用野生動物,看上去也沒什么大不了,怎么就會引發"非典"這樣可怕的病毒?這給人類帶來怎樣的警示?
(3)"非典"時期,我們坑殺了很多如果子貍之類的動物,認為它們是傳染病毒的罪魁禍首,面對它們的鮮血,如果你作為它們的代言人,你會對人類說些什么?
1小組里討論.
2大組交流,師生互相補充.
四、練寫習作
1把討論的內容列成提綱.
2根據討論的內容,列出寫作提綱.
(1)打破了自然的平衡,就是給人類自身帶來毀滅.
(2)為什么這樣說,從追尋"非典"病毒的由來談起.(主體部分)
(3)對人類提出警示,發出呼吁.
3學生練寫草稿.
4交流評議補充.
(1)小組互讀互評.
(2)大組交流,師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見.
五、學生謄寫習作.
練習六
教學目標:
1學習有關噪音的知識,了解噪音的危害,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2練習根據形聲字構字規律用編順口溜的方法幫助記憶、區別音近和形近字。
3熟記八個詞語和古詩《小池》。
4寫好鋼筆字,知道左右結構的字要寫得左窄右寬。
5練習口語交際,學會鼓勵。
6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增強環保意識,熟記八個詞語和古詩《小池》。練習口語交際,學會鼓勵。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處處留心)
1教學第一部分
(1) 創設情境:小芳最近晚上總是被隔壁裝修房子的聲音吵得睡不好覺。于是,她就開始著手調查小區內還有哪些聲音干擾了自己的生活。走到小區宣傳欄前,她看到了一段文字后,恍然大悟。
(2) 我們也和小芳一起來讀讀這段文字。讓我們自由朗讀文字介紹。
(3) 從這段文字中,小芳知道了哪些知識呢?
(4) 同學們,你們還在那里聽到了噪音呢?說說這些噪音對人的生活、學習、工作有哪些影響。
(5) 我們應該怎么對待生活中的噪音?
2教學第二部分
(1) 同學們剛才談的都非常好,都認識到噪音也是一種環境污染,必須要治理。課文中為什么使用“須要”,不使用“需要”呢?討論后指名交流。(需要:對事物的欲望或要求。須要: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