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說勤奮第二課時
③他用了19年時間,終于變成了著名的史學(xué)巨著《資治通鑒》
出示:
(1)感悟第一句:什么叫“滾瓜爛熟”?他是怎么做到滾瓜爛熟的?(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是兩遍嗎?(不知多少遍,很多遍,無數(shù)遍。)無數(shù)遍地讀書,一直讀到——(滾瓜爛熟。))——這就是“勤奮”!這一句是寫他什么時候勤奮?(小時候)
(2)感悟第二句:司馬光的枕頭與我們平時用的枕頭有什么不同?用這種枕頭你習(xí)慣嗎?為什么?司馬光把這種枕頭稱為——(警枕)。這里的“警”應(yīng)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什么?(時時刻刻都不要浪費時間,要抓緊時間學(xué)習(xí)和寫作)爭分奪秒地學(xué)習(xí)、寫作,連睡覺的時間都要擠出來——這就是“勤奮”!這一句又是寫他什么時候勤奮?(長大后)
第一句和第二句合起來就叫做—— 一生勤奮。
(3)感悟第三句:從“19年”這個數(shù)字和“終于”這個詞你們體會到什么?(司馬光很不容易,要想有所作為必須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這就是“勤奮”!
8、再來看看童第周的勤奮。(指名讀書中有關(guān)句子)
“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里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xí)慣地回顧一下當(dāng)天的學(xué)習(xí)內(nèi)容。”從這兩句話里,我們可以讀出四個字,誰知道?(起早貪黑)
童第周起早貪黑的學(xué)習(xí),每天如此,這同樣是——勤奮。
師:誰再來讀讀這兩句話?(學(xué)生很有感情地朗讀)
9、下面我們來把司馬光和童第周的“勤奮”放在一起讀讀。老師從課文二、三自然段里找出了四個詞。(出示:抓緊時間 睡覺時 天剛亮 睡覺前)從這幾個詞里,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勤奮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征,是什么?(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出示材料:
對于時間,有人說過: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力量;
對于時間,魯迅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是有的。
——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
10、司馬光和童第周通過勤奮都獲得了成功,比較一下,你看出什么來?(一個是古代,一個是現(xiàn)代,一個是從小就聰明,一個是起步遲、基礎(chǔ)差。)但他們最終都—— 成功了。這又說明了什么?(不管你是聰明也好,笨也好,只要努力,都能成功;不管你有多聰明,也不管你基礎(chǔ)有多差,都要靠努力,才會成功。所以說:讀: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讀: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什么?是勤奮。)
11、也正如華羅庚所說,出示:勤能補拙是良訓(xùn),一分辛苦一分才。
師:知道“拙”的意思嗎?(就是笨拙)笨拙怕不怕?什么來彌補笨拙?(勤奮)
師:這就叫做——勤能補拙是良訓(xùn),一分辛苦一分才。
(三)總結(jié)觀點:
是啊,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也只有靠勤奮二字,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勤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留下了許許多多家喻戶曉的勤奮成才的感人故事,像囊螢映雪車胤(yìn)、像程門立雪的楊時、像文學(xué)家魯迅、陳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勤奮會拉長我們的生命,會讓我們短暫的生命變得有價值、有光彩!
看:
所以作者最后一句說的好:讀:只有一生勤奮,才會有所作為,才會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yīng)有的貢獻。
學(xué)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想說的?
四、作業(yè):
“誠信是立身之本”。
請你課后收集有關(guān)材料來證明這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