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說勤奮第二課時
板書設計:
提出觀點: 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勤奮
說勤奮 舉例說明: 司馬光(天資聰明) 編寫《資治通鑒》
童第周(基礎差,起步晚) 完成青蛙卵剝離手術
總結觀點: 只有……,才能……
《說勤奮》教學反思
《說勤奮》一課是第五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主要講述了司馬光和童第周刻苦學習的故事,告訴我們從小要珍惜時間,勤奮讀書。上課一開始我就出示名言“天才就是一分靈感加九十九血汗。”讓學生懂得成功的關鍵在于付出大量的血汗,再引導到勤奮上。然后找出作者對勤奮觀點的句子,目的是讓學生明確作者的主旨,學生以一種積極的狀態投入學習。接著引導學生體會司馬光和童第周手中的“鮮花”是靠他們勤奮得到的,再體會他們勤奮的語句,體會時間的重要性。再通過這兩個人的比較,不管是聰明還是笨拙,只要勤奮就能成功,引導到華羅庚的名言,讓學生充分體會和理解勤奮的重要性。然后總結作者的觀點。為寫作議論文打下基礎。特別是提出觀點后要舉例來說明,要舉眾所周知的事實,才更有說服力。讓學生懂得今后怎么舉例。
在教學過程中,我體會到有些問題設計的時候只考慮到過程,沒考慮到學生,結果學生回答不出來,也可能估計太高?磥碚n文還需讓學生去多讀,讓學生讀中自己去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