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誠實與信任(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2、指導學生通過文章中具體的語言材料,認識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最起碼、最基本的品質。作者要告訴人們,“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誠實和信任。
一、整體回顧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9課《誠實與信任》,齊讀。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課文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那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我”不小心撞碎了一輛小紅車的反光鏡,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我”主動留條,要求賠償。這使小紅車的主人非常感動,他說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誠實與信任。)
二、體驗誠實(學習1-3小節)
1. 那么,在這個故事中,大家覺得“我”是個怎樣的人呢?讓我們回到那個夜晚,請大家讀課文一到三節,在文中找出你的依據,用“——”畫出。印象深刻的字詞還可以圈出來。
2.交流:你認為文中“我”是個怎樣的人?
句一: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字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系。
(1)說說你的理由:(點詞 環顧四周?你能演示一下嗎?沒有一個人——也就是說無人知曉 寫 壓 寫明 希望——主動留條)
師:是呀,如果作者不誠實,他完全可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走掉?墒撬是留下來,并寫下字條,希望車主與他聯系。
這句話中還有哪些詞讓你印象深刻?
(2)作者在字條上寫明了什么?(姓名、電話、希望聯系)他的目的是什么?(賠償)
我在字條上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小紅車的主人與我聯系,難道他不怕小紅車主人乘機敲詐嗎?小紅車的主人是個貪得無厭的人怎么辦?(學生交流)文中的我,當時并沒有想太多,只是認為既然是我碰了小紅車的反光鏡,理所當然要賠。誠實,是我的一種人生習慣。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我是非常信任小紅車主人的,我相信人與人之間充滿了誠實與信任。
誰能讀好這句話?你們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了怎樣的語氣?(誠懇)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讀這段話。
繼續交流:
句二: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
“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說明了什么?學生說理由。
師:是呀,車主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作者勇于承擔責任,你又從句中哪些詞語看出?(理解畢竟,應該)當他發現小紅車的車主也違反規定以后,還是主動承擔了責任。多么令人敬佩啊,請女生來讀好它。
句三:天很黑,又有點霧,盡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
學生說理由。
師:是的,天氣環境的原因也是造成事故的一個因素。而作者不怨天尤人,主動承擔了責任,這是多么難能可貴啊!請男生讀好它
其他:……趕快停了車;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
3.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我很誠實,盡管有可以推卸的理由,盡管不是我一個人的責任,盡管無人知曉,我仍然主動承擔責任,多么誠實,多么負責啊!可是我怎么覺得“我”很傻呢?又不是我一個人的責任,干嗎要全部承擔呢?大家覺得“我”傻嗎?
學生討論。
師:大家的討論很精彩,這讓老師想起一句名言,是德國詩人海涅說的: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誠實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誠實的光輝閃耀在作者的身上。請同學們再一次朗讀這些句子,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