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3 給遠方朋友的一封信
3、 祝語:一般是寫表示敬意、祝愿、勉勵的話。如:“此致敬禮”、“祝你進步”等。習慣上是把“此致”“祝你”緊接著正文寫,“敬禮”“進步”等再另起一行頂格寫。也可以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此致”“祝你”,下一行頂格寫“敬禮”“進步”等。
4、 署名和日期:寫在結尾下一行靠右處。如果是寫給自己親屬的信,只寫名字,不必寫姓,前面還可以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孫女”“學生”等。在署名的后邊或下方寫上寫信的日期。
寫信要求書寫端正,這不僅為了達到寫信的目的,也是對收信人禮貌的表現。
這里的順口溜不錯,可以一用:
稱呼一定頂格寫,
問候話語別忘記。
信的正文分段寫,
另起一行寫祝語。
名字寫在右下方,
緊接一行寫日期。
可以充分地學習范文,從范文中學習要點。
最要緊的是寫的內容要自然,要親切,不必強調內容長短,具體寫什么。學生寫得自然,表達出他的真情實感就可以了。
聽課感受
今天張老師將習作三完成.在課前張老師已經先讓學生回家查閱資料,打好草稿.有了預習,老師的教學就輕松一些.張老師首先讓同學們將例文每一段的段意了解了一下,不過目的是為了讓同學們學習小作者在介紹家鄉的時候主要寫的是哪些內容.小朋友自己寫的時候就不能忘記作文重點要寫家鄉的風光,風俗或特產,如果這幾個方面都能寫清楚,那這篇作文也算達標了.當然,想要文章更好更優美,那就要看同學們自己掌握的知識范圍了.此外,張老師還讓同學們注意了今天的例文與之前的不同.同學們很容易就發現了今天的例文是一封信,是應用文.既然是信,就要注意他的格式,而且要牢記,因為將來用的著的地方很多.強調格式之后,張老師出示了一首寫信格式的順口溜,這種俏皮活潑的學習口訣,有益于學生的學習,讓他們更好掌握.
課前思考:
本次習作要求給遠方的親朋好友寫一封信,選擇一兩個方面介紹自己的家鄉。對于家鄉學生并不陌生,家鄉的景色、物產等風土人情,特別是家鄉最近的變化還是比較熟悉的,教師只要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最想向別人介紹的就可以了。問題是,此次習作要求是寫給遠方的親朋好友,這對于學生來說就有問題了。因為學生受閱歷的影響,平時并不太了解自己家究竟有哪些遠方的親戚,自己也很少有遠方的好友。因為地域的限制,學生們的親戚絕大多數都在家鄉生活、工作,所以,一時之間他們根本想不起來或找到自己寫作的對象。對象不明,又怎么可能會針對性地介紹呢?因此,教師要布置學生課前向父母打聽自己家的遠方親友的情況,多長時間不回來了等等。對于那些確實沒有遠方親友的學生,可以寫給其他的人;班上的外地學生可以變通一下,請他們向家鄉的親戚朋友介紹自己現在生活的第二故鄉——揚中。書信的格式可以在閱讀例文時加以指導,還可以在寫完文章后再次點撥。
教后小記:
今天就習作3上了兩課時時間,應該說上課思路是很清晰的,小卞老師在上面已簡要陳述。但是我發現今天的教學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主要表現是兩個方面,一是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家鄉還不夠了解,其實上課時我有一個細節也是很重要的地方忽視了,那就是組織學生對自己家鄉進行交流,談談對自己家鄉的認識。因為沒有作很好的鋪墊,以為學生都有材料都能寫了,結果學生恰恰寫不出來,即使寫了些內容,也是比較枯燥的,沒有自己的真情實感。第二個不足就是學生之間的差異太大了,還是沒有時間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習作心得,在方法上給予必要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