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詩情》教學案例
[教學片段一]
(板書課題:田園詩情)
師:在“田園詩情”這個課題中,你們對哪個詞較熟悉?
生:田園。
師:看到田園,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我家四周的田野、桃園,還有種蔬菜的莊稼地。
生:我想到了我家西邊那條河里的菱,一到夏天,河里一片碧綠。
生:我對“詩情”比較熟悉。我想到了《九寨溝》中的“詩情畫意”這個詞,那里的景色非常美。
師:那么《九寨溝》能不能稱作田園詩情呢?
生:不能。
(同學們紛紛舉手)
生:田園詩情應該是指農村的景色,九寨溝寫的是雪峰、森林、瀑布。
生:九寨溝寫的是自然風光和珍稀動物,不是田園。
師:對,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四川的九寨溝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今天,我們就到歐洲西部著名的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荷蘭,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園風光,感受一下田園詩情,好嗎?
[評析]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要想深入地研讀課文,首先得從這個“窗口”進去。如何邁好這關鍵的第一步,得好好琢磨。在這篇文章的導入設計中,我緊扣“題眼”,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并通過比較進一步理解題意,這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上一堂精彩的課,必須開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