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勤奮》第一課時教案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課文。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全文共4節。第一節擺觀點: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勤奮。第2節列舉司馬光勤奮學習和工作,終于編成史學巨著《資治通鑒》。第3節列舉生物學家童第周勤奮成才的故事。第4節總結全文,號召我們只有勤奮,才能有所作為。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復述課文中兩個故事。
2、學會本課生字,能夠理解本課新詞和重要的詞語。
3、使學生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明白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能夠理解本課新詞和重要的詞語。
2、使學生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明白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能夠理解本課新詞和重要的詞語。
3、使學生初步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
教學重難點: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能夠理解本課新詞和重要的詞語。
教學步驟: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將來,你的理想是什么?(指名幾個學生說說)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妙的理想,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你有沒有想過,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學生暢談)
我們有了勤奮的法寶,就可以搭起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
這一節課我們就來說說勤奮。(板書:15 說勤奮)指導“勤”字的寫法。
2、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談談你對勤奮的理解。
二、檢查預習
1、同桌互查互讀詞。
2、師查識字組詞。(幻燈片)
一類字:遍 枕 稍 末 校 慣 渡 基 礎
二類字:鑒 餒 茅 剝 訓
3、讀詞解義:
史學家 司馬光 滾瓜爛熟 警枕 《資治通鑒》
生物學家 童第周 毫不氣餒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遠渡重洋 青蛙卵剝離手術
數學家 華羅庚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有所作為
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義項:
警枕 a 危險的情況 b提醒,使人注意 c警察的簡稱
勤能補拙 a修補破損的東西 b補養 c彌補不足之處
4、詞語抄寫。
5、課文朗讀。
自讀,開火車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二、初讀課文
1、明題。
本文是一篇什么類型的文章呢?請選擇。(幻燈片)
寫景?
寫人?
記事?
說理?
說理的文章被稱為議論文,通常是先提出論點(觀點,看法),再以論據(事例)再進行論證(證明)自己的論點,最后提出希望或號召。
2、文章主要說了一個什么道理(也就是作者提出了一個什么論點)?又是怎樣把這個道理說清楚(也就是列舉了什么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論點)呢?下面我們帶著這樣的問題來再讀課文。
3、師讀課文。學生思考上述問題。
4、指導分段。(板書)
課文是分幾部分來談勤奮的?課文可以分幾段?談談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提出論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